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濡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rú,
部首:氵
笔画:17
结构:左右
异体字:渜,渪,溽,胹,軟,
五笔:IFDJ
仓颉:EMBB
四角:31127
笔顺:捺捺横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横撇竖折竖竖
「濡」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濡rú(ㄖㄨˊ)
1、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2、
2、停留,迟滞:濡滞。
3、含忍:濡忍。
UNICODE
濡字UNICODE编码U+6FE1,10进制: 28641,UTF-32: 00006FE1,UTF-8: E6 BF A1。
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immerse、moisten
造字法
形声:从氵、需声
English
immerse, moisten; wet, damp
「濡」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濡 Rú
〈名〉
(1) 古水名 [Ru River]
濡,濡水,出 涿郡故安,东入 涞。——《说文》
(2) 在河北省
(3) 尿 [urine]
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史记》
(4) 通“儒”。儒士,学者[scholar]
海内称之曰濡术之宗。——《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
少以濡术。——《尉卫卿衡方碑》
(5) 假借为“堧”。空地[riparian land]
自以城池道濡麦。——《鲁相史晨飨孔庙后碑》
词性变化
◎ 濡 rú
〈动〉
(1) 沾湿 [immerse;soak;ret;dip]
不濡其翼。——《诗·曹风·候人》
春雨露既濡。——《礼记·祭义》
濡濯弃于坎。——《礼记·丧大记》
今客贤濡。——《史记·扁仓传》
(2) 又如:濡墨挥毫(用毛笔蘸墨写字或作画);濡笔(沾墨于笔);濡栉(沾湿梳篦);濡染(沾染);濡缕(沾湿一缕);濡褐(沾湿马衣);濡溺(沉浸,沉溺);濡濡(湿润;沉湎);濡渥(湿润);濡浃(沾润);濡沫(用唾沫来湿润);濡沃(滋润);濡如(雨露润滋);濡化(滋润化育);濡泽(沾、润)
(3) 迟缓;滞留 [tarry]
是何濡滞也。——《孟子》
(4) 又如:濡迟(迟滞;缓慢);濡需(苟安一时);濡迹(滞留)
◎ 濡 rú
〈形〉
(1) 湿的 [wet]
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韩非子》
(2) 缓慢的 [slow]
云精无永滞,水碧岂惭濡?——南朝 梁· 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
(3) 通“软”。柔顺 [soft;tame]
羔裘如濡。——《诗·郑风·羔裘》
以濡弱谦下为表。——《庄子·天下》
(4) 又如:濡忍(柔顺,容忍);濡弱(柔弱)
濡组词(常用词组)
濡润、濡湿、濡滞
康熙字典中的「濡」
濡【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儒。水名。《說文》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廣輿記》濡水,出易州窮獨山。一名聖女水。
又水出蒼梧。《水經注》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
又漬也。《詩·邶風》濟盈不濡軌。
又滯也。《孟子》是何濡滯也。
又鮮澤也。《詩·小雅》六轡如濡。
又溺也。《史記·倉公傳》不亟治病,必入濡腎。
又溼也。《禮·曲禮》濡肉齒決。
又含忍曰濡。《史記·聶政傳》無濡忍之心。《註》濡,潤也。人性溼潤,則能含忍。
又《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水名。《左傳·昭七年》公與齊侯燕人盟于濡上。《註》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閒鄚縣,入易水。
又與胹通。《禮·內則》濡豚,濡雞。《註》濡,謂亨之以汁和也。
又《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又人余切,音如。安也。《莊子·徐無鬼》有濡需者。《註》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又《唐韻》乃官切《集韻》奴官切,音渜。水名,在遼西。《水經注》濡水,出禦夷鎭東南。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
又《集韻》《正韻》乳兗切,音耎。與輭軟同。柔也。通作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亦沾溼也。
又奴亂切,與渜同。沐浴餘潘也。
又奴臥切,懦去聲。水貌。
说文解字中的「濡」
说文解字
濡【卷十一】【水部】
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涑。从水需聲。人朱切
说文解字注
(濡)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淶。淶各本作漆涑二字。今正。戴先生曰。易水篇注云。許愼曰。濡水入淶。淶卽巨馬之異名。與巨馬河注巨馬河卽淶水也正合。今水經注淶譌深。說文淶譌漆涑二字。皆字之誤耳。涿郡故安、二志同。今直隷易州州東南有故安故城是。戰國時燕與趙易土。燕以武陽與趙。卽此也。前志故安下曰。閻鄉、易水所出。東至范陽入濡。并州寖。濡水亦至范陽入淶。今本漢志脫濡字。師古謬爲之注。非也。水經注易水篇曰。易水、逕范陽縣故城南。又東與濡水合。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又東南流逕樊於、期館西、荆軻館北。又東逕武陽城西北。又東逕紫池堡。又東得白楊水口。又東合檀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故地理志曰。易水至范陽入濡。又曰。濡水合渠。許愼曰。濡水合淶。淶渠二號、卽巨馬之異名。按酈引濡水入渠、卽濡水亦至范陽入淶之句也。今本作淶。酈本作渠。今勝酈本。酈有濡字、則又酈本勝今。凡書之當參伍以求其是者如此。濡水今在易州北。卽北易水也。東南入保定府定興縣界爲沙河。一曰東南流入容城縣境。从水。需聲。人朱切。五部。按左傳昭七年。盟於濡上。釋文云。說文女于反。是音隱舊說。此水不作乃官反也。師古注漢書於故安下云濡乃官反。殊誤。漁陽郡白檀下。濡水出北蠻夷中。遼西郡肥如下。玄水東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陽。此則酈注濡水篇所謂濡難聲相近、今謂之濼河者音乃官反是矣。其字葢本作渜。譌而爲濡。○今字以濡爲霑濡。經典皆然。
古汉语字典中的「濡」
濡同音字:皼, 瀎, 襁, 磰, 竃, 螽,
濡同部首字:皼, 瀎, 襁, 磰, 竃, 螽,
濡同笔画字:皼, 瀎, 襁, 磰, 竃, 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30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关于“湘江”的诗词有哪些 湘江的诗句
- 一字开头的六字诗句
- 古代治国诗词 关于治国的古诗句
- 以丑开头的诗句
- 描写童真童趣的诗句
- 描写爱情负心诗句
- 有关乾陵的诗词 法门寺著名诗句
- 表现无惧死亡的诗句(标明作者与出处)
- 中国的爱国诗词大全-中国的爱国诗词大全100首
- 描写窗帘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瀑布的诗句
- 感恩老师的诗词大全-感恩老师的诗词大全六年级
- 含小字诗句
- 关于思念母亲的诗句-关于思念母亲的诗句有,什么
- 关于思乡情的诗句-关于思乡情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食物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秋字的诗句古诗-含有秋字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稻花的诗句古诗大全
- 含有雁的诗句-含有雁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同学的诗句古诗-关于同学的诗句古诗词
热门知识
- 以的开头的诗句
- 包含楚字的诗词-包含楚字的诗词歌赋
- 明字开头的诗词-明字开头的诗词有哪些
- 形容人瘦的诗词 形容人消瘦憔悴的诗句
- 带有鄮字的诗
- 形容人年纪大,但身体很好的诗句
- 带晴的诗词
- 廉洁诗词-廉洁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 细节的诗词 关于细节的古诗句
- 写路的诗句-关于屈原写路的诗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
-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 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