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孟浩然唐诗鉴赏
-
【原文】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赏析】
出谷未亭午,到家已夕曛”,是说未午离观,傍晚还家。说明路途不是很远。由诗题可以知道,诗人与王白云结伴同游,途中两人走失,直到回家,才发现“王白云在后”。弄得孟浩然伫立“衡门”(简陋的门,语出《诗经·陈风》),大为着急——虽然诗中没有明说。
因此,全诗从第二联起,在写景中就充溢着一种企盼之情。“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回首归路只见牛羊,是指不见王先生的影儿。诗人化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之语,十分微妙地暗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盼望归来之意。“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则是无所依傍的写景。樵夫隐没于夜色,草虫吞声于深秋,一失影,一失声,透露出的都是若有所失的神情。“衡门犹未掩”,是因为之子犹未归。于是先归者还在怅望,“伫立待夫君”。“夫君”,如同“之子”,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您这位老先生”,一种发生在亲友之间的关切加埋怨,情见乎辞。
“淡到看不见诗”,是现象。“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闻一多),这才是孟诗的本质。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52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 浣溪沙(雨中荷花)
- 林亭咏
- 临江仙·大风雨过马当山
-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 满江红(庆寿)
- 月宫春
-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 临行与故游夜别(历稔共追随)
-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青枫飒飒雨凄凄)
热门名句
-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 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
-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 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拘神遣将 [jū shén qiǎn jiàng]
- 访亲问友 [fǎng qīn wèn yǒu]
- 狗拿耗子 [gǒu ná hào zǐ]
- 声气相通 [shēng qì xiāng tōng]
- 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 微察秋毫 [wēi chá qiū háo]
- 历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 自负其能 [zì fù qí néng]
- 布衣雄世 [bù yī xióng shì]
- 没齿无怨 [mò chǐ wú yuàn]
推荐词语
- 颠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痘苗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贡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纮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黩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富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纷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金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豪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蠲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