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杫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sì, xǐ, zhǐ,
部首:木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㮐,
五笔:SHG
仓颉:DYLM
四角:41910
笔顺:横竖撇捺竖横竖横
「杫」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杫sì(ㄙˋ)
1、几案,小桌子:“家贫为郎,常独直台上,无被,枕杫,食糟糠。”
其他字义
杫zhǐ(ㄓˇ)
1、放在础上柱子下面的板子。
其他字义
杫xǐ(ㄒ一ˇ)
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UNICODE
杫字UNICODE编码U+676B,10进制: 26475,UTF-32: 0000676B,UTF-8: E6 9D AB。
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杫」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杫」
杫【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音賜。《廣韻》肉机。《方言》俎几也,蜀漢之閒曰杫。
又《正韻》初寺切,音廁。義同。
又《集韻》《類篇》想氏切,音徙。同。木名,可以爲器。
又《集韻》渚市切,音止。板施於礎上柱下者。
说文解字中的「杫」
说文解字
㮐【卷六】【木部】
木參交以枝炊䉛者也。从木省聲,讀若驪駕。所綆切〖注〗臣鉉等曰:驪駕未詳。
说文解字注
(㮐)木參交、㠯支炊䉛者也。支各本作枝。今依集韵、類篇正。竹部曰。䉛、漉米籔也。籔、炊䉛也。䉛籔二字爲一物。謂米旣淅將炊而漉之令乾。又以三交之木支此䉛。則乾尤易也。三交之木是爲㮐。從木。省聲。所綆切。十一部。讀若驪駕。漢平帝紀。禮娶親迎。立軺倂馬。服䖍曰。立軺、立乗小車也。倂馬、驪駕也。按驪之言麗也。騈下云。駕二馬也。駕二馬爲麗駕。㮐讀若驪駕之驪。此淸支二部合韵也。按玉篇曰。杫㮐?三同。思漬切。肉几也。集韵說同。考方言曰。俎、几也。西南蜀漢之郊曰杫。音賜。後漢書。藥崧家貧爲郎。常獨直臺上。無被。枕杫。是則肉几應作杫?。支䉛應作㮐。不知何以合之。而亦可以證十一十六部合韵之理也。
古汉语字典中的「杫」
杫同音字:㓦, 衩, 苐, 㳔, 甿, 驺,
杫同部首字:㓦, 衩, 苐, 㳔, 甿, 驺,
杫同笔画字:㓦, 衩, 苐, 㳔, 甿, 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10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一首
- 友情诗词名句大全
- 父母爱子女的诗词 有关父母爱子女的谚语、诗句
- 赞美四月的现代诗词
- 有关于感恩父母的诗词
- 关于夏天的阳光的诗词 描写夏天太阳的诗句
- 咏葡萄诗词-咏葡萄诗词解释
- 杜甫眼里杭州西湖的诗句
- 然字开头的诗词 欣字开头的浪漫诗句
- 有哪些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词-有哪些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词和名句
热门赏析
- 含有嘉字的诗句
- 含有人民的诗句-含有人民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景物描写的古诗词
- 关于道德的古诗句-关于道德的古诗句和解释
- 和惜时有关的诗句-和惜时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青年爱国的诗句古诗
- 含数字八的诗句
- 古诗词的唯美意境
- 含玉字的诗句-含玉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过年喜庆的诗句-关于过年喜庆的诗句是什么
热门知识
- 表达男女爱情的古诗词
- 勤奋好学的诗句-勤奋好学的诗句大全
- 我想你古诗词-我想你古诗词怎么委婉的表达
- 刘禹锡形容战马的诗句
- 苏轼春节古诗词大全
- 带有嵇字的诗
- 带有辽字的诗-带有辽字的诗句
- 描写下雨天的经典诗词
- 写景的著名诗句-写景的著名诗句大全
- 写毛笔的诗词-写毛笔的诗词对联
热门诗文
- 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
- 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
- 诉衷情(渚莲霜晓坠残红)
- 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
- 水调歌头(九日多景楼用吴侍郎韵)
- 【南吕】金字经_春怀瘦影孤
-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荻花芦叶满溪流)
- 途中杂咏
- 清平乐·柳边深院
- 浣溪沙(简王景源、元渤伯仲)
热门名句
-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 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
-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