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诗词鉴赏
-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太虚幻境石牌坊联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诗词鉴赏】
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现在苏州)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员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通灵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佛教和道教是来历不同的两种宗教。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以增加小说的幽默感。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
但是这种虚拟有它的根据,就是佛道两教都对社会人生抱着虚无否定的态度,认为世人对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扰攘纷争,全是虚幻无意义的,只有清净无为,靠精神力量去寻求精神的解脱——成仙成佛,才是有意义的。这副对联就反映了这种崇尚虚无的理论。
佛家的观点认为,世上万事万物,就其现象说似乎是真,是有;就其本质说是假,是无。前者是世俗人的看法,所以称为“俗谛”;后者才是真理,所以称为“真话”。这副对联就是本着这种唯心的理论来嘲笑世俗人的。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曹雪芹要批判否定他所厌恶的那个社会现实,不可能有更先进的理论,而佛道两家也是否定现实社会的,就自然成了曹雪芹现成的理论武器。须要辨明的是,作者并不是要通过其著作来宣扬宗教教义,而是根据他的需要把某些宗教观念拿来为我所用。曹雪芹是极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否则他就不会竭一腔心血来写这样一部五彩摈纷的《红楼梦》了。我们读《红楼梦》,主要应该看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和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的启示,而对带有虚无色彩的说教,则要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清楚的认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8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春歌(子为王)
- 天平山中
- 忆秦娥·与君别
- 华子岗(日落松风起)
- 沁园春(寿朱漕·正月初八)
- 蝶恋花(六月天兵征腐恶)
- 澄水如鉴(圣贤将立喻)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
-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 东风第一枝(黄钟商)
热门名句
-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 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
- 曲屏先暖鸳衾惯,夜寒深、都是思量
-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止谤莫若自修 [zhǐ bàng mò ruò zì xiū]
- 同病相怜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得其三昧 [dé qí sān mèi]
- 华衮之赠 [huá gǔn zhī zèng]
- 不易之论 [bù yì zhī lùn]
- 情见势竭 [qíng xiàn shì jié]
- 逆天背理 [nì tiān bèi lǐ]
- 遁世离群 [dùn shì lí qún]
- 长命富贵 [cháng mìng fù guì]
- 至信辟金 [zhì xìn pì jīn]
推荐词语
- 归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笆笼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颔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嚼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阛衢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户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阀阅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贵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钿针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番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