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4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 楼殿无人春画长。燕子归来依旧忙
-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稀稀拉拉 [xī xī lā lā]
- 念兹在兹 [niàn zī zài zī]
- 胆战心摇 [dǎn zhàn xīn yáo]
- 大有迳庭 [dà yǒu jìng tíng]
- 批鳞请剑 [pī lín qǐng jiàn]
- 游龙戏凤 [yóu lóng xì fèng]
- 艳如桃李 [yàn rú táo lǐ]
- 援笔成章 [yuán bǐ chéng zhāng]
- 左躲右闪 [zuǒ duǒ yòu shǎn]
- 阿鼻地狱 [ā bí dì yù]
推荐词语
- 仓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壁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参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服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二雅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皇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勃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鹗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寒璧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回眼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