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qú,

部首:月

笔画:9

结构:左右

异体字:昫,

五笔:EQKG

仓颉:BPR

四角:77220

笔顺:撇折捺横撇折竖折横

「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ú(ㄑㄨˊ)

1、屈曲的干肉。

UNICODE

胊字UNICODE编码U+80CA,10进制: 32970,UTF-32: 000080CA,UTF-8: E8 83 8A。
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yoke

「胊」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胊」

胊【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劬。《說文》脯脡也。《玉篇》脯也。《韻會》申曰脡,屈曰胊。《禮·曲禮》左胊右末。《註》屈中曰胊。《儀禮·士虞禮》胊在南。《註》胊,脯及乾肉之屈也。

遠也。《管子·侈靡篇》觀之風氣,古之祭者,有時而胊。《註》胊,遠也。或遠爲來歲祈福而祭也。

草名。《爾雅·釋草》搴柜胊。

《廣韻》亦山名。

國名。《山海經》北胊國,在鬰水南。

邑名。《前漢·五行志》取須胊城郚。《註》須胊,邾邑。

《地理志》臨胊。《註》屬齊郡。

海上地名。《史記·秦始皇紀》於是立石東海上胊界中。

姓。漢胊邴。見《鹽鐵論》。

人名。《前漢·宣元六王傳》姬胊臑故親幸,後疏遠。

《集韻》匈于切,音訏。胊衍,戎名,在北地。

吁玉切,音旭。

詡拱切,音洶。義同。

《廣韻》尺尹切,音蠢。漢胊䏰,縣名。

《五音集韻》北角切,音剝。同。《集韻》或作。《正韻》脯屈中曰胊,从肉从句,與朐不同。朐从日月之月,音吁。朐,車軛。

说文解字中的「胊」

说文解字注

(胊)脯挺也。許書無脡字。挺卽脡也。何注公羊曰。屈曰胊。申曰脡。胊脡就一脡析言之。非謂脡有曲直二種也。曲禮曰。左胊右末。鄭云。屈中曰胊。屈中猶言屈處。末卽申者也。士虞禮曰。設俎于薦東。胊在南。鄭云。胊脯及乾肉之屈也。曰左胊、曰胊在南、則胊在脯端明矣。鄉飮酒記曰。薦脯五挺。橫祭于其上。注引曲禮左胊右末。鄉射記。薦脯五樴。樴長尺二寸。注。樴猶挺也。然則每一脯爲一樴。謂之一挺。每樴必有屈處。故亦可謂之一胊。挺作脡、樴作膱皆俗字。胊引伸爲凡屈曲之偁。漢巴郡有胊忍縣。十三州志曰。其地下溼。多胊忍蟲。因名。胊忍蟲卽丘蚓。今俗云曲蟺也。漢碑、古書皆作胊忍無異。不知何時胊譌、忍譌䏰。闞駰上音春、下音閏。通典上音蠢、下音如尹切。廣韵則上音蠢、下音閏。而大徐乃於肉部增䏰二篆。上音如順、下音尺尹。不知爲胊忍之字誤。且謂其地在漢中。又不知漢胊忍在今夔州府雲陽縣名萬戸垻者是。去漢中遠甚也。从肉。句聲。凡從句之字皆曲物。故皆入句部。胊不入句部何也。胊之直多曲少。故釋爲脯挺。但云句聲也。云句聲則亦形聲包㑹意也。其俱切。四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胊」

胊同音字:哀, 㪆, 韨, 厗, 㿼, 胙,

胊同部首字:哀, 㪆, 韨, 厗, 㿼, 胙,

胊同笔画字:哀, 㪆, 韨, 厗, 㿼, 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02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