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双关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
运用双关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双关)——出自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白话文释义:杨柳青翠,江水平静清澈。少女忽然听到自己心上人的歌声,从江边传来。他一边朝着江边走来,一边唱着歌,他是不是对自己也有点意思呢?少女并不清楚。因此她想到:这个人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东边又还出着太阳。
是晴是雨,真令人难以捉摸,这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双关)——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白话文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3,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丝”与“思”双关)——出自南北朝:佚名《作蚕丝》
白话文释义:春蚕不会老去,它日夜都在结茧吐丝。怀丝:双关语,谐“怀思”。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4,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出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白话文释义: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青如水:和“清如水”谐音,隐喻爱情的纯洁。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5,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出自南北朝:佚名《子夜歌·今夕已欢别》
白话文释义:今天已经欢快地结束,我们即将分别,聚合又将在何时,明亮的灯火照着空空的棋局,我在想什么时候才会期待重逢。“期”与“棋”双关,既指重逢的期待,又指下棋。
带有双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为何可理解成“思”呢?其实,这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双关语。
在古汉语中,运用双关语的诗词歌赋很多,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有其的运用特点和一些规律。
一、古汉语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
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
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
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
“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
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
如: 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
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
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悠然”是“油燃”的谐音,寓意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情人相伴,也是徒劳枉然;“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三)隐语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
如: 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段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
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
二、深刻理解古汉语中双关语的现实意义 掌握并深刻理解好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和规律,对于学好古汉语,理解古汉语的博大精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可以深刻理解古汉语精妙的遣词造句的艺术魅力。
在古汉语、古诗词特别是古民歌之中,大量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运用谐音双关来隐晦而又贴切地表达反抗压迫、反抗旧礼教、追求爱情的朴素思想,既生动又活泼,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简单的一个丝(思)字就比较隐晦地表达了织妇对情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其遣词造句的艺术魅力可见一斑。
又如,《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这里的“莲子”、“莲心”都是谐音双关,“莲子”谐“怜子”,即爱你,隐喻爱情的纯洁;“莲心”谐“怜心”,即爱怜之心,隐喻怜爱之深透,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
语言婉转动人,呈现出成熟的艺术技巧。
(二)可以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艺术的需要,古汉语通过谐音双关能起到一种隐语的作用。
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中“背”即暗示韩信将起兵造反。
如果不知道这个“背”字是双关语,就不能深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
又如,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人在表达爱情时,往往不明说,而是通过双关语的手法隐晦地表达。
如李李商隐的诗歌《无题》就属于这种情况,通过春蚕吐丝(“丝”与“思”...
运用双关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双关)——出自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白话文释义:杨柳青翠,江水平静清澈。
少女忽然听到自己心上人的歌声,从江边传来。
他一边朝着江边走来,一边唱着歌,他是不是对自己也有点意思呢?少女并不清楚。
因此她想到:这个人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东边又还出着太阳。
是晴是雨,真令人难以捉摸,这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东边日出”是“有晴”,“西边雨”是“无晴”。
“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与“思”双关)——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白话文释义: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3,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丝”与“思”双关)——出自南北朝:佚名《作蚕丝》 白话文释义:春蚕不会老去,它日夜都在结茧吐丝。
怀丝:双关语,谐“怀思”。
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4,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出自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白话文释义: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
青如水:和“清如水”谐音,隐喻爱情的纯洁。
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5,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出自南北朝:佚名《子夜歌·今夕已欢别》 白话文释义:今天已经欢快地结束,我们即将分别,聚合又将在何时,明亮的灯火照着空空的棋局,我在想什么时候才会期待重逢。
“期”与“棋”双关,既指重逢的期待,又指下棋。
...
