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格式 - 词牌
-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 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豪情逸致 [háo qíng yì zhì]
- 敲边鼓 [qiāo biān gǔ]
- 驿路梅花 [yì lù méi huā]
- 离鸾别鹄 [lí luán bié hú]
- 捷雷不及掩耳 [jié léi bù jí yǎn ěr]
- 云合雾集 [yún hé wù jí]
- 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 浓妆艳服 [nóng zhuāng yàn fú]
- 清如水,明如镜 [qīng rú shuǐ,míng rú jìng]
- 不记前仇 [bù jì qián chóu]
推荐词语
- 漨浡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吊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东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都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浇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薨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敖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渴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过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阿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