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离愁的诗句
-
表示离愁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古代诗歌中表示离愁别恨的意象
花鸟月雨声声叹人之感情,分喜怒哀乐。
哀,自古就是诗词咏叹中一个恒久的基调,但同是一个“愁”字,不同的人却借不同的事物抒发出来。
柳永有“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孤灯冷衾,写出长夜漫漫的凄清寂寞;而欧阳修却有“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青青河边草,道尽滚滚红尘的哀伤叹息。
不同的景物在悲伤的舞台上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也演绎着不一样的意蕴。
1.花亦悲 “感时花溅泪”,花开花落,几许哀愁不尽,河边院中的姹紫嫣红都在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
《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衰败之景在眼前,悲凉之叹却埋心中。
触目而伤怀,盛世不再的忧伤岂独几枝芍药能够说尽?悲泣红药,自品悲苦也。
元曲有“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
”这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物全非,连聊以追思的桃花都不复存在,悲夫?哀夫?深深哀叹,旧爱不返,只能自蓄辛酸。
无怪乎《十二月过尧民歌》中唱到: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飞絮杨柳,却留不住郎君;桃花拂面,带来忧雨愁云。
独守空闺的愁闷恰恰寄寓于春天的桃红绿柳中,乐景与哀情相交映,更显其哀。
同样地,另一边厢,芙蓉已尽,却依旧不见君归来。
“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
”夏日亭亭而立的芙蓉俨然成为一种等待与期盼的象征,诠释着兰芳枉待的悲凄。
“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
”张先在《天仙子》里借小院落花表现伤春之心态,而晏殊亦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之句讲诉忧愁的无法排遣。
其实,落红纷纷,逝去的岂止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
院门深锁着的不仅是落红,还有一颗迟暮之心,心在门内,即闷,闷极无聊,才临老伤春。
五彩缤纷的背后,原来都有着不同的泪水与寂寞。
2.鸟同愁花既婉约,鸟更多情,泣血的杜鹃,缠绵的鸳鸯,纷纷传递着阴郁时候的心语。
“杜鹃啼血猿哀鸣。
”乐天以一杜鹃鸟,写出被贬的悲哀与无奈。
刘长卿写道“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此栖迟”就是指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那般惶恐不安的生活,暗喻了贾谊的侘傺失意,作者迁谪的痛苦也因此展现。
如果说被谪是一种悲哀,那么寄人篱下则更多是无奈。
“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鹦鹉学舌于金笼,显然是寄人篱下,其辛酸自不待言。
受字数限制,待续。
关于离别或送别的诗词
1.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回答者:Gvests - 助理 二级 3-25 11:26
求,表达此时此刻,伤感诗词,谢谢!
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
、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
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
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国维L* 3、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被贬。
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嗟”同知已离别而惆怅,为故人被贬而伤感受,因宦海无常而慨叹。
江边垂柳依依惜别,储蓄写出人虽不至心意已到。
后四句接连用典,慨叹友人怀才不遇。
音韵和谐,对仗匀称,朴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活用典故,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开头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直接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真挚,二联写离情的缠绵,三联时间已晚离别到来,“何”后会难期,隐隐的哀愁,没有长吁短叹,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不温不火,意态从容,气象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标志七绝进入盛唐。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沧浪诗话。
作者谪居岳州,梁知微经此入朝,送客。
征帆远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写简淡的秋景。
孤——由峰而转向人,神话传说使君山缥缈,浮——迷离扑朔之感,三句写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
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致。
7、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8、李颀 《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把霜拟人化,写出深秋时节的萧瑟气象,寒不可见树色可见。
催,生动有感,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9、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
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
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
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11、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
表达对友人思念的诗句有哪些
表达对友人思念的名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3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表达对友人思念的诗1、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
、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自慰,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
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
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王国维L* 3、宋之问 《送别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被贬。
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嗟”同知已离别而惆怅,为故人被贬而伤感受,因宦海无常而慨叹。
江边垂柳依依惜别,储蓄写出人虽不至心意已到。
后四句接连用典,慨叹友人怀才不遇。
音韵和谐,对仗匀称,朴素自然,不尚雕琢。
4、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活用典故,充满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开头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直接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真挚,二联写离情的缠绵,三联时间已晚离别到来,“何”后会难期,隐隐的哀愁,没有长吁短叹,在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不温不火,意态从容,气象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5、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标志七绝进入盛唐。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沧浪诗话。
作者谪居岳州,梁知微经此入朝,送客。
征帆远去,凄宛而不抒情,反写简淡的秋景。
孤——由峰而转向人,神话传说使君山缥缈,浮——迷离扑朔之感,三句写了神仙不可接,友人不可接,朝廷不可接。
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通体散行风致天然惟在兴致。
7、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
有关送别古诗的诗句和解释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 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
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辛弃疾词作鉴赏 此词与《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为同时先后所作。
题一作“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乃作者离开扬州溯江上行,途中抒怀而成。
今存杨炎正(济翁)《满江红》数首,其中“典尽春衣”一首有“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坼”,“问渔樵、学作老生涯,从今日”等语,与这首词虽用韵不同,而情调相同,意气相通。
或为本词所和之韵。
“此词可分三层。
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
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
今日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
“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
“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
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
“还记得、构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
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
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
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
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说新语·雅量》载阮孚好屐,尝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两)屐?”意谓人生短暂无常,话却说得豁达幽默。
此处用来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结尾几句就对照说来,“笑尘劳、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话(语出《淮南子·原道训》),作者当时四十岁,故这样说。
表面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
“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
实为作者于四十年年来之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原来“长为客”无丝毫是自己左右的。
这片六句另起一意为第二层,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怀。
