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篇 > 琼花的古诗词

琼花的古诗词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篇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5日    点击:  次

谁能提供关于琼花的古诗?越多越好,谢谢。

展开全部 《杨州琼花》 陈天麟 仿佛犹称是汉妆,五花刻玉传轻黄。

隔江坐想红楼裹,插鬓应宜锦瑟傍。

疑似聚仙非我类,近邻芍药许同芳。

将军且与花为主,免使丛祠作战场。

董嗣杲《琼花》 后土花呈绝世祥,瑶姿琪艳著惟扬。

一株独擅无双誉,六月重开有异香。

描作画图尊地产,酿成花露敌天浆。

朱阑几曲围丛树,珠络悬虚翠凤翔。

傅梦得《后土祠琼花》 朱阑遮护石为台,只说扬州地可栽。

若与八仙同日语,因何九蕊有香来。

此花堪咏奚须辩,自旧曾移不肯开。

得得无双亭上望,临祠酹酒叶为杯。

胡仲弓《琼花》 洁白全无一点瑕,玉皇敕赐上皇家。

花神不敢轻分拆,天下应无第二花。

贾似道《琼花》 寂寂蕃百观里花,伊谁封殖得名嘉。

应知天下无他本,惟有扬州是尔家。

种雪春温团影密,攒冰香重压枝斜。

倚阑莫问荣枯事,付与东风管物华。

刘学箕《琼花》 团簇毓英玉碎圆,露稀日暖欲生烟。

亲从后土分奇种,不是人间聚八仙。

王洋《琼花》 爱奇造物剪琼瑰,为镇灵祠特地栽。

事纪扬州千古胜,名居天下万花魁。

何人斫却依然在,甚处移来不肯开。

浪说八仙模样似,八仙安得有香来。

《后土庙琼花诗》王禹偁 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

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

王月浦《琼花》 蕃厘观里琼花树,天地中间第一花。

此种从何探原委,春风无处著繁华。

千须簇蝶围清馥,九萼联珠异众葩。

几见朱衣和露剪,金瓶先进帝王家。

...

求描写琼花的诗词

【原文】扬州慢·琼花[宋]郑觉斋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

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球。

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

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

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

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译文】琼花,像轻盈雅淡的仙女,试罢新妆,满身香气,走下楼来。

遥想当日炀帝赏花情景:在清晨剪下像春冰般寒洁的琼花,插入金瓶中时还沾有晨露,由护卫皇帝出行的骑士以流星快马送至行宫供炀帝赏玩。

此番在临安出现的、经过移根再植的花,原是她的精魂被风吹至。

曾在扬州看到过的琼花,如今也漂泊到了江南在酒筵前相见。

想起无双亭畔那“天下无双”的琼花,如雪般素洁,在春风中摇动;不知自己何时能重游扬州,再睹那美妙的丰姿?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望云霄,缅怀旧事而已。

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春三月,只有独倚阑干,默默无语。

【赏析】开始数语,就本题发挥,并将人与花合写。

上片首句人花合写互相映衬。

既是琼花之莹洁,又是女子轻盈体态。

女子新妆试罢.于香雾缭绕中幽思绵绵。

琼花产于扬州,因此咏琼花之作大多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到扬州,有赵以夫《扬州慢》一词为证。

前五句以女仙设喻,描绘琼花的态、色、味,并没有作形状的描写,而着力写琼花的丰神。

以仙女来比琼花,写出它不同凡花的花姿、花色、清香。

虽然词人未作工细的描绘,但却传出了琼花的精神。

“记晓”三句,承上“迷楼”,追怀琼花昔日为御物,被星夜送入宫中以供炀帝观赏的盛事。

“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两句,转入眼前的琼花,对照今日冷落,也是女子韶华不复的感伤。

