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三寸金莲的诗句有哪些
-
形容三寸金莲的诗句有哪些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3.春葱玉指如兰花,三寸金莲似元宝。
4.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
5.露来玉指纤纤软,行处金莲步步娇。
三寸金莲四寸腰出自哪一首诗词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三寸金莲的诗句
上联: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下联: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大乔一人占
“三寸金莲”的由来?
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三寸金莲”的起源有以下五种说法:
孔子时代(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就视小足为美女的标准之一。相传秦朝(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秦始皇选美女时,女子小足也被列为美女标准之一。当然,那时的小足一般当为天然纤足,并非缠过。但由此,小足在中国男子心目中成为评价女子的条件之一。(两千多年来,甚至在今天,仍有女子足长得娇小为美的思想观念。)此其一。
据《南史·齐东昏侯记》中记载,南齐东昏侯(公元498年-500年在位)命宫女用金箔剪成莲花贴在地上,然后令潘妃在上边走,一步一姿,干娇百媚,走过的路上就像开出了许多金莲,这就是所谓的“步步生莲花”了。后来,妇女便称女子纤足为“金莲”。继而,“金莲”又被引申为妇女缠足鞋。没有足够的史料证明当时已把“金莲”与女子之足联系在一起,但由于“步步生莲”这一现象的反复出现,就可能使宫廷中的妇女在语言中将“纤足”与“金莲”之间的距离缩短。而在花卉中也确有金莲这一花名,它同时也被称为“金水百合花”或“金百合花”。因此,女子缠足也被充满诗意地称作“金水百合花”或“金百合花”。此其二。
隋朝炀帝(公元604年—617年在位)是一个荒淫的皇帝。有一次,他想乘船游运河,但不用船夫,却要选一百名美女在运河两岸为他拉纤。有一位住在运河边上的铁匠的女儿吴月娘被选上了。为了表示反抗,吴月娘让父亲为她打了把三寸长、一寸宽的莲花办刀,十分小巧,别致和锋利。她用一块小布条把短刀紧紧裹在脚底下,同时把脚也尽量裹小,又按裹小的脚做了一双鞋。鞋底上刻了——朵莲花,走路时,一步会印出一朵莲花,十分漂亮。隋炀帝见了非常喜欢,又见吴月娘长得漂亮,便召她近身,想看看她的缠足。吴月娘等皇帝身边的侍臣离开后,便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花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一闪,手臂受伤。隋炀帝随即拔钊朝吴月娘砍去,吴月娘自知事已败露,便投河自尽厂。隋炀帝回宫后下了一道圣旨:“女子再美,裹足者不选。”但从此之后,民间女子为了怀念吴月娘,都纷纷裹起足来。这一说法在运河一带的民间广为流传,如同中国吃月饼纪念明代戚继光,吃粽子纪念战国屈原(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一样,都有可能是一种的民间传统习俗。此其三。以上传说是根据民间老人口述整理的,并且已被编入《中国风俗语》一书中。
唐统一全国以后,国力鼎盛,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的思想开朗,追求创新,服饰融合了外域特点,产生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唐服。唐服讲究灵便与实用,减少禁律,属于中国服饰的开放时期。这一时期,妇女形成了着靴的风气。但从开元到天宝年间,唐玄宗(公元712年~756年在位)逐渐怠于政事,陶醉于歌舞升乎之中,744年(天宝3年)玄宗纳其子寿王妃杨太真为贵妃,宠爱无比,过着荒淫腐化的生活。752年(天宝十一年)又起用贵妃兄杨国忠为宰相,彻底改变了太宗朝“任人唯贤”的政策,帝王宫廷,达宫贵人的骄奢淫逸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整个国家的风气走向畸形。此后,朝野女子从着靴穿裤又逐渐回复到秦汉的宽袖大袍,而杨贵妃则成为着尖头绣鞋的先导。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倒退,这是以着靴为标志的妇女解放走向以缠小足为标志的妇女悲剧的一个划时代倒退。文献记载杨贵妃生前和死时均穿缠足弓形底鞋。伊世珍在脚记》一文中写道;“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唐明皇赐死时,有个女子拾得她的一双雀头鞋,薄檀木底,鞋仅长3,5寸。”徐用理在《杨妃妙舞图咏》一诗中也写道:“凌波步小弓三寸。”唐代诗人杜牧(公元803年~852年)的诗中也有“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因此,唐朝(公618年~907年)也必定缠足。又曰:“今靱鞋为不缠足者所穿,缠足者以丝为鞋。”也当为一证。这一记载同时也表明,唐代的缠足鞋是以丝为面料的。此外,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1号、2号女俑均穿尖头鞋。故自居易诗有“小头鞋履窄衣裳”之句。此其四。
