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李群玉诗鉴赏
-
【作品介绍】
《黄陵庙》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此诗通过对黄陵庙前美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红裙少女来而复去经过的描述,刻画了一个船家女子的形象,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原文】
黄陵庙
黄陵庙前莎草春⑴,黄陵女儿蒨裙新⑵。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注释】
⑴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⑵蒨(qiàn):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
【白话译文】
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景象清新美好。一位红裙少女翩然来到黄陵庙前的湖上。她唱歌而来,驾船而去,水面还飘散着她的一串歌声。只见小船渐去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
【赏析】
黄陵庙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庙,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洞庭湖畔。这首诗虽然以“黄陵庙”为题,所写内容却与二妃故事并不相干。诗中描写的是一位船家姑娘,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这是黄陵女儿即将出现的具体环境。美丽的大自然仿佛正在等候以至在呼唤着一位美丽姑娘的到来。莎草碧绿,正好映衬出船家姑娘的动人形象。
“黄陵女儿蒨裙新”,一位穿着红裙的年轻女子翩然而至,碧绿的莎草上映出了艳丽的红裙。“蒨裙”,本已够艳的了,何况又是“新”的。在莎草闪亮的绿色映衬下,不难想见这位穿着红裙的女子妩媚动人的身形体态。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是写女子驾船而去。而船后还飘传着她的一串歌声。诗人出神地凝望着,只见小船向着洞庭湖水面渐去渐远,直至消失。“水远山长”,形象地写出诗人目送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的情景。“水远山长”四字还像一面镜子,从对面照出了怅然迷茫、若有所失的诗人的形象。
《黄陵庙》使用了写意的白描手法。诗人完全摆脱了形似的摹拟刻画,忠实地描写了自己的感受。绿草映出的红裙留给诗人的印象最深,他对黄陵女儿的描画就只是抹上一笔鲜红的颜色,而毫不顾及穿裙女子的头脚脸面。登舟、举桨与唱歌远去最牵动诗人的情思,他就把“轻舟”、“短櫂”、歌声以及望中的远水长山,一一摄入画面。笔墨所至,无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借助典故,也不求花俏,文字不矫饰,朴实传神,颇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美。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6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 朗目疏眉 [lǎng mù shū méi]
- 删芜就简 [shān wú jiù jiǎn]
- 一瓶一钵 [yī píng yī bō]
- 改张易调 [gǎi zhāng yì diào]
- 两两三三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 蜂虿有毒 [fēng chài yǒu dú]
- 直眉楞眼 [zhí méi léng yǎn]
- 矜句饰字 [jīn jù shì zì]
- 负重致远 [fù zhòng zhì yuǎn]
推荐词语
- 虎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财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存録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蜚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病卧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测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警兵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国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极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本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