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赏析
-
【原文】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年代:唐代 作者: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
(1)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南朝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诗人。
(2)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3)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明镜:指拱桥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形,像明亮的镜子一样。
(4)双桥:指凤凰桥和济川桥,隋开皇(隋文帝年号,公元581~600年)年间所建。彩虹:指水中的桥影。
(5)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6)北楼:即谢朓楼。
(7)谢公:谢朓。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
【赏析】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水》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诗人那寂寞的心情,读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此时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22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青玉案(和雅守蹇少刘席上韵)
-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 浣溪沙(野色轩看玉色木犀)
- 临江仙(暮春)
- 八声甘州(和萧汝道感秋)
- 南乡子(醉饮)
- 金陵五题·并序
- 【黄钟】人月圆_一枝仙桂香
- 弹歌(断竹续竹)
- 采芑歌(妪乎采芑)
热门名句
-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 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
-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蛛网尘埃 [zhū wǎng chén āi]
- 苍蝇不抱没缝的蛋 [cāng yíng bù bào méi féng de dàn]
- 真情实意 [zhēn qíng shí yì]
- 一盘散沙 [yī pán sǎn shā]
- 馋涎欲滴 [chán xián yù dī]
- 行令猜拳 [xíng lìng cāi quán]
- 沐露沾霜 [mù lù zhān shuāng]
- 遁名匿迹 [dùn míng nì jì]
- 张惶失措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 学而优则仕 [xué ér yōu zé shì]
推荐词语
- 反货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弁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绑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构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合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宾礼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活跃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革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辉照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沸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