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蕙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huì,
部首:艹
笔画:15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AGJN
仓颉:TJIP
四角:44333
笔顺:横竖竖横竖折横横竖横捺捺折捺捺
「蕙」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蕙huì(ㄏㄨㄟˋ)
1、〔蕙草〕即“佩兰”。
2、查询·新华字典
2、〔蕙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香,供观赏。
3、〔蕙心〕喻女子内心纯美。
UNICODE
蕙字UNICODE编码U+8559,10进制: 34137,UTF-32: 00008559,UTF-8: E8 95 99。
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形声:从艹、惠声
English
species of fragrant orchid
「蕙」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蕙 huì
〈名〉
(1) 即蕙兰 [Faber cymbidium]。一种兰属植物( Cymbidium faberi ),多年生草本,伪鳞茎卵形,叶线形,总状花序,花红色,边缘有黄带,唇瓣白色而具红点,可供观赏。又如:蕙色(比喻美色。蕙,香草);蕙柱(即薰香。蕙草作的香柱);蕙若(香草名。指蕙兰和杜若)
(2) 零陵香豆( Dipteryx odorata )的古别称 [tonka bean]
词性变化
◎ 蕙 huì
〈形〉
比喻女子的身心芳洁 [girl's pure]。如:蕙心(比喻女子内心的纯美);蕙质(比喻女子高洁的品德);蕙心纨质(比喻女子的美蕙);蕙质兰心(比喻女子的秀外蕙中)
康熙字典中的「蕙」
蕙【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正韻》胡桂切,音惠。《玉篇》香草,生下濕地。《爾雅翼》一榦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榦數花而香不足者蕙。《南方草木狀》蕙一名薰草。《屈原·離騷》予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又《韻會》通惠。《揚雄·甘泉賦》發蘭惠與穹藭。
说文解字中的「蕙」
古汉语字典中的「蕙」
蕙同音字:䛸, 䦟, 濈, 褲, 巤, 膡,
蕙同部首字:䛸, 䦟, 濈, 褲, 巤, 膡,
蕙同笔画字:䛸, 䦟, 濈, 褲, 巤, 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06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有声字的诗词都有哪些
- 赞美友情的古诗词-赞美友情的古诗词名句
- 带有夏的诗句
- 描写关于上海外滩的爱情诗句有哪些?
- 诗词中华齐妙相逢诗句
- 意字开头的诗词有哪些
- 描写秋天霜的诗句古诗
- 友情长存的诗句-友情长存的诗句子
- 描写庐山的诗句!
- 有什么好的描写救死扶伤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写长江的诗句-关于写长江的诗句古诗
- 关于鸟的诗句大全
- 关于国庆的诗句古诗-关于国庆的诗句古诗用毛笔字怎么写
- 关于劳动的诗句-关于劳动的诗句和名言
- 关于悲伤的古诗词
- 含有老字的诗句-含有老字的诗句100首
- 含柳字的诗句大全-含柳字的诗句大全集
- 关于伤感绝望的古诗句
- 关于离别的诗句都有哪些
- 含有东字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知识
- 意思类似久伴的唯美诗句
- 吹字开头的诗词-吹字开头的诗词有哪些
- 刻苦努力诗句
- 失恋古诗词-失恋古诗词图片
- 人的诗句有哪些-含拟人的诗句有哪些
- 带夏的诗词名句
- 写鄱阳湖的诗句
- 诗词歌赋人生哲学-诗词歌赋人生哲学作文
- 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100首
- 带有轲字的诗-带有轲字的诗句
热门诗文
-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 水龙吟(庚子寿史丞相)
- 南乡子·冬夜
- 浣溪沙(柳)
-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选—)
-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 阑干万里心(寓忆王孙)
- 秦世谣
- 和袭美春夕酒醒(几年无事傍江湖)
热门名句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