运用双关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代李商隐《无题》)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译文: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3.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译文:在破败的机器上织丝,但织的丝却组不成匹段。
4.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自从别欢后》)译文:我的心就像春天蓬勃生长的黄檗树,越来越苦。
5.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南北朝民歌《西洲曲》)译文: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莲子就像湖水一样青。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有双关的诗句
南朝乐府诗中经常有双关语,如《子夜歌》中的: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期”与“棋”双关)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莲”与“怜”双关)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梧子”与“吾子”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
谐音的古诗
谐音双关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法。
它是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音同或近的条件,使诗句产生明暗双重意义。
而这双重意义,一层是字面的,一层是暗含的,暗含的意思往往才是作者的真意所在。
如《乐府诗集》中的“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中的“莲”与“怜”双关,“见莲”就是 “见怜”,意思是要是你怜爱我,就搬到我屋里来吧。
谐音双关的运用,把恋人的意思欲语还羞地表达出来,言简意丰。
在生活中,也常运用此法表达感情,往往曲情达意,含而不露,妙不可言,产生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
下面主要分析一下古代诗歌中的谐音双关: 民歌中的谐音 在中古时期的民歌中,也有许多运用双关语的例子。
这种手法在汉魏古诗中偶有出现,到了南朝乐府时就被大量的运用起来,并形成了一种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
以两句为一组,上句仅叙述一种事物或行为(行动),而下句则用双关谐隐点明其意。
特别是吴声歌和西曲歌,它们的风格多为缠绵婉转,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感情。
如: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怀丝”即谐音“怀思”。
利用这种修辞手法,使感情曲折含蓄,表达出男女之间的缠绵之意。
吴歌中运用谐音的还不止“丝”呢,他们还经常以芙蓉为夫容,以碑为悲,以布匹之匹为匹配之匹,以油为由,以髻为计,以星为心,以棋为期,以梳为疏①。
这些谐音字,大多为眼前常见的物名,生动形象,易在民间流传。
因此,谐音双关成为吴声西曲的重要艺术特点。
唐诗宋词中的谐音双关 唐诗也喜欢用谐音双关表现爱情。
而且,很多都是抒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无比坚贞。
这类诗,由于谐音双关的巧妙运用,把热烈的爱,深厚的情,表达得形象具体,生动感人。
如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篇——《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当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疑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写女子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其高明之处是在颔联:巧用谐音,一通过“丝”谐音“思”,比妙精警,巧用谐音,以蚕丝谐情思,以烛泪喻相思之泪,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吐之既尽,命亦逐亡,蜡烛流泪,流之既干,身亦成烬。
表明女子对爱情执著不渝,至死方休,其情足可以感天地,泣鬼神。
其中,唐诗中也有用谐音表达离别的感情,其中又以“柳”最为有名。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从古到今,人们都一直认为,“柳”是带有离别意味的东西,折柳就代表惜别。
“柳”,“留”的谐音,使折柳有相留之意,而且,在李白的眼中,西安霸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霸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是送别的地方,在霸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永在《雨霖铃》中也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其作用及人文内涵 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
其妙用又以在刘三姐中最为传奇: 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蠹才哪里来?(《刘三姐》) 刘三姐“陶、李、罗”三姓与“桃、李、锣”三物同音相谐巧妙地就姓联物,指物借意,对给地主老财当帮凶的三个秀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嘲笑了他们词穷歌尽、无言应对、难以招架的窘态,鲜明地表现了刘三姐聪明机智、泼辣勇敢的性格和善于对歌的才能。
歌词读来明快幽默,饶有风趣。
另一方面,谐音双关的运用也能适应某种持殊语境的需要使其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 我失骄杨君失柳,场柳轻肘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杨柳"表面上指的是杨花、柳絮,实际上指的是杨开慧、柳直苟两位烈士。
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使用了谐音双关这一修辞手法,高度赞扬-下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杨开慧、柳直苟两位烈士,含蓄而寓意深长地表达了对两位烈士深沉的悼念之情。
谐音双关在诗歌中的运用,既含蓄又委婉,既幽默又风趣,给人以思考、咀嚼的余地。
它,还有很强的人文内涵: 其一,它体现了汉族人追求话语含蓄的心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汉族人民在语言交际中追求话语的含蓄,因此都喜欢用双关辞格,这样,既含蓄曲折,又生动活泼。
如: 罢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
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
(《读曲歌》) 其中以“藕”谐“偶”(匹偶),以“莲”谐“怜”,委婉地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
这是诗歌中表达爱情的常见手法。
其二、谐音双关是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了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礼仪风尚。
谐音双关,作为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表达手段,属于汉文化范畴。
谐音双关作为一种谐音文化,它反映的是一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
例如古代诗歌中也有一些用谐音写到传统的婚俗。
在新婚床上撒枣子、花生等,以“枣”谐“早”,“生”与“生”同音,两音相连,取“早生子”的吉意。
结语 谐音双关作为汉语中的一种修辞辞格,它在历史上是变化发展的。
它不仅在古代诗歌中出现,而且到现在也没还没消失。
它担负...
