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鬓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ìn,
部首:髟
笔画:20
结构:上下
异体字:鬢,髩,鬂,
五笔:DEPW
仓颉:SHJOC
四角:72801
笔顺:横竖横横横折捺撇撇撇捺捺折撇竖横竖横撇捺
「鬓」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鬓(鬢)bìn(ㄅ一ㄣˋ)
1、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鬓发(fà)。鬓角。鬓丝。
UNICODE
鬓字UNICODE编码U+9B13,10进制: 39699,UTF-32: 00009B13,UTF-8: E9 AC 93。
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temples
造字法
形声:从髟、宾声
English
hair on temples
「鬓」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鬓
鬢 bìn
〈名〉
(1) (形声。从髟( biāo),宾声。“髟”,意思是头发长。“髟”的字多与毛发有关。本义:颊发。两颊两旁近耳的头发) 同本义 [sideburns]
鬓,颊发也。——《说文》
美鬓长大则贤。——《国语·晋语》
连发曰鬓。——《释名》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鬓影(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鬓发霜侵(鬓发花白)
鬓组词(常用词组)
鬓发、鬓角、鬓脚、鬓毛
康熙字典中的「鬓」
鬢【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說文》頰髮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髮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爲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註》鬢,髮類也。
说文解字中的「鬓」
说文解字
鬢【卷九】【髟部】
頰髮也。从髟賓聲。必刃切
说文解字注
(鬢)頰髮也。謂髮之在面旁者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韋昭曰。鬢、髮穎也。明道本如是。他本穎作類。非。髮穎者、穎禾末。近於。似人頸。故錐刀皆有穎。髮亦有穎。髮以項爲下。上至於頂。至於堖葢。而旁至於頰則謂之鬢。鬢者、髮之濱也。似禾穎之在末。禾之老、先而後莖。髮之老而白也、先鬢而餘髮繼之。項髮冣後。韋語俗多不解。故詳說之。釋名曰。在頰耳旁曰髥。其上連髮曰鬢。鬢曲頭曰距。从髟。賓聲。必刄切。十二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鬓」
鬓同音字:攙, 鐖, 䳪, 鳞, 躈, 䵫,
鬓同部首字:攙, 鐖, 䳪, 鳞, 躈, 䵫,
鬓同笔画字:攙, 鐖, 䳪, 鳞, 躈, 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367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中秋节经典诗词-中秋节经典诗词诗配画
- 元稹经典诗句-唐代诗人元稹经典诗句
- 诗句“华灯初上夜未央”的下一句是什么 华灯初上夜未央下一句
- 定终身的诗句
- 关于棠花的诗句
- 描写对弈的诗句有哪些?
- 与雪有关的诗词-与雪有关的诗词文章
- 有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或谚语,诗句
- 赞美农村风景的诗句
- 中秋节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热门赏析
- 含潘字的诗句大全
- 关于彩霞的诗句-关于彩霞的诗句爱意
- 华开头的诗句-华开头的诗句祝福
- 含有远的诗句-含有远的诗句开头和末尾
- 关于漓江的诗句有哪些
- 和儿童有关的古诗词
- 关于冬花的诗句古诗大全
- 风字结尾的诗词-风字结尾的诗词歌赋
- 关于辰的诗句-关于辰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孩子成长的诗句-关于孩子成长的诗句古诗
热门知识
- 八开头的诗句-八开头的诗句形容青春
- 写战乱的诗句
- 形容“一个秀才高中状元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有哪些 状元秀才
- 描写梅花的诗词句大全
- 写侠客的诗词
- 写关于杏花的诗句古诗
- 表达爱情的古诗词-表达爱情的古诗词全文
- 清明古诗词的100首-清明古诗词的100首竖着写
- 喜字开头的五字诗句大全
- 写奉献的诗句-写奉献的诗句古诗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 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 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
-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