赵以夫原唱《扬州慢》词序云:“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

”“缇骑星流”,写出炀帝赏花心情之切,从侧面烘托出琼花之出众不凡。

以“天中月色”拟之,可谓恰到好处。

“南州”本泛指南方州郡,此指临安。

词言琼花“被风吹梦(到)南州”,下语极迷离恍惚。

词开首既屡以仙女比拟琼花。

则琼花亦像仙女一样有梦魂。

想象富有情致。

下片写梦境,相会之时还念未来离别,携手赏花期盼下次重游。

由“吹梦南州”一语点出新意。

在酒筵前相见者,是花是人,已融为一体,故加以拟人化的描写:“似羞人、踪迹萍浮”。

词人曾在扬州看到过琼花,而今也一样飘泊来到江南,难怪有“踪迹萍浮”之感了。

词人不由得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

”问弄雪飘枝”三句是问花语,显出一片痴情,见出词人对琼花的由衷喜爱。

秦观《琼花》诗云:“无双亭上传觞处,最惜人归月上时。

相见异乡心欲绝,可怜花与月应知。

”郑词所写情境,与之相似。

“我欲”二句,写词人欲往扬州而不得的感慨。

“缠腰骑鹤”,这里使用的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也即原是说,话说一个人很贪婪,他既要腰缠万贯,又要长生不老,而且还要到风景秀美的扬州去玩儿;熟语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而在此词里,作者谓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望云霄,缅怀旧事而已。

“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这两句有无限情韵。

想缠腰骑鹤追寻历历往事,结语却是梦回惆怅。

烟花三月的绮丽景致.触发女子无限愁情。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春三月,怀念扬州的悠悠旧事,更触起了浓重的春愁,词人独倚阑干,默默无语。

下片的构思与赵以夫不大相同,赵作是通过赋花抒发扬州的盛衰之感,此词是借琼花移植到临安就与扬州时大不相同这一现象发出感慨,花移地之后香色不如前,人呢?欲去扬州探花,这是不能实现的梦。

再说杨州的琼花还是从前风姿吗?重重慨叹交织在一起,实有无限伤感之情,从而使词的意境更为幽远了。

结拍两句含不尽之情于言外诵之令人感叹。

【作者简介】郑觉斋,宋代词人,生平待考。

《全芳备祖》和《阳春白雪》录其词共三首。

关于琼花的古诗

1.琼花的历史及文化 “琼花(华)”一词最早见于《诗经·齐风·着》,到了唐代,李白、吴融等诗中常以“琼花”与“玉树”对应,比喻似玉的花朵。

琼花作为一种在扬州实实在在的珍异花木,据考证,乃植于唐代,兴于宋代[1]。

北宋王禹?犓鞯摹逗笸撩砬砘ㄊ?ば颉罚ü??97年)中记载:“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树大而花繁,不知何木也,俗谓之琼花。

”到了庆历五年(1045)、八年(1048)韩琦、欧阳修来扬州为官,目睹琼花盛开时的芳姿仙容,写下很多著名诗词咏赞。

韩琦《望江南》曰:“维扬好,灵宇有琼花。

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仙葩。

芳艳信难加。

如雪貌,绰约最堪怜。

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摇曳上云车。

来到列仙家。

”词中的“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明月破仙葩”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琼花的细部构造特写;“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摇曳上云车”,则更将琼花周围八朵不孕花,喻之为“羽衣摇曳”乘皓月、上云车的八位仙人,极为描摩琼花的仙姿玉貌。

韩琦《后土庙琼花》曰:“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更赞誉了琼花的珍异稀少。

欧阳修到了扬州,将后土祠(琼花民在地)改名为“琼花观”,为琼花建起一座无双亭,以示琼花的珍贵,赞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从王禹?牭胶?⑴费粜蓿迨昙洌惶ê氐脑抻⒑腔ぃ芸焓骨砘ㄕ狻拔镆恢ā鄙笳瘛1彼稳首凇⒄茏凇⒛献谛⒆谌换实墼私?镏萸砘ㄒ浦驳交使罚诙昙纯荩坏梅⒒构世镏不卦Γ稚衿娴孛⑷绯酢D纤胃咚紊苄巳荒辏?161年)十月,金主完颜亮攻克扬州,将琼花揭本而去。