扬州上游的豫章之地,历来被称作吴头楚尾。
“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
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景仰。
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三国志。
先主传》)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
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
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
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
“楼观才成人已去”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
“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人及己,“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转相寻”),“今犹昔”。
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
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
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
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
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
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弥满。
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满江红·题冷泉亭 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
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误。
山木润,琅玕湿。
秋露下,琼珠滴。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辛弃疾词作鉴赏 作者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官,但时间都很短。
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作者三十一岁时,受命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
这段时间是三次中较长的一次,本词可能就是这次在杭州作的。
冷泉亭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下,为唐剌史元所建。
白居易《冷泉亭记》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
写月亮的诗句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印象中古人的中秋诗词似乎总与月亮有关的,而月亮情结应该也是中国古文化中对中秋的一个直接体现了。
而说到明月,首先想到的总是李白的那一轮思乡之月,就是那首《静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老实说,这首诗的意境并不算高,但是千百年来的人们总是喜欢吟这首诗,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因为它阐述了人们在中秋时节最原始的思乡情感,而且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所以让人喜欢。
据说,曾经有媒体通过投票的方式来选出中国古代的十首最著名的古诗,这一首《静夜思》便在其中,可见其魅力。
李白还有好几首关于明月的诗是非常有名的,比如那首《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还有另一首《关山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两首诗都在孤独中写就,正因为孤独,所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这种孤独也让许多远在异乡的人们心中有着很大的共鸣,所以也一向受人喜欢。
除了李白,张九龄的那首《望月怀远》也是很不错的一首中秋诗,尤其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让千载之下的人读来心为之动,真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王建有一首《十五夜望月》,在我觉来其水平也是蛮高的,绝不在李白之下,诗云: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唐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所以唐诗中有关中秋明月的诗中,真正是佳作不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这个主题的,可见中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月下有怀》)等,都道出了几分惆怅或者思乡之情。
当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隐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别人都是一出来就看见了好端端的一轮圆月,陆龟蒙却要《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 而说到中秋与明月的词,就不能不说东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这首词的流传程度,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了。
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这首词是东坡怀念弟****由时写的,这在序中有说。
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后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
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
同时,词里虽有出生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
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的名作。
其他有关中秋的诗词实在是很多的,因为中秋与明月是属于天下人所共有,不拘限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时代,每个时代或者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共同拥有这轮明月与思念的。
正所谓“千里共婵娟”嘛。
大家有兴趣可以多找些出来读的。
送别诗常见的
一、送别诗中典型的表现手法(转) 1、直抒胸臆。
2、借物抒情。
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①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的赠别之作,原共两首,此为第二首。
②这两句说,本来多情的人,由于离别,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倒像彼此无情;在饯别的酒宴上,强颜为笑也难以做到。
樽:酒杯,此指酒宴。
③这两句说,蜡烛好象懂得别人的心事,也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为离人流着痛苦的眼泪直至天亮。
[简析这首诗主要写离别时的惆怅情怀。
前两句抒情。
作者从侧面落笔,通过“却似”、“唯觉”等语,以无情衬托有情,把一对情人在离别时难分难舍的细微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
后两句赋物。
作者以物设喻,使无知之物人格化,由烛之垂泪拟人之悲痛,把离别悲伤的感情写得含蓄幽深,余味无穷。
赏析:诗三、四两句描写别情,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
诗人常带着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
于是眼中的一切都带上了感伤的色彩。
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
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
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3、借景抒情。
4、借乐景衬哀情。
如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赏析:首句写离人乘舟而去,点明送别。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
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5、比喻。
6、想象。
7、化虚为实。
如: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 [gǔ] 罟师荡桨向临圻qí。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
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
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
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
罟(gǔ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
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
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
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
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
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
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赏析:诗作开头写“渡头杨柳”点明送别之地并烘托送别气氛。
二句中“向临圻”写归江东,点题。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诗人恋恋不舍,望大江两岸,春满人间,芳草鲜美,桃红柳绿。
诗人顿觉自己心中的无限惜别之情就像眼前这春色无边无际,进而突发奇想:让我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起扑向你,跟随你归去吧。
诗人将别情融入到奇妙的想象之中,感情蕴藉而深沉。
二、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送别诗中也有一些常用的意象: (一)习俗类意象: 1、柳 (折柳送别)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
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165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表达“自己对未来有很大的自信”的诗句有哪些?
- 泽字结尾的诗词
- 有关边塞的诗词名句
- 求潇洒豪放飘逸的诗句 潇洒飘逸的诗句
- 关于“任”字的诗句有哪些?
- 与春景有关的诗词名句
- 有没有描写郁金香的诗句
- 表现苏轼旷达的诗词 苏轼旷达乐观的诗句
- 荷花的诗句与赏析
- 以宇开头的诗句
推荐赏析
- 古诗词思念-古诗词思念家乡之情
- 关于描写雪景的诗句-关于描写雪景的诗句 古诗
- 关于夏季的诗句古诗大全
- 关于描写莲花的诗句-关于描写莲花的诗句古诗
- 关于唇的诗句-关于唇的诗句古诗
- 含有兰字的诗句古诗
- 关于春天的现代诗词有哪些
- 丹开头的诗句-丹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含秦的古诗句
- 含松字的古诗句
推荐汉语
- 「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旚」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