双关双关修辞举例
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一、双关的类型 双关一般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
(一)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意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
它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即所用词与深层次的词不仅读音相同而且形体也相同。
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中的“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2)同音不同形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
如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
(3)隐语谐音双关。
这种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
这种双关多用于文学作品中。
如《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中埋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4)曲解谐音,即通过谐音使词的意义扩大,一音多词。
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鸿”谐“红”故能与“白”相对。
再如“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中“楠”谐“男”,才能与“母”相对。
(二)语意双关: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
如“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再如“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
”另外,这种修辞在广告词中也经常出现。
如“xx矿泉水,让你口服心服”。
再如“xx皮鞋,足以自豪的皮鞋”。
二、双关的意义 (1)在古诗词,特别是民歌之中,运用谐音双关来,贴切地表达男女间的爱情,既生动又活泼,形成一种特殊风格。
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晴”即“情”义。
(2)通过谐音能起一种隐语的作用。
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中“背”暗示韩信应起兵造反。
(3)利用谐音达到讽刺和幽默的效果。
如歇后语“骑着墙头看书——夹(加)墙(强)学习”即能起到鼓励作用,亦能达到幽默的效果,真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把握好“双关”这种修辞,既能在平时的说话写作中起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功效,亦能在新闻记者书籍时挖掘句子的深层内涵。
再举几个例子:语音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而构成的双关。
例如:①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②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红楼梦》) ③再如有一个人专心致意为社会服务,政治上懂得少一些,但是两年把导弹搞出来了,对国家很有贡献;另外一个人,天天谈政治,搞了五年也没有把导弹搞出来。
你投票赞成哪一个人?我投票赞成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只好请他去当政治教员,他不能在导弹部门工作,他只能在导弹部门“捣蛋”。
(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④如今要强借房租一年,所以百姓们都把“崇祯”读做“重征”。
(姚雪垠《李自成》)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⑥丞相做事业,专靠黄菜叶。
一朝秋风起,干鳖!例①“晴”与“情”谐音;例②“雪”与“薛”谐音,指薛宝钗,“林”指林黛玉;例③“捣蛋”同“导弹”谐音;例④“重征”同“崇祯”谐音。
例⑤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例⑥表面上指黄菜叶,实指丞相所信用的三个坏人:黄敬夫、蔡彦文、叶得新。
语意双关。
就是利用词的多义现象,构成表里两层意思。
如:①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②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③我得去!凭我这身板,赤手空拳也干个够本!我刚打算往下跳,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的听妈妈的话啊!”(王愿坚《党费》) ④可是匪徒们走上这十几里的大山背,他没想到包马蹄的破麻袋片全被踏烂掉在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
(曲波《林海雪原》) ⑤她们的死,不过像无边的人海里添几粒盐,虽然使扯谈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是不久还是淡、淡、淡。
⑥周繁漪: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自语)风暴就要起来了!例①“瘟君”既指血吸虫,又指社会上的害人虫;例②“夜”实指黑暗统治,“路”实指革命征途;例③“听妈妈的话”实指听党的话;例④“露出了他们的马脚”实指露出了匪徒们的破绽;例⑤“淡”实指平淡;例⑥周繁漪指的是“风暴”的比喻义,即激发的矛盾,生死的搏斗。
这种语意双关,有明暗双重意义,明的是表面的意义,暗的是内藏的意义,说话的人本意是在暗藏的意义上。
朋友们能帮我想一个谐音的古诗,对联,笑话吗
自己上网搜搜,其实很多的: 谐音的古诗推荐参考: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 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丝”谐“思” ;“悟”谐“误”) 《乐府诗集》之《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莲子”谐“怜子”,“莲心”谐“怜心”) 古典诗词里面使用双关的例子很多,其中有一些很有代表性。
一、“芙蓉”和“夫容”,“莲”和“怜”,“藕”和“偶”谐音双关 这种双关在南朝民歌吴歌中频繁出现。
例如: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
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子夜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只惜同心藕。
”(《读曲歌》)芙蓉即莲花,本是大自然的一种植物,藕是荷花的根茎,这两个例子利用“芙蓉”谐音“夫容”,“莲”谐音“怜”,“藕”谐音“偶”而构成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二、“丝”和“思”谐音双关 李商隐在《无题》一诗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与“思”双关,意即只要有一息尚存,痴情不改,实指坚贞的爱情。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南朝民歌《作蚕丝》)此诗也巧妙地运用双关隐语,表达了劳动妇女对爱情的渴求和执著。
