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香港”的诗句有哪些 香港诗句
-
有关“香港”的诗句有哪些 香港诗句
《香港》
作者:珊瑚
朝代:近代
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是午夜,有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扩展资料:
香港历史: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2-1997年间,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
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香港文化:
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
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
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们称为“香港”。
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也就逐渐为远近所认可。
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
可后来,村里人不肯种植了,香料的种植和转运也就逐渐消失,但香港这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874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自嘲
- 八音谐(赏荷花,以八曲声合成,故名)
- 壶中天(陆性斋筑葫芦庵,结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壶。)
- 与颜濬冥会诗
- 宴桃源(海棠)
- 拂霓裳
- 祝英台近(寄陈直卿)
- 满江红(四首并和实之)
- 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
-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热门名句
-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
-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殊路同归 [shū lù tóng guī]
- 燃糠自照 [rán kāng zì zhào]
- 什围伍攻 [shí wéi wǔ gōng]
- 择邻而居 [zé lín ér jū]
- 同浴讥裸 [tóng yù jī luǒ]
- 豕亥鱼鲁 [shǐ hài yú lǔ]
- 突如其来 [tū rú qí lái]
- 巫山洛浦 [wū shān luò pǔ]
- 靖言庸违 [jìng yán yōng wéi]
- 构怨连兵 [gòu yuàn lián bīng]
推荐词语
- 悲端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九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沧津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驩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简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班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变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号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悲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湩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