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时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天干地支配法: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如此配法,60为一周期,周而复始。据考古所知,干支起码从殷商开始就用来纪日。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纪月,而十二辰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说法: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关于干支纪年的时间换算
已知公历年份,求对应干支 公元后的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得到的余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再除以0.083得到的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先用大于所求年份的60的倍数减去所求年份(的绝对值),然后再减去2;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得到的余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再除以0.083得到的是地支。
例如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计算其干支。 
解:(184-3)/10=18.1,余数为1,故天干为甲; 
(184-3)/12=15.083,0.083/0.083=1,故地支为子。
因此,公元184年为甲子年,所以黄巾起义时在官府门前都贴有“甲子”字条,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例如计算公元2042年的干支。 
解: (2042-3)/10=203.9,余数为9,故天干为壬; 
(2042-3)/12=169.916,0.916/0.083=11,故地支为戌。 
因此,公元2042年为壬戌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9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推荐词语

推荐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