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少林寺》沈佺期唐诗鉴赏
-
【原文】
游少林寺
长歌游宝地,屣倚对珠林。雁塔霜风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赏析】
首联是概写游寺。诗人踏着歌声来到这所佛门宝地,仔细地观赏了寺内清幽秀美的园林景色。“宝地”、“珠林”,都是出自佛经用语,所谓“黄金七宝为地,摩尼珠为林”。少林佛殿及其幽美园林风光也由此不言自喻。“长歌”二字,表现诗人当时畅游的欢快心情。次联进而描述寺内两处重点景物。一处是古老的雁塔。雁塔原是印度古代佛教僧人为舍身救饥的雁王立塔纪念,出自佛经故事,后世相传成为佛寺的重要建筑。另一处为龙池,指寺中有名的九龙潭,潭水很深,据说有九龙蟠聚其下,“霜风古”、“岁月深”,两句上下交织成文,说明雁塔之古是由于岁月之深,而龙池之深也是因为霜风之古,三联再写遍游以后的时间变化。两句说,青赤的园林在雨后斜阳里,被清水洗过,显得分外明亮;碧色的殿宇也因秋阴延展逐渐蒙上暗淡的色调。“澄”、“下”两字写时间转移动景,最能生动传神。“夕霁”和“秋阴”,既点时间,又指季节,自然引出尾联的“晚霞”与“蝉噪”。霞彩满目,蝉声盈耳,结得声色并茂,何等尽兴快意!此时的蝉声相送,同首联的长歌来游,前后相应,主体与客观协调一致,早晚一片欢愉场景,诗人畅游的欢快心情,也跃然纸上。
此诗前半部分写入寺游赏古迹,抒写诗人对少林名刹的敬仰心情。后半部分述游赏过程中景色变化,以及归路晚景之绮丽,显示诗人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写景抒情的精巧笔致。沈佺期是唐初有名的宫廷诗人,也是完成律诗定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们写诗的特点是:“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新唐书·沈佺期传》)按此标准与前代山水诗比较,无论从构思、写景、音律,形式和语言各方面看,这首诗都可说达到后来居上的胜境,实为唐初和沈氏五言律诗的代表佳作。
【作者介绍】
沈佺期(656?—714 )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高宗上元进士,为协律郎,后历任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郎。流放归,为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升任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是继“初唐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高宗和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以写应制诗而闻名。但这些应制诗多为歌颂皇帝点缀升平之作。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水调歌头(刘左史光祖生日庆八十)
- 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
- 庆春宫(无射商赵中钱得闲园)
- 上海1943
- 艳声歌(太平时七首)
- 水龙吟(寿游参政)
- 观田家收获(稻香秫熟暮秋天)
- 杂剧·争报恩三虎下山
- 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
- 采桑子(心期昨夜寻思遍)
热门名句
-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凤翥龙蟠 [fèng zhù lóng pán]
- 兴复不浅 [xìng fù bù qiǎn]
- 指瑕造隙 [zhǐ xiá zào xì]
- 意气洋洋 [yì qì yáng yáng]
- 左右逢原 [zuǒ yòu féng yuán]
- 敛锷韬光 [liǎn è tāo guāng]
- 孜孜不已 [zī zī bù yǐ]
- 翻江搅海 [fān jiāng jiǎo hǎi]
- 拿三搬四 [ná sān bān sì]
- 吹毛求瘢 [chuī máo qiú bān]
推荐词语
- 飞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覆阵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结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豪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大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故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对笔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吠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伏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放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