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韵
-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诗韵大致合并,和前面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
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
①。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⑴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⑵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⑶平声支微齐,又灰半②;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 队半。
⑷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⑸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⑹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愿半。
⑺平声寒删先,又元半;上声旱潸铣,又阮半;去声翰谏霰,又愿半。
⑻平声萧肴豪,上声篠巧皓,去声啸效号。
⑼平声歌,上声哿,去声箇。
⑽平声麻,又佳半;上声马;去声禡,又卦半。
⑾平声庚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⑿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⒀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⒁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乙)入声五部
⑴屋沃。⑵觉药。⑶质物锡职缉。⑷物月曷黠屑叶。⑸合洽。
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秦娥》、《念奴娇》等。
平韵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经开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双调】一锭银过大德乐 咏时贵
- 喜迁莺(春感)
- 画眉鸟
- 帝台春·芳草碧色
- 潇湘夜雨(濡须对雪)
- 贺新郎(夜来月色可人,兰香满室,再用前调)
- 临江仙(再用图字韵)
- 贺新郎(答赵清远见寄韵)
- 如梦令(题龙脊石)
- 如梦令(水仙用雪堂韵)
热门名句
-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
-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 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
-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 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
-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年深岁久 [nián shēn suì jiǔ]
- 轻裘缓辔 [qīng qiú huǎn pèi]
- 拂袖而归 [fú xiù ér guī]
- 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rén miàn zhú gāo dī,shì qíng zháo lěng nuǎn]
- 鸾俦凤侣 [luán chóu fèng lǚ]
- 愚昧无知 [yú mèi wú zhī]
- 囿于见闻 [yòu yú jiàn wén]
- 刳精鉥心 [kū jīng jiū xīn]
- 开山鼻祖 [kāi shān bí zǔ]
- 唇齿相依 [chún chǐ xiāng yī]
推荐词语
- 寡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方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践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德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地望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跺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花面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寡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笔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断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