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意 > 诗词刊一周年祝贺诗 逝去一周年的诗词

诗词刊一周年祝贺诗 逝去一周年的诗词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意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3日    点击:  次

商场开业十周年了,求一首诗词以表祝贺。

ISSN 1003-2401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15/:王静平常务副主任:雷于怀 吴闻章副 主 任:5: 东坡赤壁诗词主 管:每月15日定 价:吴洪激副 主 编:易 亭 南东求 吴振安 袁修钧电 话:0713-8354859地 址:白战存 吴洪激 熊文祥主 编:438000邮发代号:38-113国际标准刊号;I国外代号:中共黄冈市委宣传部主 办期刊名称:东坡赤壁诗词杂志社主 任:黄冈市文联出 版:湖北省黄冈市公园路 11号(赤壁广场)邮 编:Q6378出版日期...

余光中 乡愁四韵

▲余光中--《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赏析】已白发盖黑土的余光中老先生,祖籍究竟是江苏常州还是福建永春已经无从查考,但余老先生是生于南京,九岁方离开当时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后返回南京读大学,对于祖国,少年时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余光中离开大陆赴台湾,此后飘泊于香港、欧洲、北美……半个世纪以后再次蹋上大陆的土地,余光中在南京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一)、意以象言,情以象抒。

诗言志,歌咏情,诗歌是情志抒发的艺术,可是这种感情心志的抒发最忌讳抽象说教,空洞无物,为此,诗人们往往选取一些“情感对等物”(意象)来抒情言志,从而使诗歌具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的表达效果。

余光中的《乡愁四韵》依次选用了四个极具中国特色和个性风格的意象来抒发诗人久积于心、耿耿难忘的乡愁情结。

首节“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以呼告开篇,反复咏唱,“长江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它是自然滋润万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亲哺育儿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国抚慰游子的绵长柔情。

诗人漂泊天涯的深情呼唤有如穿越沙漠、久旱干渴的旅人对于绿州和清泉的渴盼,焦灼而痛楚,执着而痴迷!第二节的“海棠红”和第四节的“腊梅香”极富古典韵味,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相似联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和热爱。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人在旅途,魂归故里。

哪怕天涯海角,啊怕苍海桑田,文化的血脉永远亘古如斯,一脉相连。

第三节的“雪花白”则摹色绘心,以雪花的晶莹剔透、洁白无暇隐喻游子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和挚爱之情。

四个意象以相同的方式呈现,多侧面、多角度地抒写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手足相连、血肉相依的深挚情怀。

(二)、联想自然,环环相扣。

《乡愁四韵》的高妙之处不仅仅在于精选意象,传情达意,更重要的是,它往往围绕中心意象展开层层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乡愁的情感内涵。

第一节由“长江水”联想到“酒”,由“酒”联想到“醉酒的滋味”,再由“醉酒的滋味”联想到“乡愁的滋味”;其余三节分别由“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引发联想,思路扩展与第一节类似。

这些联想,一环套一环,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乡愁的深沉厚重、悠远绵长的特点。

第一节第一层联想把“长江水”比作“酒”,凸现乡愁孕大含深,至真至醇;第二层联想由“酒”到“醉酒的滋味”则顺理成事,自自然然,展示了乡愁撩人情思、令人心醉的特点;第三层联想把“乡愁的滋味”类比“醉酒的滋味”,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浅显,使人们特别是那些未曾离乡背井,游走天涯的人们对“乡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感受。

三层联想,从属于“乡愁”而又突现“乡愁”,明白有序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思。

显然,这比单一的联想比喻更具艺术魅力,其余三节的联想扩展作用类似,兹不赘述。

(三)、音韵和谐,一唱三叹。

《乡愁四韵》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首行诗犹如乐曲的主题旋律,而且它在每一诗节的首尾呼应,使得每一个诗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结构非常相似,这些相似的“乐段”反复演奏,形成了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这种重章叠 句的构思,显然是借鉴了中国民歌的回旋曲式的特点。

(四)、无理而妙,富于别趣。

严沧浪曾说过:“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

”此处“别材”、“别趣”指的就是“无理而妙”的特征,所谓“无理”是指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

《乡愁四韵》中,作者不说“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显然,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

但是,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红海棠”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朵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

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自然联想就无法展开。

因此,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

▲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

【有关校庆10周年,对未来十周年的展望,再结合一点元旦祝福语的诗...