后由琼花观道士对被毁的琼花残根,日经培育护理,数年重又树大花繁。

(《广群芳谱》卷三十七)。

1276年(七月)扬州城被元军占领,次年(1277年)扬州琼花枯死,以后遂绝,后道士金丙瑞植聚八仙以代之。

从此,聚八仙就被荣幸地称为“琼花”。

历史上琼花究竟为何种植物,据历代资料记载,琼花与聚八仙区别明显,专家争议也较多。

笔者根据明傅御史的“琼花图”、清阮元的“琼花真本图”和南宋郑兴裔《琼花辨》等资料考证,认为古琼花可能是忍冬科荚蒾属琼花(聚八仙)的一个优良突变种,因两者无论在树姿、花序及小花上,均很优美,且古琼花已在1277年灭绝,故同意徐晓白、周武忠的观点,以琼花(聚八仙) teleeri代表具有神秘色彩的扬州古琼花,未尝不可。

在 扬 州 市 区 文 昌 中 路 ( 原 琼 花 路 ) 的 北 侧 , 一 座 古 色 古 香 、 美 轮 美 奂 的 道 观 矗 立 在 人 们 面 前 , 它 就 是 名 声 远 播 的 千 年 古 道 场 蕃 厘 观 。

据 介 绍 , 观 中 因 为 出 现 过 天 下 无 双 的 琼 花 , 因 而 名 扬 四 海 , 成 为 古 今 游 人 向 往 的 胜 地 。

蕃 厘 观 历 史 悠 久 , 其 前 身 是 西 汉 时 代 所 建 的 后 土 祠 。

古 时 称 地 神 或 土 神 为 后 土 , 后 土 祠 就 是 祭 祀 地 神 或 土 神 的 庙 宇 。

唐 僖 宗 中 和 二 年 ( 公 元 8 8 2 年 ) , 经 淮 南 节 度 副 使 高 骈 增 修 , 易 名 唐 昌 观 。

北 宋 至 道 二 年 ( 公 元 9 9 6 年 ) , 扬 州 太 守 王 禹 因 观 内 的 琼 花 树 叶 茂 花 繁 , 洁 白 可 爱 , 首 咏 《 琼 花 诗 》 。

自 此 , 琼 花 之 名 , 遂 名 闻 海 内 。

欧 阳 修 任 郡 守 时 , 因 扬 州 琼 花 " 世 无 伦 " , 而 在 观 内 琼 花 树 旁 筑 亭 , 其 匾 额 上 书 " 无 双 亭 " , 以 作 饮 酒 观 赏 琼 花 之 所 , 并 作 诗 曰 : " 琼 花 芍 药 世 无 伦 , 偶 不 题 诗 便 怨 人 。

曾 向 无 双 亭 下 醉 , 自 知 不 负 广 陵 春 " 。

北 宋 政 和 年 间 ( 公 元 1 1 1 1 ~ 1 1 1 8 年 ) , 取 《 汉 书 · 郊 祀 歌 辞 》 " 唯 泰 元 尊 , 媪 神 蕃 厘 " 义 ( 蕃 厘 , 即 多 福 的 意 思 ) , 改 庙 名 为 " 蕃 厘 观 " , 宋 徽 宗 钦 赐 " 蕃 厘 观 " 匾 额 。

世 人 以 此 观 中 有 琼 花 , 故 俗 称 为 " 琼 花 观 " 。

蕃 厘 观 原 有 门 前 牌 坊 、 三 清 殿 、 弥 罗 宝 阁 、 文 昌 祠 、 深 仁 祠 、 竹 轩 花 亭 、 无 双 亭 和 芍 药 亭 等 建 筑 , 规 模 宏 大 , 景 色 优 美 。

明 代 扬 州 知 府 吴 秀 在 观 里 建 玉 皇 阁 , 阁 高 三 层 , 高 大 壮 丽 , 登 阁 可 以 俯 视 全 城 。

时 至 清 代 , 琼 花 观 已 逐 渐 衰 败 , 到 了 民 国 时 期 , 蕃 厘 观 内 的 建 筑 物 已 基 本 毁 于 大 火 。

现 今 的 蕃 厘 观 是 由 扬 州 市 政 府 出 资 于 1 9 9 3 年 开 始 重 修 , 历 时 三 年 , 耗 资 1 8 0 0 万 元 , 重 建 后 的 蕃 厘 观 , 观 门 仍 朝 南 。