在中国,史学界一般公认“三寸金莲”起源于五代南唐(公元937年~975年)。履为礼服之足饰,据《逸雅》记载:“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在唐以前各代仕女多穿用履前饰,有云头、如意等高头纹饰。自五代李后主令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跳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缠足因此而得名为“金莲”。此后,宫内外女子皆仿效起来。并以缠足为美,为贵,为娇,为雅。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要》一书中认为,中国妇女缠足从五代就开始了。此其五。
以上五种“三寸金莲”的起源说的最大分歧是起源时间。但它们最大的相同之处是都源于宫廷。这也是当时最高统冶阶层奢侈的象征。“三寸金莲”起源时,民间仍把缠足视为稀罕的事。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迁,“三寸金莲”必定会从皇宫里流传开去。前三种起源的依据是不充足的,但作为传说,也有存在的可能,但不能看做缠足的起源时间,至多只能认为是缠足起源的“准备”阶段。后两种起源说比较可信,但时间跨度(或称时间误差)竟有一百年以上。如果缠足的起源推前到唐朝晚期,这一提法似
乎更符合文献记载。而五代十国实际上也就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
但是,缠足开始时并非三寸,它大致经历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已定型的成年女子的脚用布裹小一点。第二阶段是起源期的缠足,那时为五寸或四寸。第三阶段是缠足的兴盛时期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至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那时缠足仅为三寸,甚至二寸六分,或二寸四分。第四阶段是清朝 1911年灭亡后,缠足又从三寸逐渐变为四寸或五寸或更大。
关于“金莲”得名也可归纳为以下因素:
由于步步生(金箔)莲花的传说而得名。
由于宫女在金莲台上跳舞而得名。
由于缠足形似莲花,而中国又常有因物贵而在其前面加上“金”字的习俗,女口“金口”、“金睛”、“金言”等,因此,缠足完全有可能因其纤细娇美而获“金莲”之雅号。
另一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即古时后妃都喜欢在绣鞋上饰岔。即有三寸绣鞋,当然也会有三寸绣金或饰金鞋。再说,莲花中义以金莲为最贵,《辽史》一书中就写道:“道宗每岁赏金莲”,如此,以金莲形容女子纤足也许是最恰当的。
三寸金莲就是美,女人能顶半边天的诗词
三寸金莲 (古代妇女的缠足)
三寸金莲,最早出现于宋代,是古代妇女传统习俗的极端发展。[1] 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的便为“金莲”。“三寸金莲”之说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
金莲三寸正,横量是哪首诗
这是古时候的一个笑话,不算是诗:
歪诗
从前有个秀才号“西坡”,每每以苏轼自诩。时值大旱,太首设香案求雨, 命其作诗一首,以记此盛况。
秀才作诗曰:“太守祈雨泽,万民感恩德。昨夜推窗看,见月。”
太守大怒,将其发配云阳。其舅送之。豳别,秀才见舅瞎一目,于是赠诗:“发配到云阳,见舅如见娘。岍人齐下泪,三行”。
至配所,官喜其诗,指夫人为题,令其吟诗。秀才曰:“环佩叮当响,夫人出后堂。三寸小金莲,横量。”
官恼,令其自嘲。秀才乃长叹一声:“古人号东坡,我今号西坡。若将俩人比,差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744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冰泮寒塘水绿,雨余百草皆生。
-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
-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
-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登高眺远 [dēng gāo tiào yuǎn]
- 烧犀观火 [shāo xī guān huǒ]
- 大相迳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凤毛龙甲 [fèng máo lóng jiǎ]
- 万口一词 [wàn kǒu yī cí]
- 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 腹饱万言 [fù bǎo wàn yán]
- 赤县神州 [chì xiàn shén zhōu]
-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 两叶掩目 [liǎng yè yǎn mù]
推荐词语
- 苞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诽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皇急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激枭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非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法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才慧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笔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箭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回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