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阳峡》张九龄唐诗鉴赏
-
【原文】
浈阳峡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赏析】
浈阳峡,是浈水中的一个峡谷,浈水源出江西省信丰县,流经张九龄的故乡曲江。
这首诗描写在故乡峡谷溪流中行舟的情景。首联写峡谷的狭窄、深邃。诗人驾着小船,曲曲折折地穿过峡谷,紧紧地挨着山壁前进。颔联两句,分别写峡谷的山和水。溪水那么绿,绿得昏暗发黑。尽管未到秋天,水面上沁出阵阵寒意。峡谷两面高山绵延,森林茂密,浓荫把日光遮蔽了,所以晴天也显得阴森森的。如果说颔联描写山水,是着重表现峡谷的清幽;那么颈联集中写山,则是旨在描绘峡谷的壮丽。峡谷内,千寻峭壁,相对屹立;山上层林尽染,五色缤纷。清幽而壮丽的自然景致,使诗人内心生出一种悠远的情思,惊喜地感叹天地、大自然创造孕育万物之心,真是深不可测。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一中说:“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进。陈正字(子昂)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九龄)继之,诗品乃醇。”张九龄继陈子昂之后,大量运用五言律诗描绘山水,语言省净,清新含蓄,平仄和谐,粘对合律。大多数山水诗都能创造出情景交融、清远浑成的艺术意境。作为盛唐诗坛上年岁较长的一位诗人,张九龄在致力于写陈子昂式的《感遇》诗的同时,精心创作了数量丰富的山水诗,成为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派的一位先导者。正如明人胡震亨所说:“张子寿(九龄)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张九龄的这首《浈阳峡》,就体现了他的山水诗景色清丽,文字洗练、意境清远这一个“清”的特色。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5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贺新郎(乙亥春题雁荡山)
- 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 玉蝴蝶(重阳·五之五·仙吕调)
- 河(我散步时的侣伴)
- 生查子(盘洲曲)
- 鹊桥仙(周子俊过南昌,问讯宋吉甫、黄存之昆仲)
- 鹧鸪天(中秋后一夕宴修成之、富正甫作)
- 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 徐人歌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热门名句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龙睁虎眼 [lóng zhēng hǔ yǎn]
- 蚁穴溃堤 [yǐ xué kuì dī]
- 快人快性 [kuài rén kuài xìng]
- 龟冷支床 [guī lěng zhī chuáng]
- 汗血盐车 [hàn xuè yán chē]
- 爱之欲其生 [ài zhī yù qí shēng]
- 神不附体 [shén bù fù tǐ]
- 人头攒动 [rén tóu cuán dòng]
- 搭桥牵线 [dā qiáo qiān xiàn]
- 不疼不痒 [bù téng bù yǎng]
推荐词语
- 磕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龁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凤曲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耳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怠堕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促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规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吉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花招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梵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