观 前 的 石 牌 坊 系 明 代 所 建 , 石 质 呈 糙 米 色 , 有 左 右 两 根 石 柱 , 上 圆 下 方 , 柱 端 似 华 表 , 分 别 雕 刻 日 月 形 状 , 左 为 赤 乌 , 象 征 着 太 阳 , 右 为 玉 免 , 象 征 着 月 亮 。

门 楼 三 间 , 上 嵌 一 方 石 额 , " 蕃 厘 观 " 三 个 大 字 为 清 人 刘 大 观 所 题 。

其 后 是 具 有 民 族 风 格 的 三 间 单 檐 山 门 殿 。

观 内 的 主 殿 是 一 座 砌 在 高 基 平 台 上 的 五 楹 重 檐 大 殿 , 即 " 三 清 殿 " , 平 台 四 周 围 以 白 石 栏 杆 , 殿 前 植 有 两 棵 银 杏 树 。

平 台 石 梯 两 侧 各 植 一 株 龙 爪 槐 、 两 株 琼 花 。

观 门 至 大 殿 的 正 中 一 条 甬 道 , 甬 道 中 有 一 棵 老 榆 树 , 两 侧 各 植 四 株 琼 花 。

甬 道 东 西 侧 各 建 两 层 楼 结 构 的 仿 古 廊 房 。

而 在 大 殿 后 ...

惜琼花古诗惜琼花

燕山雪花大如席,偏偏吹落轩辕台。

评:豪迈不 羁 ,又极度夸张,这是典型的李白诗歌风格。

—唐 李白《北风行》。

但觉衾绸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评:深夜忽然觉得被窝里阵阵发冷,不知院子里已落满雪花。

虽是咏雪,却不露一个“雪”字,实在堪称绝妙。

————唐 杜甫《岁晏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评:比喻新奇,令人叫绝。

————唐 岑参《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卢梅坡《雪梅》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注: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程雪花。

————唐 高骈《对雪》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 李商隐《对雪二首》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 黄庚《雪》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岭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毛泽东《冬云》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元稹) 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10、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1、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12、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13、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沈佩) 14长安喜雪 唐 朱湾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15、出山逢耿湋 唐 卢纶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16、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1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1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2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2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2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5、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2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27、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28、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29、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3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

宋?辛弃疾《和廓之雪》31、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32、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33、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34、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元?华幼武《春雪》 ; 35、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

描写雪的古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5、《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6、《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9、《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1、《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3、《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15、《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16、《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

17、《寒梅词》【唐】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18、《长安冬日》【唐】杜荀鹤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19、《独酌》【唐】杜牧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20、《风雪中作》【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21、《商州客舍》【唐】孟郊 商山风雪壮,游子衣裳单。

四望失道路,百忧攒肺肝。

日短觉易老,夜长知至寒。

泪流潇湘弦,调苦屈宋弹。

识声今所易,识意古所难。

声意今讵辨,高明鉴其端。

22、《钟陵夜阑作》【唐】韦庄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

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

23、《大雪歌》【唐】李咸用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

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

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归太素,不知归得人心否?

古诗里有用琼花比做雪花的吗

展开全部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朝·戴叔伦《苏溪亭》 原文:”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 2、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

——唐朝·杜荀鹤《江夏》 原文:”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

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

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

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

“ 3、蒙蒙润衣雨,漠漠冒帆云。

——唐朝·爆菊椅《秋江送客》 原文:”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

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

蒙蒙润衣雨,漠漠冒帆云。

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

“ 4、一叶飘然烟雨中。

——宋朝·陆游《长相思》 原文:”桥如虹。

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

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锺。

“ 5、烟雨蒙蒙隔断桥。

——宋朝·陆游《书怀》 原文:”羸马常愁趁早朝,斥归幸复侣渔樵。

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心乐箪瓢同鼎食,身安山泽谢弓招。

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 6、策策桐叶风,蒙蒙菊花雨。

——宋朝·陆游《秋怀》 原文:”策策桐叶风,蒙蒙菊花雨。

空堂一灯青,幽壁百虫语。

嗟余岂愿仕,老病归无所。

屈指计岁年,强半堕羁旅,荷戈北戍秦,挂席西适楚。

名惭垂竹帛,文不谐律吕。

所余惟一死,忍复类儿女。

金丹或可成,青霄渺轻举。

“ 7、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宋朝·苏轼《秧马》 原文:”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齐。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垄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胁低。

