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酒家》王绩唐诗鉴赏
-
【原文】
过酒家
此日长昏饮,
非关养性灵。
眼看人尽醉,
何忍独为醒。
【赏析】
王绩嗜酒,声称求官是“良酝可恋”。有“斗酒学士”、“酒家南、董”的雅称。自撰《五斗先生传》、《醉乡记》以示其好,崇尚刘伶、阮籍、陶渊明风范。其人醉梦度一生,因酒被罢免,也因酒闻名。《过酒家》又作《题酒店壁》,共五首,此为其二。
这一首承前交待迷酒原因:“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这些日子长饮不止,常酒醉不醒,但这与内在“性灵”追求是毫无关涉的。
“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补充,说明不“养性灵”而“长昏饮”的原因,表面上似乎说自己昏醉不醒是随波逐流,但实际意义却正相反。“眼看”“何忍”见出其中的痛切与无奈。从人醉己也醉的酒语中,强意识迸发出“举世沉浊,不可与庄语”的愤闷和不满。从字面上反用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又前置“何忍”加强语气的强度,折射出一种“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辛元房《唐才子传·王绩》)的清醒感。王绩身处隋末衰乱之际,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不乐在朝”为秘书省正字,求为六合丞,目睹“豺狼塞衢路”的现实,即以俸钱,积于县门,弃官还乡,临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这种“我为涸辙鱼”的危惧,正是从在人尽醉世事昏乱国将败之预感中产生的切肤之痛。因此不忍独醒蕴含求醉的矛盾苦衷,是遁世语,亦是愤世语。
这首诗很符合一个“长昏饮”之人的口吻,脱口而出,不假思忖,看似胸襟全敞,而一片苦闷心思,借助五绝短句促调,更显真切。既与滥行于隋末轻侧浮艳的宫体诗不同,也与初唐风靡艳丽的六朝余习有别,质朴不群的风格迥异时流,“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翁方纲《石洲诗话》)
【作者介绍】
王绩(585—644)唐代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隋末名儒王通之弟。隋炀帝时,举孝悌廉洁,授秘书省正字,六合县丞,因嗜酒被劾而还乡隐居。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侍中陈叔达闻其嗜酒,特准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东皋而终。工诗善文,作品多以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常以阮籍、陶潜自况。诗风朴素自然,洗尽六朝铅华,为初唐诗坛带来生气,且对五律的成熟,有所贡献。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35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 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解衣盘礴 [jiě yī pán bó]
- 面目全非 [miàn mù quán fēi]
- 怒臂当辙 [nù bì dāng zhé]
- 金光灿烂 [jīn guāng càn làn]
- 家长礼短 [jiā cháng lǐ duǎn]
- 墙高基下 [qiáng gāo jī xià]
- 全身远害 [quán shēn yuǎn hài]
- 身不由主 [shēn bù yóu zhǔ]
- 擎天撼地 [qíng tiān hàn dì]
- 面折廷诤 [miàn shé tíng zhèng]
推荐词语
- 波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顶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麤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躃躃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不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闇饰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剧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果且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不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附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