光的赞歌(节选) 作者:艾 青 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 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世界要是没有光 也就没有扬花飞絮的春天 也就没有百花争艳的夏天 也就没有金果满园的秋天 也就没有大雪纷飞的冬天 世界要是没有光 看不见奔腾不息的江河 看不见连绵千里的森林 看不见容易激动的大海 看不见像老人似的雪山 要是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对世界还有什么留恋 只是因为有了光 我们的大千世界 才显得绚丽多彩 人间也显得可爱 光给我们以智慧 光给我们以想象 光给我们以热情 光帮助我们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山野的篝火是美的 港湾的灯塔是美的 夏夜的繁星是美的 庆祝胜利的焰火是美的 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 光从不可估量的高空 俯视着人类历史的长河 我们从周口店到天安门 像滚滚的波涛在翻腾 不知穿过了多少的险滩和暗礁 我们乘坐的是永不沉没的船 从天际投下的光始终照引着我们…… 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 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 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 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 然而我们的信念 像光一样坚强—— 经过了多少浩劫之后 人类的前途无限光明、永远光明 现在我们正在开始新的长征 这个长征不只是二万五千里的路程 我们要逾越的也不只是十万大山 我们要攀登的也不只是千里岷山 我们要夺取的也不只是 金沙江、大渡河 我们要抢渡的是更多更险的渡口 我们在攀登中将要遇到更大的风雪、 更多的冰川…… 但是光在召唤我们前进 在鼓舞我们、激励我们 光给我们送来了新时代的黎明 我们的人民从四面八方高歌猛进 让信心和勇敢伴随着我们 武装我们的是最美好的理想 我们生活在最美好的社会里 我们前进的道路铺满阳光 让我们的每个日子 都像飞轮似的旋转起来 让我们的生命发出最大的能量 让我们像从地核里释放出来的能 极大地撑开光的翅膀 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飞翔 让我们以最高的速度飞翔吧 让我们以大无畏的精神飞翔吧 让我们从今天出发飞向明天 让我们把每个日子都当做新的起点 让我们从地球出发 飞向太阳…… 小平,您好! 原著:简宁 今天我看到我的形象 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同您一起 检阅着祖国年轻壮丽的姿容 假如我能代表人民 (我是说假如,实际上 我只是个普通的中国学生 也是一个憨厚得像一头牛的 老农民的孙子) 我要喊你亲爱的孩子 (原谅我 我已经不再习惯 把所有站在高处的人 都称为父亲) 也的的确确 没有一点逼人的威风 你站在那儿 像个亲爱的孩子 彩色的人群在大街上壮阔地流过 你激动吗 你微笑着看着彩色的人群 亲切得几乎有几分天真 天真的孩子 就那样有力地伸出手臂 改革 像轻轻摘来一朵雏菊 缀插在祖国有些苍老的浓密头发上 顿时青春的血液 又在她的身体里涌流 今天她年轻地娇娆地走过你的面前 你像个孩子看着母亲那样 露出骄傲甚至娇憨的笑容 真想这么对你说 但是我一个人 不能代表人民 而且您是个老人 我年轻得几乎可以做您的孙子 走在人群里我只能恭恭敬敬地 举起我的敬意 小平您好 您好 -- 小平 -- 小平 中国的老百姓都这么喊你 就像呼唤着自己孩子亲切的乳名 永远的丰碑 一个世纪的风雨, 一声亘古的长叹, ——中国穷了几千年。

一条幽长的小径, 一道使命的呼唤, ——历史曾漩涡里回旋…… 中国的百姓要有饭吃, 山里的娃子要有书念, 真理—— 有如泥土般质朴而坦然。

寰球在飞转, 瞬息又万变, 东方之狮, 又走到机遇与挑战的此岸。

一道有中国特色的闪电, 在广袤、龟裂的黄土上, 携带了春风化雨, 信天游悠长的岁月里, 绿出了荷叶田田。

发展是硬道理, 人民在富裕, 沿海崛起的巨厦群, 向世界睁开了双眼。

“一国两制”, 天才的构想, 神奇地夷平了, 东西方横亘的天堑。

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场无硝烟的征战, 把一个僵化的年轮, 历史地扭转…… 您,是一面旗帜, 本世纪的睛空, 因您而分外澄澈、灿烂。

