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过融上人兰若》是唐代诗人綦毋潜的作品。这首诗是诗人拜访和尚融上人不遇之作,通过访友不遇的感受以及上山下山的行程,巧妙地写出山寺景致以及山间那种幽寂的氛围。
【原文】
过融上人兰若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上山寺访友不遇,却被山中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尽兴欣赏。过,访问之意;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首句,通过山头禅室里挂着僧衣的细节,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居处,也巧妙地暗示友人不在禅室里,写得干净利落。
次句紧承首句,指出“窗外无人”,也是静悄悄的。只听见山溪流水潺潺,溪上有各种鸟儿飞来飞去。诗人以溪声、鸟飞的声响和动态,反衬出山寺环境的清静。
接下去,第三句“黄昏半在下山路”,省略了主语,句法简洁。七个字兼有叙事、抒情、写景。“黄昏”,暗示诗人尽管访友不遇却兴致未减,已在山顶佛寺四周流连了大半天。“下山路”,说明此刻诗人正慢慢沿着山路往回走。“半在”,表明山路上景色也很幽美,因此自己把半个黄昏都消磨过去了。
“却听钟声连翠微”,“却”字,不仅起到转折句意的作用,还能使人想象诗人蓦然闻钟、回首驻足的情状。“钟声连翠微”五个字,以景物形象、色彩和声音收束全篇。因为作者凝神聆听着悠扬的晚钟声在深山里荡漾、萦绕,所以他感到钟声同这浮荡山间的青翠岚气连成一片。“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这一句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深情,就从这幅深山幽景中透露出来。
七绝诗篇幅短小,要求作者笔墨精炼。这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无一句、一字是多余的。摄取的景物虽不多,却显得丰富多彩。
【作者介绍】
綦毋潜(692-749)唐代诗人。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属湖北)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xiao)书郎。一度弃官还江东,后复任宜寿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复授校书,终著作郎。晚年退隐江南。他与王维、王昌龄、李颀、储光羲等人有交游,彼此有唱和。他的诗歌常写方外之情和山林孤寂之境,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风格清秀而峭拔。王维称赞他“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别綦毋潜》)。《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50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贺新凉(巧夕雨,不饮,啜茶而散)
- 击鼓(击鼓其镗)
-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 谒金门(和昌甫)
- 忆王孙
- 【仙吕】春从天上来
- 安贫(手风慵展八行书)
- 解连环(玉鞍重倚)
- 杂剧·诈妮子调风月
- 柳梢青(临安春会,泛舟湖中,胡帅索词,因赋)
热门名句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 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
-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责有所归 [zé yǒu suǒ guī]
- 天遥地远 [tiān yáo dì yuǎn]
- 诗朋酒侣 [shī péng jiǔ lǚ]
- 冲云破雾 [chōng yún pò wù]
- 招权纳贿 [zhāo quán nà huì]
- 醉玉颓山 [zuì yù tuí shān]
- 香培玉琢 [xiāng péi yù zhuó]
- 众星环极 [zhòng xīng huán jí]
- 器宇不凡 [qì yǔ bù fán]
- 违乡负俗 [wéi xiāng fù sú]
推荐词语
- 柄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贡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存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敬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均田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蚹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火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僭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陂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附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