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大禹治水的诗句
-
称赞大禹治水的诗句
三过家门而不入,堵不如疏!
【登临晴川阁怀古赞颂大禹治水】
晴川阁上望长江,
茫茫水天拍繁华。
广厦飞桥光溢彩,
匆匆碌碌无停息。
茫然一粟流何处?
天涯路远是为家。
九州禹迹忘安乐,
换却江山永泰宁。
描写大禹的诗句
1. 《自蜀江至》(白居易)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2. 《禹祠》(陆游)我昔下三峡,南宾系归舻,渡江谒神禹,拜手荐俎壶。
寿藤枝如蚪,巨柏腹若刳,门庭虽日荒,殿寝犹枝梧。
巴俗喜祷祠,解牛舞群巫。
巍巍黻冕古,食与夷鬼俱。
圣度固兼容,臣愤独不摅。
还乡瞻庙貌,嬴政久已除。
岳牧俨如生,想像闻都俞。
廓清虽可喜,欲退复踌躇。
念昔平水土,棋布画九区,岂知千岁后,戎羯居中都。
老虏失大刑,今复传其雏。
直令挽天河,未濯腥膻污。
夷鬼细事耳,披攘直须臾。
天下雠不复,大耻何时袪?蚩蚩谓固然,此责在吾徒。
挥涕洒庭草,谁怜小臣愚?3. 《公无渡河》(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4. 《九华山歌》(刘禹锡)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
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屳。
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
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
轩皇封禅登云亭,大禹会计临东溟。
乘樏不来广乐绝,独与猿鸟愁青荧。
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
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
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5. 《奉和郎中游仙山四瀑布兼寄李吏部、包秘监判》(孟翔)昔人恣探讨,飞流称石门。
安知郡城侧,别有神泉源。
疏凿意大禹,勤求闻轩辕。
悠悠几千岁,翳荟群木繁。
奇状出蔽蔓,胜概毕讨论。
沿崖百丈落,奔注当空翻。
下如散雨足,上拟屯云根。
变态凡几处,静神竟朝昏。
渴贤寄珠玉,受馥寻兰荪。
萝茑罥紫绶,岩隈驻朱轓。
方思谢康乐,好事名空存。
关于大禹的资料!!!急需!
禹,姓姒,亦称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
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
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
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
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
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
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
大禹曾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
新婚才四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
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
“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禹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第一位杰出的卓有成效的治水专家。
大禹治水,展现了我们祖先治理洪水斗争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与洪水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治水的伟大功绩,一直为后世广为传诵,鼓舞着历代劳动人民向洪水灾害作斗争。
大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之一,大禹治水所衍生出的丰富意义,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为华彩的一章。
巴蜀大地,文明悠久,人杰地灵,从远古时代开始,就产生了许多至今仍光辉无比的神话传说,反映着古老的巴蜀人民在文化进步的漫长路途中坚韧的进取精神和美妙的想象能力,成为巴蜀文化大观园中引人入胜的一个生动世界。
这里,江河众多,从远古开始,就一直水害频仍,危及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巴蜀人民充分发挥了勇敢战斗精神,与水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胜利。
他们在与水害作斗争的同时,凭着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了一个个征服、战胜自然灾害的神话传说,以体现他们古朴而又复杂的心理现实。
大禹在巴蜀治水及其神话传说,便最为生动、最为精彩、最为显著地表现了这一巴蜀劳动人民的真实心理,井沉淀为巴蜀文化和中国水文化的精品之一。
一 大禹在巴蜀治水,足迹广泛,主要集中在涪江、岷江(主要是青衣江)、川江流域。
根据神话传说,大禹不仅分别治理各个水系流域,而且还将各个水系流域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网络,较为全面地治理四川山川河流。
相传大禹在青衣江流域治水最为深入执着,功绩卓绝。
现今青衣江飞仙关下侧一段天堑称多功峡,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大禹冶水功多而取,古人称之为"与导岷同功",“而微神禹疏凿之功,则天、荥、芦三县,其不为鱼蛤也者几希矣!州之人,当每饭不忘也夫。
"可见大禹治理青衣江与当地劳动人民的密切关系。
青衣江支流周公河与周公山有关,而周公山相传为大禹所祭之地,《尚书·禹贡》记载:“蔡蒙旅平,和夷底绩。
”蔡即蔡山,蜀汉时易名周公山,蒙即蒙山,与蔡山相峙,以产茶为称。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禹在蔡蒙一带治水成功后,又来此旅祭,祈祷上天赐福于人间。