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踊滑汰如凫鷖,纤纤束胁亦可齎。

何用繁缨与月题,却从畦东走畦西。

山城欲闭闻鼓鼙,忽作的庐跃檀溪。

归来挂壁从高栖,了无刍秣饥不啼。

少壮骑汝逮老黧,何曾蹶轶防颠隮。

锦鞯公子朝金闺,笑我一生蹋牛犁,不知自有木駃騠。

“ 8、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宋朝·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原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9、蒙蒙吹湿汉衣冠!——宋朝·王安石《出塞》 原文:”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0、蒙蒙残雨笼晴。

——宋朝·秦观《八六子》 原文:”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

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 11、重叠岚光,花暗蒙蒙雨。

——元朝·张可久《凤栖梧》 原文:”冉冉轻云随杖屦。

重叠岚光,花暗蒙蒙雨。

大耳胡僧同笑语。

苍苔石上松阴古。

亭角玉龙泉两股。

隔水招提,依约闻钟鼓。

浴罢行吟披白羽。

“ 12、轻烟细雨湿平芜。

——元朝·张之瀚《木兰花慢》 原文:”见平蛮诗卷,都道是、胆包躯。

听细话平生,辞虽慷慨,气却舒徐。

春风忽然吹兴,正琼花时节别江都。

恨煞楼头双鹤,不能留住须臾。

轻烟细雨湿平芜。

一舸下东吴。

想柱杖寻梅,敲门看竹,多在西湖。

行装不须多办,把锦囊、分付小奚奴。

怕过孤山山下,一杯先酹林逋。

“ 13、烟雨蒙蒙鸡犬声。

——宋朝·苏轼《山村》 原文: ”烟雨蒙蒙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令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关于雪的古诗词..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

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

如日月恒升,行天马度桥。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6。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著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带雨不成花1.《沁园春·雪》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

莫愁阴景促。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

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黄庭坚 携手青云路稳,天声迤逦传呼,彼可徐鞭笞;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檐冰才结穗。

花光并洒天文上,寒气行消御酒中。

10.《对春雪》唐。

15。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

穷阴连晦朔,满树戏成摇。

东郊斋祭所。

须臾风日暖。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

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

13.《雪花飞》宋,处处皆飘坠,寂寥寒夜虑,只识弯弓射大雕,无人坐独谣,看红妆素裹,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任贤如事师.《雪中书怀》唐。

入扇萦离匣。

随风且间叶.韦应物 萧屑杉松声.《江州雪》唐.白居易 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

日西骑马出,忽有京都意。

城柳方缀花,瓮间倾一卮,正逢春雪舞东风,夜色自相饶,落地暖初销,独钓寒山雪。

9.《苑中遇雪应制》唐.刘宪 龙骖晓入望春宫.杜牧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

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点素皎残机。

拂花轻尚起,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人才自朽下,二月初惊见草芽,若鸾凤葳蕤。

2.《江雪》宋.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积雪满山川。

闲时驻马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苍茫岁暮天,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11.《对雪》唐.杜甫 北雪犯长沙,忧愠不能持。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雪舞郊衢。

14.《春雪》唐.韩愈 看雪乘清旦,酒齐不可迟。

且想春候暖。

州贫人吏稀。

3.《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天子号仁圣.《赴京途中遇雪》唐。

袍笏恩章乍赐,花繁院里梅,雪满山城曙.刘禹锡 南岭见秋雪,应见五神来,琼花照玉壶,千门生早寒,胡云冷万家。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如蒙一召议.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乍觉金印非。

恍疑白云上。

归袅丝梢竞醉。

行吟赏未足,坐叹销何易。

犹胜岭南看,雰雰不到地。

5,食肉寝其皮.《终南秋雪》唐。

遍阶怜可掬,花飘绮席衣,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限直居粉闱。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

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

8.《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春满皇都。

何处难忘酒。

金错囊从罄,银壶酒易赊。

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12.《雪中遇直》唐.窦群 寒光凝雪彩。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砧寒未捣绡,弃去亦其宜。

7.《咏雪》唐.李世民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高处卷帘看。

山舞银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pian/702.html

下一篇:没有了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