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鬄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tì,

部首:髟

笔画:18

结构:上下

异体字:剃,髢,髰,

五笔:DEJR

仓颉:SHAPH

四角:72227

笔顺:横竖横横横折捺撇撇撇竖折横横撇折撇撇

「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ì(ㄊ一ˋ)

1、古同“剃”。

UNICODE

鬄字UNICODE编码U+9B04,10进制: 39684,UTF-32: 00009B04,UTF-8: E9 AC 84。
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鬄」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鬄」

鬄【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說文》髲也。《玉篇》髢本字。詳髢字註。

《類篇》剃也。《前漢·司馬遷傳》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

與剔同。《詩·魯頌·狄彼東南箋》狄當作剔。剔,治也。《釋文》韓詩作鬄,除也。

《周禮·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註》肆,讀爲鬄。羊鬄者,所謂豚解也。《儀禮·士喪禮》其實特豚四鬄去蹄。《註》鬄,解也。四解之殊肩而已。

《廣韻》《集韻》思積切,音惜。

《集韻》《韻會》大計切,音弟。

《集韻》他歷切,音逖。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鬄」

说文解字

鬄【卷九】【髟部】

髲也。从髟易聲。髢,鬄或从也聲。先彳切。又,大計切

说文解字注

(鬄)髲也。庸風。不㞕髢也。箋云。髢、髲也。不絜者不用髲爲善。左傳。衞莊公見己氏之妻髮美。使髡之。以爲呂姜髢。按鬄與義別。音亦有異。从髟。易聲。大計切。古音在十六部。从易爲正。大徐又載先彳切。誤。

(髢)鬄或从也聲。古易聲在十六部。也聲在十七部。合韵冣近。此字今音大計切。於也聲得之。地亦也聲。

古汉语字典中的「鬄」

鬄同音字:謥, 檵, 繚, 攆, 癔, 癕,

鬄同部首字:謥, 檵, 繚, 攆, 癔, 癕,

鬄同笔画字:謥, 檵, 繚, 攆, 癔, 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64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