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琴的诗句-含琴的诗句古诗
-
游子吟
顾况
唐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罔古今。
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窅岖嶔。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鳣鱏。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
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
琴诗
苏轼
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五
嵇康
汉
闲夜肃清。
朗月照轩。
微风动袿。
组帐高褰。
旨酒盈樽。
莫与交欢。
鸣琴在御。
谁与鼓弹。
仰慕同趣。
其馨若兰。
佳人不存。
能不永叹。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黄庭坚
宋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拈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破桃花笑。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时眼疾未平)
皮日休
唐
十日来来旷奉公,闭门无事忌春风。
虫丝度日萦琴荐,蛀粉经时落酒筒。
马足歇从残漏外,鱼须抛在乱书中。
殷勤莫怪求医切,只为山樱欲放红。
寓居
叶绍翁
宋
云补青山缺,琴销白日长。
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
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
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
赠殷山人
李远
唐
有客抱琴宿,值予多怨怀。
啼乌弦易断,啸鹤调难谐。
曲罢月移幌,韵清风满斋。
谁能将此妙,一为奏金阶。
题永石屏
陈宓
宋
琅玕三尺重南金,风韵仍同绿绮琴。
胸次便如斯壁立,千年不受一尘侵。
用洪宪韵自述
黄杞
宋
壮志摩云一剑闲,欲屠石堡斩楼兰。
功名努力车登坂,岁月惊心水下滩。
小小茆茨渔子舍,星星鬓发腐儒冠。
高山流水无穷思,整顿瑶琴试一弹。
同七史寄二李
傅察
宋
昔我在淇水,二陆皆少年。伯也气轩昂,丹鹤唳青田。季方文章士,摛华桃李妍。力学乃未已,有如火始然,相见一倾盖,便诵胶漆坚。笑语玉尘折,登临蜡屐穿。时时出秀句,洒若沈疔痊。尔来逾十岁,自当冠貂蝉。胡为芭怀下,寂寞尚草玄,方今明堂构,收拾栋与椽。安得刷羽翮,吹嘘送上天。此志傥不遂。何用空言传。不如李翰林,沈醉自称仙。不如陶彭泽,归来谢尘缘。但解琴中趣,何妨瓮下眠。富贵草头露,名誉空中烟。子意竟何如,余心方寂然。愿求真实语,莫作猾头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angxi/178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淡泊名利的诗句
- 考试常考到的语文诗句 语文常考诗句
- 关于离家的诗句!!
- 友情的古诗词大全
- 宗祠诗词 描写祠堂的诗句
- 岳飞古诗词-岳飞古诗词大全
- 与生日有关的诗词-与生日有关的诗词名句图片
- 回念亡妻的杂诗词 怀念亡妻的诗句
- 中秋佳节品蟹的诗句
- 表达“心里极度压抑”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汉语
- 「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勶」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赋得妾薄命》杜审言唐诗鉴赏
- 李白写的诗词有什么
- 雪酒古诗词 关于雪和酒的诗句
- 少儿必背古诗词100首
- 带有囉字的诗
- 带有粲字的诗
- 山水田园古诗词大全-山水田园古诗词大全和意思
- 表达美好生活的诗词
- 苏轼关于西湖的诗词-苏轼关于西湖的诗词有哪些
- 带有咙字的诗-带有咙字的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