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溪、辰溪之总称,均在今湖南省西部。)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沅陵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由于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流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4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 毕竟年年用着来,何似休归去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麋沸蚁动 [mí fèi yǐ dòng]
- 不磷不缁 [bù lín bù zī]
- 胸无大志 [xiōng wú dà zhì]
- 逆天而行 [nì tiān ér xíng]
- 心病还须心药医 [xīn bìng hái xū xīn yào yī]
- 同日而道 [tóng rì ér dào]
- 一字不爽 [yī zì bù shuǎng]
- 祸不反踵 [huò bù fǎn zhǒng]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 桑榆暮影 [sāng yú mù yǐng]
推荐词语
- 蝜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故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户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戴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赶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澹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冯翼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安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解溲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画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