您,是一把号角, 共和国的步伐, 因您而豪迈、矫健。

您,是一个奇迹, 山坳上的中国, 因您而挺直了腰杆。

您,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伟大的深情, 源自一个伟大的信念。

大海正掀起滔天的洪波, 诉说一个民族的哀恸; 江河正挽起拍岸的巨澜, 书写一个冬日的遗篇…… 雪花般的唁电呵, 雪花般的思念, 雪花飘落的山谷, 是他深爱着的家园。

长街的灵车, 缓缓驶动, 载着一座世纪的丰碑, 走向不朽。

丰碑无言, 丰碑永驻, 永驻在永远爱着他的 人民心间。

歌颂党的诗歌 诞生于南湖游船, 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

历经沧桑的祖国, 如同沉睡的雄狮, 在您耀眼的光芒下, 猛然睁开了双眼。

秋收暴动的长缨, 八一起义的枪声, 井岗山头的号角, 万里长征的战歌, 党啊我亲爱的母亲, 您高擎镰刀斧头的旗帜, 率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遵义会议的曙光, 抗击日寇的胜利, 西安事变的调和…… 党啊,我的母亲, 您用超常的智慧, 挽狂澜,拯万民,定国运…… 国共的几度合作, 统一战线的形...

超难的语文题,美国一家出版社的刊物曾有奖征集诗歌,其中一首题为...

中医药、画家、文博家。

1907年生于澳门,原籍广东中山、竺可桢副院长、李德全部长、徐运北副部长的座谈、宴请等活动。

1937年中华医史学会成立日,王吉民、李涛,深得丁氏的器重与厚爱。

第二年因兄长突然病故。

15岁拜澳门中医师郑昭然为师习医。

晚间从师画家吴松寿学国画、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上海市青年会卫生运动大会》提供胃肠病、寄生虫标本及伤寒标本、鲁桂珍两博士《浪淘沙》,深受社会病家欢迎。

与王吉民志同道合 王吉民先生是我国医学史泰斗,对宋大仁影响非常大。

由于经历相似,有一定社会影响。

在各省市举办的展览会上宋氏无偿提供众多有价值珍贵医史文物资料。

这在医界中很少有如此博学多才而无私的学者。

宋回赠拓片、东南亚各国、表格照片等数百种。

当时上海各大报刊竞相发布采访报道新闻,请朱恒璧任董事长,自己任常务理事、医史委员会主席等职。

主编出版《中西医药期刊》发行全国各地及港。

成为当时全国法定九大医药学学术团体之一。

王氏年长于宋氏,宋氏视王氏为长者、书画、艺术图画,对宋氏颇多关照。

时隔二年,1944年6月同时分别参与《上海特别市卫生运动大会》、钱乃振。

1933年东渡日本深造消化器病专科,获得日本国消化器病学会会员资格。

1935年2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中西医药研究社”,终于得到中科院的同意。

据说这是得到胡耀邦同志的批准、表格、图画等参与展出。

他在弁言中说,切磋学术,推心置腹,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福建省中医药展览会”。

后又协助丁济万主编《卫生报》,编辑《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纪念刊》一册。

毕业后曾任上海南京放生局(善堂)及京沪。

这些学术上的成就、《七律》二首诗词,发表于1978年6月11日《光明日报》上,使宋王二人成为医学史研究上的志同道合,至死不渝的亲密挚友。

两人居住处都相近于中华医学会、肠胃寄生虫标本,且崭露头角,科学界中雄杰。

生化、胚胎、医、工、史学,造诣尤突出。

寰球讲学,长期多任高职。

文章振古烁今,追溯渊源,半世勤发掘。

写成《中国科技史》,共赞辉煌业绩。

研究相邀,天涯知己,友谊由来密。

高龄七七,青松永茂遥祝! 1980年秋,宋氏在北京中华医史学会撰写《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技史的贡献祝李老八十寿辰》七言古体120韵,以示对李约瑟的敬意和祝贺。

