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讽今的诗词-借古讽今的诗词曲的对比
-
六国论
苏洵
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李贺
唐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鸡鸣埭曲
温庭筠
唐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
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盘踞势穷三百年,朱方杀气成愁烟。
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
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古东门行
柳宗元
唐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638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
-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逆天而行 [nì tiān ér xíng]
- 棋布星陈 [qí bù xīng chén]
- 褒采一介 [bāo cǎi yī jiè]
- 不堪一击 [bù kān yī jī]
- 何罪之有 [hé zuì zhī yǒu]
- 众星环极 [zhòng xīng huán jí]
- 尸鸠之平 [shī jiū zhī píng]
- 三衅三浴 [sān xìn sān yù]
- 臣心如水 [chén xīn rú shuǐ]
- 二三其意 [èr sān qí yì]
推荐词语
- 稻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发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赐租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避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东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悖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淡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打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咈哧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后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