让生息在此的子民从此安居乐业,永保和平,消除灾害。
位于川西北高原古城松潘附近的黄龙寺自然风景名胜区,为涪江上源。
黄龙寺名称的由来,虽然众说不一,但其中最为值得注意的是与大禹治水有关的方面。
大禹疏通九天河时,天上的妖怪都治完了,唯有水下的九妖十八怪没有降服,继续为非作歹,残害生灵。
这时,大禹便相请在黄龙寺修道成仙的黄龙帮他治水降妖,黄龙久居此地,深知妖怪习性,便游入江中,打败了九妖十八怪,而且,还负舟导江。
沿茂州(今茂汶)上溯,助禹治水,始有岷江。
大禹治水成功后,对黄龙表示了深深的谢意。
这一神话传说不仅说明了远古之时涪江上流水灾严重,而且,还将岷江的治理与涪江的治理结合起来,"因水为师”的大禹从源头开展治水活动,与当年他在黄河流域治水方略相比又别具一格。
四川是万里长江的上游,容纳岷江、涪江、大渡河、嘉陵江、沱江、乌江等大小支流,浩浩荡荡,挟看紫色盆地的梦幻,冲出夔门,直逼坦荡的中原。
在从宜宾到湖北宜昌这一称为川江的河段中,流传着不少关于大禹冶水的壮丽迷人的神话故事,为川江的奇丽增添了丰富的人文色彩。
“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
”这是明代太守傅光宅咏涂山的诗句。
涂山,在重庆南岸区,因大禹娶涂山氏之女而名。
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山上建有"禹王祠”“涂后祠",其后建有禹王庙,涂山寺,巴国人民仿佛格外尊重这个“四川女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朝山盛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清代名人王士祯曾有“飞瀑落长虹,登临见禹功"的诗句加以描述。
云阳龙脊石不仅是有名的长江水文标志,而且,更有神奇动人的传说附丽在它身上。
龙脊石在云阳县境内的长江江心,宛如一条巨龙潜于江中,又名龙潜石。
相传洞庭湖中的老龙,游入长江,直至巴地,到处兴风作浪。
于是,玉帝派大禹到凡间斩龙劈蛟,大禹见此孽龙残害生灵,不禁怒火中烧,金斧一挥,砍中老龙颈项,老龙作垂死挣扎,搅动龙尾,浊浪翻飞,天昏地暗,大禹再将一根金 刺向龙脊,结果了它的性命,老龙残...
大禹治水 简要故事情节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
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
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
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
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
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
关于大禹的事迹
4000多年前,在我国黄河中游的许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 “华夏部落联盟”。
相传在尧作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持续了很长时间。
田地被淹没,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牲畜死亡。
洪水泛滥,逼得人们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难。
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不少人就在大树上搭起木架巢居。
洪水时涨时退,人们根本无法耕种。
有一位名鲧(gun,滚)号若阳的人,是黄帝族后裔,为夏部落酋长,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
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尧命鲧去治理洪水。
鲧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企图把洪水堵住。
这不仅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围住的水越积越多,最后把堤冲溃,大水更加横流泛滥。
鲧虽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9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始终没有把洪水制服。
这时尧由于年老让位给了舜。
舜见鲧治水9年,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损失,就革去了鲧的职务。
舜命鲧的儿子禹去继续治理。
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
他根据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
经过13年的努力,制服了洪水。
人们纷纷从高地上下来,回到平原上。
接着,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
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
在外面一共13年,曾经3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看一看。
“三过家门而不入”遂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在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不仅中原地区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就是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和西北方的羌戎集团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后加入了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夏部落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参考资料里的更见详细!!!!!!!!!!!!!!!