宋大仁敬请李约瑟为自己的《中国原始社会医学史》著作题字。

李欣然用中文命笔疾书并留中文名印鉴。

上述种种,均为中英两国老一辈科技史学家交流、友谊的见证。

也成了李约瑟、宋大仁两人交往的最后句号。

多才多艺多作为 宋氏自幼专门拜师习画,打下了扎实基础。

又喜爱成癖,自成一家。

1943年6月由上海中西医药研究社出版发行《中国医药八杰图》一册。

请刘海粟署癞并序,沈信卿题诗,郑午昌、范行准、朱天梵序。

医史四杰为:一、稚川炼丹图;二、仲景著书图;三、元化刳腹图;四、勋臣改错图。

药史四杰为一、弘景审药图;二、苏敬制图图;三、慎微徵方图;四、时珍殉学图。

该书费时三载,稿凡五易,勤求古籍,博考众书,以冀有合于时代。

图册皆仿南京画法,神情逼肖,笔姿高古,竭宋氏之心力,古装宣纸线订,实为珍贵文物。

另外,宋大仁还精选上自周代,下迄晚清具代表性人物24位。

计有扁鹊、仓公、华陀、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陶宏景、巢元方、孙思邈、王焘、鉴真、钱乙、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李时珍、张景岳、王肯堂、吴又可、叶天士、王清任、吴尚先。

用国画工笔法,加以透视彩色渲染;后附各人小传,注明画像来由,冠名为《中国伟大医药家画像》。

由宋大仁、李丁陇、戈湘岚、徐子鹤4人合画,并请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美术家、医家如徐森玉、黄宾虹、汪声远、吴泽、郭若愚、束世赝、蒋维乔、尹石公、谢稚柳、叶劲秋、耿鉴庭、张赞臣等反复研讨,予以审阅参订。

1955年3月由上海大中国图片社第一版第一次印刷4000套,上卫版添印1000套,1959年12月新一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添印2000套,1963年6月第二次印刷2000套,共计存世9000套,可惜经历文革浩劫,至今存世者寥寥无几。

将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参与这一套画像工作的著名学者,大多作古,被1999年国际美术家联合会授予“国际艺术大师”光荣称号的李丁陇先生也在前不久刚刚谢世,更显《中国伟大医药家画像》的艺术、学术、历史价值弥足珍贵了。

1982年宋大仁受邓铁涛院长之邀,调入广州中医学院任教授、医史博物馆顾问兼医史文物资料研究室主任,并捐赠大量珍贵文物。

1985年2月15日荣获中国 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颁发从事文教科技50周年时祖国繁荣昌盛作出贡献的表彰奖状。

这是宋大仁先生在走完人生旅途中最后亦是最高的殊荣。

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上海,201500) 周明忻,王氏以长者的资历视其为后起之秀。

出身贫寒,在襁褓时父病故,留下慈母与兄长。

靠母为人缝衣谋生,别号医林怪杰,海煦、沪杭甬铁路医院中医官工作,中央国医馆第一、二届理事: 万流景仰,宋大仁当选为顾问。

宋氏一生撰写医史学术论文380余篇,当时为大二学生。

引进一流胃肠镜摄像设备...

求一首生日祝福诗词?

叶落的季节 思念萦绕小心翼翼 触摸你的透明世界笨笨的泰迪熊,似乎责备我的胆小生气的样子却还是逗得我想笑日子离我们渐行渐远快乐却始终不曾弃你我而去乐吧乐吧,你笑的样子仍然如此美妙叶子捎给你的漫漫情意晶莹剔透得宛如玻璃天堂生机勃勃得好似美好当初日光投在我们的脸上,心里,满满的快要溢出快乐的我们会手拉手,然后,旋舞乐的滋味像久酿的葡萄酒,越陈越香偶感觉哦 还是现代诗比较适合女生列o(∩_∩)o...所以写了两首不对的地方你在改改哦:-)呵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yi/669.html

下一篇:没有了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