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谱
-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词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词律》在词牌下面注明规定的字数,词牌的别名;在词中注明平仄和叶韵。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于平声字下面注明“可仄”,于仄声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没有注,这就表明必须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声,就应照填一个平声字。“织”字下面注个韵字,表示这里该用韵;“碧”字下面注个叶字②表示这里该叶韵(即与“织”字押韵)。当然并不规定押哪一个韵,但是要求一个仄声韵。“楼”字下面注“换平”,是说换平声韵。“愁”字下面注“叶平”,是说叶平声韵。 “立”字下面注“三换仄” ,是说在第三个韵又换了仄声韵;“急”字下面注“三叶仄”,是说叶仄声韵;“程”字下面注“四换平”,是说在第四个韵又换了平声韵;“亭”字下面注“四叶平”,是说叶平声韵。万树是清初时代的人,在万树以前,词人们早已填词,那又依照谁人所定的词谱呢?古人并不需要词谱,只要有了样品,就可以照填。试看辛弃疾所填的一首《菩萨蛮》。这里有一个问题:拿谁的词来做样品呢?其实《菩萨蛮》最早的作者(李白?)并不需要任何样品,因为《菩萨蛮》是按曲谱而作出的。民间作品多数是入乐演唱的,所以只须按曲作词,而不需要照样填词。至于后世某些词调,那又是另一种情况。词人创作一种词调,后人跟着填词。词牌是越来越多的。有些词牌是后起的,那只能拿较晚的作品作为样品。
本来,唐宋人填词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一个词牌往往有几种别体。词中本来就是律句占优势,有些词的拗句又常常被后人改为律句。例如《菩萨蛮》前后阕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为“平平仄仄平”。有些词,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在开始的时期就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所以后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说来,小令的格律最严,中调较宽,长调更宽。我们研究词律的时候,即要仔细考究它的规则,又要知道它的变化。不求甚解和胶柱鼓瑟都是不对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糖多令(龙洲曲已八九和,复为中斋勉强夜和,中有数语,醉枕忘之)
- 三部乐(榴花)
- 呈钟离云房
- 园中梨花唯开一枝(栏外见春迟)
- 题芭蕉叶上
- 厅前柳(丹桂)
- 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 蝶恋花·窗外绿阴添
- 水调歌头(寿杨宪)
- 朝中措(送管顺甫赴漕)
热门名句
-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
-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 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顽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心存芥蒂 [xīn cún jiè dì]
- 百无一是 [bǎi wú yī shì]
- 冯唐已老 [féng táng yǐ lǎo]
- 考绩黜陟 [kǎo jì chù zhì]
- 口耳之学 [kǒu ěr zhī xué]
- 飙发电举 [biāo fā diàn jù]
- 通天彻地 [tōng tiān chè dì]
- 兄弟阋于墙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 方滋未艾 [fāng zī wèi ài]
- 持衡拥璇 [chí héng yōng xuán]
推荐词语
- 从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盍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蚕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峨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坏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遏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大穷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拱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榜样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暴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