“大禹治水”的大禹姓什么?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后裔不足2000人。
据史料考证,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
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
大禹也是华夏民族杰出的圣祖。
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告成后,在江南会集诸侯,计功行赏。
大禹去逝后,葬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
大禹,姓姒,号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
《绍兴市志》总编研究员任桂全:当时大禹的五世孙,少康的时候,他考虑到祭禹的事情,所以封他的庶子无馀到绍兴来定居。
因为大禹姓姒,那么他的子孙,姒姓就在绍兴定居下来了,主要是守陵。
按照《姒氏世谱》记载,从大禹到现在,世代相传已经140多世了。
清光绪元年所修《祀禹录》中的大禹家谱,记载了从大禹开始,到禹的141世后裔期间姒姓在浙江绍兴会稽山数千年的繁衍过程。
如今,在绍兴市,姒姓后裔大约有150户人家,400多人。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姒姓后裔,主要聚居在大禹陵附近禹陵乡的禹陵村。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从大禹到现在已经四千多年了,传到我这一辈已是142代了。
禹陵村姓姒的人家有100多户,人口有300多人,其中最小的辈分是145代。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据说,现在全国姓姒的,总数不过2000人,而这2000多人,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台湾也有姒姓的子孙。
姒姓的子孙,在中国历史上也出过不少名人。
据考证,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夫谭、允常和句践,他们都是大禹的子孙。
越王句践是大禹的第44世孙。
大禹则是姒姓中最杰出的历史人物。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大禹是我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也是华夏民族开国之祖。
他的治水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民造福的精神,向来受到老百姓的敬重,特别是我们绍兴老百姓的敬重。
因为大禹死后,他葬在会稽山下,现在这里有大禹陵、禹庙、禹祠。
历代都纪念大禹。
大禹陵位于绍兴市城东南6公里处的会稽山。
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自禹葬会稽之后,祭禹活动已持续了四千多年。
祭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自古以来的重要祭典。
《绍兴市志》主编研究员任桂全:这几年,我们绍兴从1995年开始恢复公祭大禹。
包括台湾的夏氏,河南的禹氏。
全国各地大禹的子孙都前来这里。
因为大禹的子孙当时封在全国各地,那么便以国为姓,子孙的姓氏据我知道就有23个。
其中有夏氏、禹氏、费氏、辛氏、杞氏等等。
那么,姒姓是大禹的嫡传子孙。
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大禹142世孙姒元谋:国家现在是每年4月20日祭禹。
祭禹的时候,分布在台湾的姒姓亲人也赶来,其它地方的人也来,在祭禹的时候,这里是非常热闹。
近几年来,分布在海内外的大禹后代们,纷纷前来绍兴公祭大禹。
台湾夏氏宗亲会和台北绍兴同乡联谊会,他们年年组团来绍兴寻根祭祖。
台湾夏氏宗亲会大禹后裔:我们是姓姒,他是姒氏的143代。
他是我的孙子,每年我们都来,我们老家就在禹陵门口那边。
原来我们是守墓子孙。
大禹是我们的老祖宗,他真是很伟大。
台湾夏氏宗亲会台胞:因为我是姓夏,也可以说,夏禹是我们夏氏的始祖,所以,我每年基本上都要参加。
台湾夏氏宗亲会台胞:在台湾50年,我们下面的第一代、第二代对祖先,说良心话,都已经没什么印象,比较淡忘了。
回来参加大典,告诉小孩子,我们回家去参加我们夏氏祖先祭大禹,大禹在历史上又非常有名,那我们夏氏觉得非常荣幸,回来让小孩子也了解一下祖先的一些光辉历史,让他们也回忆一下祖先有什么事迹,让他们了解一下祖先。
提示: 姒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
姒姓的祖先是大禹。
历史上姒姓人物有:大禹、夫谭、允常和句践等。
明清时期,姒氏后裔从浙江陆续迁到台湾定居。
关于“禅房”的诗词有哪些?
1,《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代: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2,《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3,《宿莹公禅房闻梵》唐代:李颀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夜动霜林惊落叶, 晓闻天籁发清机。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4,《题华严寺瑰公禅房》唐代:岑参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
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
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
东溪草堂路,来往行自熟。
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
5,《寂上人禅房》唐代:戎昱俗尘浮垢闭禅关,百岁身心几日闲。
安得此生同草木,无营长在四时间。
古代诗词20篇
张九龄 感遇四首之一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002张九龄 感遇四首之二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003张九龄 感遇四首之三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004张九龄 感遇四首之四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005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006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07李白 春 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008杜甫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09杜甫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010杜甫 佳 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011杜甫 梦李白二首之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012杜甫 梦李白二首之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013王维 送 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014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015王维 青 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016王维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017王维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018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019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020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宴山亭 赵 佶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 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 不思量?除梦里有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御街行 范仲淹 纷...
