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苏颋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虽仅二十字,但字字勾连古今,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原文】
汾上惊秋⑴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⑵。
心绪逢摇落⑶,秋声不可闻。
【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⑵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
⑶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树叶凋零。
【白话译文】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听张说之言,谓汾阳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诗人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赏析】
这首五绝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此诗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予点破,运用了留白手段。然而题目却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这不是由于个人遭遇而被震惊。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诗的后二句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实际上,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作者介绍】
苏颋(670—727 )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现存《苏廷硕集》,系后人所辑。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9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 怀旧山(一作别嘉兴知己)
- 郑白渠歌(田于何所)
- 朝中措(再用韵)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满庭霜(述怀)
- 田家元日
- 长亭怨慢
- 虞美人(石光锡会上即席和李举之韵)
- 大德歌·春
热门名句
-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 岂知民力艰,颗米皆琳琅
-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楼殿无人春画长。燕子归来依旧忙
-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匹夫有责 [pǐ fū yǒu zé]
- 入火赴汤 [rù huǒ fù tāng]
- 百拙千丑 [bǎi zhuō qiān chǒu]
- 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 心急如焚 [xīn jí rú fén]
- 出有入无 [chū yǒu rù wú]
- 改行迁善 [gǎi xíng qiān shàn]
- 云蒸龙变 [yún zhēng lóng biàn]
- 高风劲节 [gāo fēng jìn jié]
- 卖头卖脚 [mài tóu mài jiǎo]
推荐词语
- 博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苦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救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高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藉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傍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浒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矮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交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禀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