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孟浩然唐诗鉴赏
-
【原文】
春晓(1)
春 眠 不 觉 (2)晓,
处 处 闻 啼 鸟(3)。
夜 来 (4)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白话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缤纷的落花铺满庭院,不知道有多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 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生了六子。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53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 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
-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磨砖成镜 [mó zhuān chéng jìng]
- 轻裘肥马 [qīng qiú féi mǎ]
- 大男小女 [dà nán xiǎo nǚ]
- 天壤之觉 [tiān rǎng zhī jué]
- 波罗塞戏 [bō luó sāi xì]
- 廉顽立懦 [lián wán lì nuò]
- 西颦东效 [xī pín dōng xiào]
- 自鸣得意 [zì míng dé yì]
- 盲人骑瞎马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 寒山片石 [hán shān piàn shí]
推荐词语
- 烤鸭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刊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劾捕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璧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渐次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合声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该综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步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疾呼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宝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