歌咏宁波的诗词文赋.三句以上
据古籍载,甬山曾有梅福庵、梅福洞等古迹,系汉道家梅福所留,官至南昌尉的梅福为抗王莽的专政,便辞官弃家在甬山之阳听莺悟道,元时戴表元作《访梅福洞》诗云:“路逢耕者问,山是化人开。
梅尉成仙去,安知不此来。
”在《奉化风情》一书中曾收录法号“西来”和尚咏《梅福庵》一诗,诗云“羽士留丹定,金仙作化城。
松房新月朗,药井旧泉清。
路入幽篁去,门开沧海平。
倚栏遥骋望,寥廓一身轻。
” 历代文人墨客对寿峰塔题咏颇多,清儒学之士蒋翼清有《甬山高塔》诗“山头突兀,昂耸太空。
雾迷文峰秀,烟冲警信通。
夜顶明星探碧汉,朝迎嫩日带轻虹。
”寿峰塔与奉化南山瑞峰塔遥相呼应,被称为“姐妹塔”,毛翼虎先生曾作《姐妹双塔》诗“巍巍双塔立西东,古迹千年造化工。
溯本追源思甬地,三江相汇五洲通。
”
描写神龙的诗句
关于龙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龙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逢入京使》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 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
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途经秦始皇墓》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译文】 一层层树木奔天直上,秦始皇的坟墓虎踞龙盘似地雄峙高耸。
哪怕你气势高入浮云,到头来你在人们心中还是砰然一“崩”。
两个人的坟墓同样矗立在青山上,又同样被覆盖在秋草丛中。
过路的人们却只参拜汉文帝陵墓,就象对着他一样作揖打躬。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白帝城最高楼》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译文】 尖峭的山城,崎岖的小路,以及插在城头的旌旗都暗自发愁。
就在这样的地方,孤孤单单、若隐若现地耸立着一座飞腾的高楼。
云霾隔断连绵的山峡,群山如同龙虎在静卧;阳光映照着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鼋鼍在浮游。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出自唐朝诗人韩翎的古诗作品《已凉》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译文】 翠绿的栏杆外绣帘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著花卉草木。
八尺的龙须席上铺着锦绣被褥,天气已经凉了但还没到寒冷的时候。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念奴娇·昆仑》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译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
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
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古诗作品《汴河怀古》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翻译】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
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翻译】 戴红巾报时官手执更筹报晓,更衣官才给皇帝送上翠云裘。
九重的皇宫打开了金红宫门,万国的使臣都躬身朝拜皇帝。
日光初照遮阳的掌扇在晃动,香烟缭绕黄袍上面绣龙飘浮。
早朝结束还须为皇帝写诏书,佩玉叮当贾至回到凤凰池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赠阙下裴舍人》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翻译】 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
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
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永怀着捧日忠心。
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出自唐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牡丹》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123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形容自信的古诗词-形容自信的古诗词或谚语
- 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句
- 有哪些赞美优秀女性的诗句?
- 带有秀字的诗句
- 伤感古诗词爱情 伤感爱情诗句
- 以俊开头的七字诗句
- 与读书有关古诗词-与读书有关古诗词名句
- 有关西安的古诗词
- 以溪开头的诗句-以溪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德育古诗句
推荐赏析
- 关于感恩的诗词大全-关于感恩的诗词大全集
- 关于八月十五的诗词歌赋
- 关于美好品德的古诗句
- 关于激励读书的古诗词
- 关于师恩难忘的诗句
- 杜牧经典诗词全集
- 关于柳树的诗句古诗大全
- 读书的古诗词-读书的古诗词大全
- 含有思乡诗句-含有思乡诗句有哪些
- 关于梅花的古诗句大全-关于梅花的古诗句大全四句
推荐汉语
- 「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朋友诗词-朋友诗词句子
- 描述心静的古诗词-描述心静的古诗词赤之至
- 带有奶字的诗-带有奶字的诗句
- 屈原爱国诗词有哪些
- 描写关于书画的古诗词
- 带有宽字的诗-带有宽字的诗词
- 新年祝福的诗词歌赋
- 带有寐字的诗
- 事字开头的七字诗句
- 写神仙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 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
-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