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麀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ōu,
部首:鹿
笔画:13
结构:左上包围
异体字:牝,
五笔:YNJX
仓颉:IPP
四角:00212
笔顺:捺横撇折竖竖横横折撇折撇折
「麀」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麀yōu(一ㄡ)
1、母鹿:“麀鹿濯濯。”
2、查询·新华字典
2、泛指母兽:“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
UNICODE
麀字UNICODE编码U+9E80,10进制: 40576,UTF-32: 00009E80,UTF-8: E9 BA 80。
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female deer; roe, doe
「麀」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麀 yōu
〈名〉
(1) 母鹿 [doe]
麀,牝鹿也。从鹿,从牝省。——《说文》
(2) 又如:麀鹿(母鹿)
(3) 泛指母兽 [dam]
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礼记·曲礼上》
(4) 又如:麀聚(父子共一母麀。比喻乱伦秽行)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麀」
麀【亥集下】【鹿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2画
查询·新华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說文》牝鹿也。从牝省。《詩·小雅》麀鹿麌麌。
说文解字中的「麀」
说文解字
麀【卷十】【鹿部】
牝鹿也。从鹿,从牝省。,或从幽聲。於虯切文二十六重六
说文解字注
(麀)牝鹿也。釋嘼曰。鹿牝、麀。小雅吉日傳曰。鹿牝曰麀。按引伸爲凡牝之偁。大雅靈臺傳曰。麀、牝也。左傳。思其麀牡。曲禮。父子聚麀。皆謂卽牝字也。詩一言騋牝。三言麀鹿。皆取生息蕃多之意。从鹿牝省。會意。按牝本从匕聲。讀扶死反。麀音葢本同。後人以鹿聲呦呦改其音。並改其字作?耳。於虬切。三部。
()或从幽聲。按上二篆鉉本在部末。鍇本無。知古本次此。鍇本奪而未補。鉉本則補而綴於後也。今更正。
古汉语字典中的「麀」
麀同音字:䬫, 煇, 郒, 嫇, 羪, 瑁,
麀同部首字:䬫, 煇, 郒, 嫇, 羪, 瑁,
麀同笔画字:䬫, 煇, 郒, 嫇, 羪, 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95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以偏开头的诗句-以偏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中秋节的诗句-中秋节的诗句最有名的
- 关于珍惜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秋天的诗词-赞美秋天的诗词歌赋
- 关于武功山的诗句
- 海子写西藏诗词 求海子经典诗句
- 元宵节的诗句大全-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大全
- 有哪些描写龙的诗句
- 关于虚心使人进步的诗句 名人名言 故事
- 带有蓝字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梦字的诗词名句
- 含有穿字的诗句-含有穿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写作的古诗词-关于写作的古诗词有哪些
- 夫妻相守到老的诗句
- 含月的诗词有哪些
- 高考必背古诗词大全
- 第二个字是楼的诗词
- 关于描写西北的诗词
- 歌颂武汉的诗词-歌颂武汉的诗词句
- 关于忆的诗句-关于忆的诗句美好
热门知识
- 带景字的古诗词-带景字的古诗词100首
- 人生感叹的诗词
- 描写桂花的诗句古诗词
- 人生励志诗句-人生励志诗句大全配图
- 形容书签的诗句
- 描写立夏的诗句古诗词-描写立夏的诗句古诗词又是残春将立夏,如何到处不啼莺
- 离别赠言诗词
- 带有楚字的诗词
- 形容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茶花的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
- 清平乐(送贾耘老、盛德常还郡。时饮官酒于东堂,二君许复过此)
-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 金缕曲(古岩取后村和韵示余,如韵答之)
- 烈祖
- 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一作磨剑赠侯道士)
- 过零丁洋
- 伊州三台令
- 水调歌头(和陆放翁多景楼)
- 杨柳枝词(玉女窗前日未曛)
- 摸鱼儿(为卞南仲赋月溪)
热门名句
-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