三、“柳”和“留”谐音双关 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杨柳相送,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柳”者,“留”也。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李白听着远处的笛声,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乡思。
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既是写景,又暗寓“留”之意,显示作者对朋友的留恋之情。
四、“期”和“棋”谐音双关 《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唐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里有:“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长行是古代博弈之一种,“围棋”谐音“违期”,“莫围棋”即“莫违期”,用得巧妙,寓意深刻。
五、“匹”语义双关“布匹”和“匹偶”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诗歌中的“匹”既指布匹,同时双关着“匹偶”。
这位女子本指望两情相悦,将会有个美满的结局,没料到男子负心,留给她的是一缕织不成匹的乱丝,表达了对男子背约负心的痛心谴责。
南朝民歌《作蚕丝》:“绩蚕初成茧,相思条女密。
投身汤水中,贵得共成匹。
”“匹”同样蕴涵着两情相悦的寓意,寄托了女子希望与恋人结为连理的美好愿望。
谐音的对联,推荐参考:一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兴也罢,衰也罢,喝罢。
清代江南一酒馆生意萧条,有书生为题此联,生意渐好。
“管”谐“馆”,“罢”谐“吧” 二 闵子牵白牛,过王子店; 白公骑乌马,赶公冶场。
某学童集孔门弟子戏对。
“闵子牵”谐“闵子骞”,“白牛”谐“[冉]伯牛”,“白公骑”谐“百公琦”,“公冶场”谐“公冶长” 三 上海秀才下第,只为落书; 华亭百姓受灾,皆因孽报。
明上海知县郑洛书、华亭知县聂豹戏对。
“落书”谐“洛书”,“孽报”谐“聂豹” 四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涨潮橹退潮橹,橹直橹扳。
祝允明对某友。
“帆迟”谐“樊迟”,孔子弟子;“帆快”谐“樊哙”,汉初大将;“橹直”谐“鲁直”,宋黄庭坚字;“橹扳”谐“鲁班”,古代巧匠 五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末;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对某友。
“舟”谐“周”,“霍光”谐“火光” 六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来。
“暑”谐“鼠”,“风”谐“蜂” 七 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
兵部尚书夏元吉、给事中周大有戏对。
“急事”谐“给事”,“常输”谐“尚书” 八 解衣脱冕而行,舍人给事; 弃甲曳兵而走,宣抚尚书。
赵九龄对张焘。
“给事”谐“急事”,“尚书”谐“常输” 八 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 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
明胡唯庸、袁柳庄戏对。
“无履”谐“无礼”,“不钟”谐“不忠” 九 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 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
文征明对徐祯卿。
“假岛”谐“贾岛”,“斑彪”谐“班彪” 十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 雪飘僧顶,犹如舂粉擂槌。
尤秀才对雷和尚。
“油”谐“尤”,“擂”谐“雷” 十一 叶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结果; 刀砍斧劈,是总督也要拔根。
光棍对知县。
“督”谐“蔸” 十二 莲败荷残,落叶归根成老媪; 谷成禾熟,吹糠去壳做新娘。
方言。
“老媪”谐“老藕”,“新娘”谐“新粮” 谐音的笑话推荐参考: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翻译...
古诗词句中有许多富有双重性的句子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
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
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
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
“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
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
如: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
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
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悠然”是“油燃”的谐音,寓意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情人相伴,也是徒劳枉然;“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三)隐语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
如: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段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
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1708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岳飞写过的诗词有哪些
- 长篇诗词歌赋-长篇诗词歌赋大全 经典
- 含有“萌”字的诗句
- 描写地铁的诗句
- 以或开头的诗句
- 关于家的诗句和诗词
- 如何形容心情无奈诗句
- 祝高考成功的诗句有哪些-
- 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 蒙古族诗词特点 描写蒙古族的诗句
推荐赏析
- 关于雪字的诗句-关于雪字的诗句100个
- 含动物的诗句古诗-含动物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约字的诗句
- 含心的诗句大全
- 关于描写河流的古诗句
- 关于咏梅的诗句-关于咏梅的诗句大全
- 冬天景色诗句有哪些
- 含有土字的诗句-含有土字的诗句有哪些
- 含有央的诗句
- 含有梧桐的诗句-含有梧桐的诗句古诗词
推荐汉语
- 「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词五言
- 扬州慢中哪些诗句到达昔日的扬州他们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扬州慢中的扬州的景象
- 形容害怕的诗词 表达害怕的诗句
- 励志经典的古诗词-励志经典的古诗词大全
- 诗词的美丽-诗词的美丽作文600字
- 描写八月十五的诗词-描写八月十五的诗词有哪些
- 写景的诗词有哪些-写景的诗词有哪些是名句
- 写竹的诗句还有什么
- 聊诗词歌赋-聊诗词歌赋到人生
- 乡情的诗句古诗词-关于乡情的诗句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
-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