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昌平岛》沈佺期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这首诗作于诗人赴贬地驩州途中。诗人在《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中,曾有“南浮涨海”之语。翻过大庾岭后,诗人进入今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向流贬之地前进。这首诗便是写“南浮涨海”前经昌平岛时的所见所感。
【原文】
早发昌平岛
解缆春风后,鸣榔晓涨前。
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
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
【赏析】
首联点出题目中“早发”二字,并暗示时值春天。在春风吹拂的早晨,诗人乘坐的船儿解开了缆绳,扬帆出海。船工们以长木叩船,以协调动作。“晓涨”的“晓”字,暗示船儿解缆启程之早。从解缆于春风之后,鸣榔在晓涨之前所传达出的心境看,诗人并没有什么“南浮涨海人何处”的孤寂感,反而使人感到呈现于眼前的是一种明丽景象。接下来的四句,描写早发昌平岛时所见。“阳乌”即太阳,以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得名。“积气”,指天。一轮朝阳从海上升起,北归的大雁落在烟波浩渺的江边;放眼海上,天地相连,波光粼粼,水天相接。对于一个赴贬地途中的人,欣赏到如此美景,确实是不容易的。诗人在结尾二句却说:“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去国离家的人来说,如果他失去了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崇高节操,而沉浸在眼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中,那是多么让人伤心的啊!言外之意则是表明,自己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所以,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丽,但自己心头终有一种寂寞清冷之感。
这首诗和诗人遭贬前在宫廷中所创作的诗歌相比,形式上已经摆脱了浮华艳丽的弊病,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受。
【作者介绍】
沈佺期(656?—714 )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高宗上元进士,为协律郎,后历任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郎。流放归,为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升任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是继“初唐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高宗和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以写应制诗而闻名。但这些应制诗多为歌颂皇帝点缀升平之作。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沁园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 晚次崞县
- 人日思归
-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 猛虎行(长戈莫舂)
- 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 渔家傲(寄仲高)
- 点绛唇(芍药)
- 鹊桥仙(缑山仙子)
热门名句
-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
-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事在必行 [shì zài bì xíng]
- 勤慎肃恭 [qín shèn sù gōng]
- 疾不可为 [jí bù kě wéi]
- 流离播迁 [liú lí bō qiān]
- 翻黄倒皂 [fān huáng dǎo zào]
- 朽棘不雕 [xiǔ jí bù diāo]
- 古香古色 [gǔ xiāng gǔ sè]
- 藏龙卧虎 [cáng lóng wò hǔ]
- 造謡生事 [zào yáo shēng shì]
- 好逸恶劳 [hào yì wù láo]
推荐词语
- 计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百隧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布雷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悲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劲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货栈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革道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呼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豹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邴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