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兄入蜀》卢照邻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送二兄入蜀》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抒写兄弟亲情的送别诗,感情深厚浓烈,真切感人。
【原文】
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赏析】
在古代,人们十分珍视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其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亲情。
首句“关山客子路”,是向“二兄”说明前方路途遥远、山峦叠嶂、十分艰险,提醒亲人要多加珍重。古时由长安入蜀,必须经过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门关。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曾清晰描绘了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剑阁有“天梯石栈相钩连”,却仍旧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最后不得不发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的叹息。
卢照邻这首诗没有细致刻绘,而用“关山”二字概括了蜀道上的艰险,与兄弟惜别的沉重心情却清晰可见。
次句“花柳帝王城”,是指“二兄”出发的地点——长安,繁华似锦,歌舞升华,一派繁华的景象。
这一句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长安的“花柳”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碰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倍显深沉。
三、四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是抓取临分手时的瞬间情景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二人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划地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相顾”二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刻绘了出来,一个“怜”字泻出了二人心中只有亲人间才会存在的滔滔挚爱之情,“无声”二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恸,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诗人在短短四句诗中能够由远及近地刻划双方的心灵,善于节制感情,平衡抑扬,在前两句的对仗中巧含对比的成份,使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令人感动。
作为抒写骨肉亲情和送别诗来说,《送二兄入蜀》或许并非最上乘之作,但却以其简洁质朴的诗风和语言有力地冲击了宫体诗的形式主义藩篱,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清新之气,也为后来的盛唐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作者介绍】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乾封间任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终自投颍水而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今存《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3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 苕之华,其叶青青
-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四时气备 [sì shí qì bèi]
- 莺声燕语 [yīng shēng yàn yǔ]
- 驰马试剑 [chí mǎ shì jiàn]
- 出丑放乖 [chū chǒu fàng guāi]
- 大直若屈 [dà zhí ruò qū]
- 贪欲无艺 [tān yù wú yì]
- 毛发尽竖 [máo fà jìn shù]
- 坦腹东床 [tǎn fù dōng chuáng]
- 私心妄念 [sī xīn wàng niàn]
- 明知故犯 [míng zhī gù fàn]
推荐词语
- 浮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军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缴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诡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边厢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崔颢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蹩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媕呓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关目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捷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