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元宵节的古诗词
-
观灯乐行
李商隐
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解语花·上元
周邦彦
宋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
佚名
宋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杨慎
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汴京元夕
李梦阳
明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上元竹枝词
符曾
清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汪元量
宋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永遇乐·璧月初晴
刘辰翁
宋
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崔液
唐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鳷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
金勒银鞍控紫骝,玉轮珠幰驾青牛。
骖驔始散东城曲,倏忽还来南陌头。
公子王孙意气骄,不论相识也相邀。
最怜长袖风前弱,更赏新弦暗里调。
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
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赵时春
明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264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带有佩燕的古诗词 赞美燕子的诗句古诗词
-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大全-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大全 手抄报
- 关于花香鸟语的诗句
- 有木字的诗词-有木字的诗词表爱情
- 比喻句的诗词 带有比喻句的诗句
- 形容珍惜时间的诗词-形容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
- 古人谈恋爱的 诗句
- 山雪古诗词 关于山雪的诗句
- 表达作者愉悦心情并以离别为主题的下雪的诗句有哪些?
- 带有志如的诗词 诗词中有志的诗句有吗
推荐赏析
- 关于黄山的诗句大全-关于黄山的诗句大全集
- 含文字的诗词
- 关于赞美夕阳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南字的诗句有哪些-含有南字的诗句有哪些飞花令
- 关于自信的诗词-关于自信的诗词佳句
- 含有和的诗词
- 关于秋天声音的诗句-关于秋天声音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冬天的诗句古诗-关于冬天的诗句古诗 一到五年级的
- 关于雪的古诗词-关于雪的古诗词佳句
- 含槿的诗句-含槿的诗句好寓意
推荐汉语
- 「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浣沙溪(黄钟·第二)
- 减字木兰花(和孔纯老别)
- 谒金门(送林子长同年起官宣城)
- (七言古诗)结袜子
- 短歌行
- 定风波(一·瓮城)
- 山中雪后
- 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 崖门谒三忠祠(山木萧萧风更吹)
- 金陵驿二首·其一
热门名句
- 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
-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
-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