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赤壁》赏析
-
【原文】
《赤壁》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销:销蚀。
(3)将:拿起。
(4)磨洗:磨光洗净。
(5)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6)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7)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8)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9)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诗中的大乔、二乔两位女子,并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另外,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
【名家评价】
许顗《彦周诗话》:“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
纪昀等《四库提要》:“(许顗)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5]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22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笔(君子三端擅一名)
- 满江红·赤壁怀古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烛影摇红(灯夕玉照堂梅花正开)
- 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 江城子(春兴)
- 戚氏(晚秋天)
- 绝句(吹面不寒杨柳风)
- 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
热门名句
-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方正贤良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 眩碧成朱 [xuàn bì chéng zhū]
- 燕颔虬须 [yàn hàn qiú xū]
- 七日来复 [qī rì lái fù]
- 方骖并路 [fāng cān bìng lù]
- 言多失实 [yán duō shī shí]
- 强中更有强中手 [qiáng zhōng gèng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
- 侔色揣称 [móu sè chuǎi chèn]
- 常胜将军 [cháng shèng jiāng jūn]
- 不分胜负 [bù fēn shèng fù]
推荐词语
- 诡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假气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逼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稿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苦累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辑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放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疾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灰吹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家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