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诗句
-
借物喻人的诗句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
(唐)来鹄《云》
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12679329.html
按要求写句子。
1.从你积累的古诗中,任选两句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
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曹植 ;2、假如没有司马迁的忍辱负重,那么他就不可能写出《史记》这举世经典;与三有关的名著故事:西游记 三借芭蕉扇,水浒传 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 诸葛亮三气周瑜。
望尽快采纳。
谢谢!
有关借物喻人的诗词
除 夜 作〔唐〕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乡 思[宋]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墨梅图题诗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读书笔记两则都是借物喻人 好词 20个 ,好句三句好段一段
刚毅、强劲、娴静、悠闲、淡雅、廉洁、平庸、谦逊、诚恳、灿烂、春雷、彩霞颔首、聆听、绿荫、芳草、卑微、挺身、疑虑、思索、蜷曲、浮想、深思、贪图 领略、品尝、鉴赏、精彩、揣摩、念旧、纷繁、快慰、情愫、情怀、豪迈、兴味好句: ★春野里到处散发着被那雪水沤烂了的枯草败叶的霉味,融混着麦苗、树木、野草发出来的清香。
★天空是沉碧的,太阳像海绵一样温软;风吹在人们身上使人着了魔一样地快活。
人们迷醉了一样快要溶解在这种光景里了。
★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
用借物喻人的方式写一段话,写出与梅花有着相同品质的人。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
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
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鉴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
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
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
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
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
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赏析: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
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
“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
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
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
”(〈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
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是它迎来了春天。
但它却“无意苦争春”。
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
从侧面讽刺了群芳。
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
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
“妒”,则非草木能所有。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
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
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的警句,造两个借物喻人、托物抒怀的警句...
花生: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 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蜡烛:用自己的生命驱赶走黑暗给大家带来温暖与光明。
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了,而蜡烛的 白色圆柱形的身体也越来越短,可这根本不会让小巧的它把火熄灭,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它短暂的一生就是一直在为别人奉献。
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
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
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
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
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一堆干草和一个牛棚就足够了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有时也叫托物言志。
这也是 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
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作文时,描述的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本文借 物要说明什么,要借物赞誉怎样的人。
...
描写人品格的诗词,最好是词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2、 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白药)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句成语。
意思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
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出自《石灰吟》 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
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5、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出处《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俸禄; 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比喻为人庸俗,没有骨气,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
扩展资料: 品格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ǐn gé。
谓品性;性格。
也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物品的质量、规格等。
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
1、品性。
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 例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别具风格。
3、物品的质量、规格。
4、官品,爵秩。
5、吉他术语,是让弦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基本位置。
...
例: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很高。
(仿句,造两个借物喻人的警...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题目】琴诗(宋 苏轼)【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
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
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
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
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
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
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
春花瘁复荣。
秋草黄已碧。
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
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
表示毅力的古诗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清).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强的毅力。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121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形容文采的诗词
- 中国古诗词大全-中国古诗词大全1000首下载
- 形容好山好水的诗词
- 咏咏菊的诗句大全
- 关于笑脸的诗句 笑脸诗词
- 古代诗歌中描写春天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句有哪些?
- 一百首爱国诗词-一百首爱国诗词大篆
- 有关清明节的经典诗词
- 哪句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A.日出江花红胜火
- 重阳节,祝福老人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赏析
- 关于描写桥的诗句古诗-关于描写桥的诗句古诗三年级以前
- 含中的诗句-含中的诗句 飞花令
- 含糊的诗句
- 含木字的诗句有哪些-含木字的诗句有哪些小学三年级
- 关于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 和时间有关的诗词-和时间有关的诗词好句
- 含五六的诗句
- 关于寂静的诗句-关于寂静的诗句 船
- 和水有关的诗词有什么
- 关于恩的诗词-关于恩的诗词与成语
推荐汉语
- 「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莜」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趩」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万里长城经典诗句-关于赞美万里长城的著名诗句
- 表达感恩的诗句古诗词-表达感恩的诗句古诗词茯苓
- 欧阳修诗词歌赋大全
- 咏合肥诗词 赞美合肥的诗句
- 带有璐字的诗-带有璐字的诗句美好诗句
- 唯美意境的诗句-描写唯美意境的诗句
- 倩字的诗句-关于倩字的诗句
- 带好字的古诗词-带好字的古诗词100首
- 乡村诗词-乡村诗词大全
- 写人生的诗句-李白描写人生的诗句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