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颡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sǎng,
部首:页
笔画:16
结构:左右
异体字:顙,䫙,
五笔:CCCM
仓颉:EDMBO
四角:71982
笔顺:折捺折捺折捺横竖撇捺横撇竖折撇捺
「颡」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颡(顙)sǎng(ㄙㄤˇ)
1、额,脑门儿: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居丧、请罪、投降时行之)。
UNICODE
颡字UNICODE编码U+98A1,10进制: 39073,UTF-32: 000098A1,UTF-8: E9 A2 A1。
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the forehead; to kowtow
「颡」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颡
顙 sǎng
〈名〉
(1) 额头 [forehead]
颡,额也。从页,桑声。——《说文》
中夏谓之额,东齐谓之颡。——《方計》
可使过颡。——《孟子》
河目龙颡。——《孔子家语·困誓》
靥辅在颊则好,在颡则丑。——刘安《淮南子》
(2) 又如:颡骨(额骨);颡泚(额上汗淋淋。借指心中惶惶不安);颡汗(额头上冒汗)
(3) 头 [head]
修鳞脱远枝,巨颡拆老拳。——唐· 杜甫《义鹘》
(4) 喉咙;嗓子 [throat]。如:颡根(喉的后部);颡子眼(喉咙眼);颡根轴子(即人体咽喉与食管部位);颡子(喉咙)
词性变化
www.
◎ 颡
顙 sǎng
〈动〉
“稽颡”的省称,即叩头、磕头 [kowtow;kotow]
拜稽颡。——《仪礼·士丧礼》。注:“头触地。”
再拜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康熙字典中的「颡」
顙【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0画
www.
《唐韻》蘇朗切,桑上聲。《玉篇》額也。《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註》頭觸地無容。《揚子·方言》、頟、顏,顙也。
又《集韻》《韻會》蘇郞切,音桑。義同。《易林》鬣黑顙,東歸高鄕。《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
说文解字中的「颡」
说文解字
顙【卷九】【頁部】
頟也。从頁桑聲。蘇朗切
说文解字注
(顙)頟也。方言。中夏謂之頟。東齊謂之顙。九拜中之頓首必重用其顙。故凡言稽顙者、皆謂頓首。非稽首也。公羊傳曰再拜顙者、卽拜而後稽顙也。何曰。顙者猶今叩頭。按叩頭者、經之頓首也。从。桑聲。稣朗切。十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颡」
sǎng
①额。《孟子·告子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②稽颡的简称。古时居父母之丧时对宾客的跪拜礼,额至地。《礼记·檀弓上》:“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颡同音字:鴚, 獧, 磖, 瘻, 獬, 勳,
颡同部首字:鴚, 獧, 磖, 瘻, 獬, 勳,
颡同笔画字:鴚, 獧, 磖, 瘻, 獬, 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183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 含有雨这个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清风明月的诗句古诗
- 关于牵牛织女的诗句-关于牵牛织女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兄弟情谊的诗句-关于兄弟情谊的诗句四字
- 关于惜时的诗句-关于惜时的名言
- 关于数字九的诗句-关于数字九的诗句或者典故
- 关于爱情的诗词歌赋
- 含七八的诗句
- 古诗词大全小学一年级-古诗词大全小学一年级上册
- 关于知己的诗句李白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 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