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诗句和诗意是什么 蝉的诗意
-
《蝉》的诗句和诗意是什么 蝉的诗意
《蝉》是唐代文学家虞世南所作,全诗原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话文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蝉能够“居高声自远”,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作者是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
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这首咏蝉诗是唐人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作者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
三、四句借蝉抒情,蝉声远传不是借藉于秋风的传送,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蝉(唐代虞世南诗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744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和棠有关的诗句
- 陆游的诗,表现峰回路转的诗句
- 暗恋的经典诗句
- 与避暑山庄有关的名人或诗句
- 关于知音难觅的诗文或诗句
- 形容夏至的古诗词
- 关于采茶的诗句
- 名言和诗词 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诗句
- 描写秋天美食的诗词 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 关于山和草的诗句
推荐赏析
- 关于送别的诗句两句-关于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坚强的诗句大全
- 含无的诗句大全-含无的诗句大全集
- 带月的古诗词大全
- 含有消的诗句
- 关于桃花源的诗句古诗
- 含有心字的诗句-含有心字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大雪的诗句-关于大雪的诗句有哪些
- 含宥字的诗句-含宥字的诗句取名字
推荐汉语
- 「撎」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䀓」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