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韵
-
关于词韵,并没有任何正式的规定。戈载的《词林正韵》,把平上去三声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共十九部。据说是取古代著名词人的词,参酌而定的。从前遵用的人颇多。其实这十九部不过是把诗韵大致合并,和前面所述古体诗的宽韵差不多。
现在把这十九部开列在后面,以供参考
①。 (甲)平上去声十四部
⑴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⑵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⑶平声支微齐,又灰半②;上声纸尾荠,又贿半;去声寘未霁,又泰半、 队半。
⑷平声鱼虞,上声语麌,去声御遇。
⑸平声佳半,灰半;上声蟹,又贿半;去声泰半、卦半、队半。
⑹平声真文,又元半;上声轸吻,又阮半;去声震问,又愿半。
⑺平声寒删先,又元半;上声旱潸铣,又阮半;去声翰谏霰,又愿半。
⑻平声萧肴豪,上声篠巧皓,去声啸效号。
⑼平声歌,上声哿,去声箇。
⑽平声麻,又佳半;上声马;去声禡,又卦半。
⑾平声庚青蒸,上声梗迥,去声敬径。
⑿平声尤,上声有,去声宥。
⒀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
⒁平声覃盐咸,上声感俭豏,去声勘艳陷。(乙)入声五部
⑴屋沃。⑵觉药。⑶质物锡职缉。⑷物月曷黠屑叶。⑸合洽。
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其实在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与第十四部相通。其中有语音发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响。
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某些词在习惯上是用入声韵的,例如《忆秦娥》、《念奴娇》等。
平韵与仄韵的界限也是很清楚的。某调规定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
只有上去两声是可以通押的。这种通押的情况在唐代古体诗中已经开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法外施恩 [fǎ wài shī ēn]
- 焦心热中 [jiāo xīn rè zhōng]
- 要言不繁 [yào yán bù fán]
- 好衣美食 [hǎo yī měi shí]
- 姑妄听之 [gū wàng tīng zhī]
- 格杀无论 [gé shā wú lùn]
- 两头三面 [liǎng tóu sān miàn]
- 沉吟不决 [chén yīn bù jué]
- 说嘴郎中 [shuō zuǐ láng zhōng]
- 团团转 [tuán tuán zhuàn]
推荐词语
- 附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讥防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并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禀控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废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火镰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丛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风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采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凤迹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