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鐙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dèng,
部首:釒
笔画:20
结构:左右
异体字:凳,镫,
五笔:QWGU
仓颉:CNOT
四角:82118
笔顺: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折捺撇撇捺横竖折横捺撇横
「鐙」基本解释
UNICODE
鐙字UNICODE编码U+9419,10进制: 37913,UTF-32: 00009419,UTF-8: E9 90 99。
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lamp; a kind of cooking vessel
「鐙」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鐙」
鐙【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音登。《說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楚辭·招魂》華鐙錯些。《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
又山名。《山海經》鼓鐙之山。
又與登同。《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疏》詩: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
又《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廣韻》鞍鐙。《集韻》馬鞁具。《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韓致堯詩》和裙穿玉鐙。
又《韻會》豆下跗。《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釋文》鐙,音登。
又丁鄧反。
说文解字中的「鐙」
说文解字
鐙【卷十四】【金部】
錠也。从金登聲。都滕切〖注〗臣鉉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别作燈,非是。
说文解字注
(鐙)錠也。祭統曰。夫人薦豆執校。執醴授之執鐙。注曰。校、豆中央直者也。鐙、豆下跗也。執醴者以豆授夫人。執其下跗。夫人受之。執其中央直者。按跗、說文作柎。闌足也。鐙有柎。則無足曰鐙之說未可信。豆之遺制爲今俗用燈盞。徐氏兄弟遂以膏鐙解說文。誤矣。生民傳曰。木曰豆。瓦曰登。豆薦菹醢。登薦大羹。箋云。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然則瓦登用於祭天。廟中之鐙。笵金爲之。故其字从金。从金。登聲都滕切。六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鐙」
鐙同音字:礬, 䥒, 瀶, 壟, 鐈, 鐟,
鐙同部首字:礬, 䥒, 瀶, 壟, 鐈, 鐟,
鐙同笔画字:礬, 䥒, 瀶, 壟, 鐈, 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928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有飞字的诗词-有飞字的诗词句大全如何把手机和电视投屏
- 有关秋分的诗词-有关秋分的诗词句
- 描写残阳的诗句
- 连续两句带花的诗句
- 描述油菜花的诗词 油菜花拟人诗句
- 珍惜时间的古诗词大全
- 赞美雪天的诗词
- 关于早晨的诗句
- 有文的古诗词
- 求中间的字为日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带悦字诗词
- 关于清明诗句-关于清明诗句 古诗
- 含江的古诗词
- 关于飞翔的诗句古诗
- 含花字的诗句有哪些-连续的两句含花字的诗句有哪些
- 红色革命诗词有哪些
- 含有零的诗句-含有零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幸福的诗句古诗词
- 带有月的诗词名句
- 含有草的古诗句-含有草的古诗句有哪些
热门知识
- 描写相思的古诗词-描写相思的古诗词名句
- 王昌龄的爱国诗词有哪些
- 写青春励志的诗句
- 有关杜鹃鸟的诗句
- qq说说诗句-qq说说诗句大全48个字
- 形容夫妻恩爱的诗词句
- 墨字诗词-墨字诗词成语
- 辛弃疾元宵节诗词-辛弃疾元宵节诗词名句
- 诗句野芳发而幽香后一句是什么-
- 陆游诗词代表作-陆游诗词代表作品
热门诗文
- 忆东坡(追和黄鲁直)
- 月夜
- 陈太丘与友期
- 江神子·送桂花吴宪时已有检详之命未赴阙
- 醉蓬莱(上南安太守庚戌正月)
- 汉宫春(壬午开炉日戏作)
- 凤栖梧(五之二)
-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 七绝(三更灯火五更鸡)
热门名句
-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罗袂从风轻举,愁杀采莲女
-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
-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
-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