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篇 > 诗词讲究

诗词讲究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篇     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11日    点击:  次
诗词讲究

诗词中的名称有何讲究?

主要指 用韵、平仄、对仗。

下面的这首《格律诗三十八句口诀》可能对你了解诗词格律有所帮助:格律诗中平仄明,声律关系要弄清。

佩文古韵为依据,平上去入在其中。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要对应。

两联之间粘相处,一韵到底应平声。

律诗起承接转合,中间两联对仗行。

一三五可约不论,二四六字声分明。

基本句式仅四种,举一反三功倍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虽严可拗救,孤平犯忌错不轻。

两仄一平夹中间,一定要救按律行。

孤平拗救共两种,本句对句两类型。

本句自救仄平脚,三拗五救很轻松。

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

小拗五字可不救,大拗六仄下五平。

仄平韵脚五字救,本上两句全救清。

特殊句式仄仄脚,五六互换三应平。

律诗基本四要素,韵声粘对必须明。

精通基本规则后,可学李杜进诗城。

古诗讲究什么?

作诗基本规则: 1、对仗(对偶):律诗中①‘起承转合’(首颔颈尾),承转(颔颈)两联对句(词性、结构相同、平仄相反),多对不限(富对仗);②单颈(转)联对为蜂腰体;③首颈(起转)对为偷春格;④同类、习惯、借对、重点、流水、宽松、数字错位、隔句、句中自对;单首、颔、尾(起、合)联对不可称律;绝句不求对仗。

2、对仗禁忌:①合掌(两联对仗,句式结构一样);②出句与对句意同。

3、相对(上下句平仄相反):1-2句、3-4句。

(否则失对) 4、互粘(前后联平仄同):2-3句、4-5句。

(否则失粘) 5、五七变式:五言句前加两个平或两个仄,变成七言诗。

6、五言规律:五言1、2、3句之第1、3字不论;第4句之1字不论。

7、七言规律:七言1、3句之1、3、5字不论;第2句之1、5字不论;第4句之1、3字不论。

8、禁出韵:除首句押韵外,单句为仄、偶句平押韵(韵脚,从106韵中选同韵部字)。

9、避上尾:一诗中,单数句(仄声)的上、去、入韵之尾字都应该用上(单一犯上尾)。

10、避重字:同一个字不可在一诗中2次以上使用(叠字词外)。

11、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除韵脚外,只有一‘平’及句中第2字或第4字‘平’被两侧‘仄’夹持。

12、三平调:如:仄仄平平平,每句最后3个字为平,犯三平连尾病。

13、避三仄:如:平平仄仄仄,每句最后3个字为仄,尾部三连仄。

14、互救:即句中不论的X字位,平仄互换,达到避免孤平、失对、失粘的效果。

①句中3-4平仄换救变体。

②出句与对句的1-1、3-3平仄互救(也可不救)。

③句中1-3平仄互救。

④孤平拗救。

⑤出句与对句平仄广互救(全仄-全平,此还存有争议)。

15、语法句式结构(五言2.1.2、2.2.1、2.3;七言2.2.1.2、2.2.2.1、2.2.3常用),每联结构相同、各结构式都运用上为最佳(对仗两联结构相异而得章)。

16、佳品:合格律、无毛病;视觉艺术直观美、听觉艺术美、抑扬顿挫、脍炙人口、寓意深、深入浅出。

17、古风:韵不受限,混重深沉,篇幅长、平仄都可用(平脚时,前句为仄;仄脚时,前句平尾,至少两联一换韵),避上尾及重韵。

18、仄韵诗:将平韵诗每句平尾、仄尾与倒数第三个字之仄、平互换位形成。

19、排律:首尾联不对仗,余全对仗。

20、诗的演变格式:共4种结构句式,①五言基本格式(仄起首句不押:首句‘仄仄平平仄’, 依照‘相对’规则,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依照‘相粘’规则,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依照‘相粘’规则,第四句‘仄仄仄平平’),形成完整五言绝句。

②将以上五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五律’。

③ 将以上五绝前,视平仄而相对加2仄或2平,形成七言绝句。

④将七绝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8句,成为‘七律’。

或将五律句前对应性加2平或2仄,形成‘七律’。

⑤将五律或七律按对与粘规则继续推成10句以上,称为‘排律’。

⑥、以①中4句任何一句开头(首句),依据对粘原则推排,变换形成其他三式。

故16篇格式不可死记,只记方法。

21、变格: 基 本 格 式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出句1、3与对句1、3互救)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孤平拗救,本句1、3互救)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本句3、4字变体互救) (出句1与对句1互救)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2、避重韵:不可在同一诗中使用同声母字(如:已用‘生’作韵脚,不可再用上‘声’作韵脚)。

23、避免使用生僻字:影响普及传唱,上口性差。

24、会选韵:根据所表达的内涵,选择不同韵脚字(分为欢快、昂亮、温馨、低沉、忧闷字韵)。

25、通俗新颖:内容新颖,具有时代感,反应现实社会,避免传统上的无病呻吟(无聊),寓意内涵深,倡导使用新词汇(避免陈旧、官体诗,当然个别传统守旧者不乐意此形式,诗是写给现代人看阅的,古人是看不到,要让现实社会大多人群看懂)。

26、学习过程:学作诗应循序渐进,先学作短‘古风’、再学作‘绝句’、再作‘律’。

下附:泰石编制共享工具 (版权所有,引用必注明来源) 27、近于诗的词:浣溪沙、生查子、木兰花、阳关曲、清平乐、怨回讫、玉楼春、卜算子、定风波、摊破浣溪沙、望江东、忆王孙、渔父、渔家傲、鹧鸪天、一七令。

(下篇‘词’,可先预作此部分词)。

28、联律的基本定义:合‘马蹄韵’、对仗、两联平仄相反。

①每句中字位的平仄结构 三言: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五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不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3可换位)。

六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3可换位)。

注:①多余8字联,根据‘马蹄韵’联律并结合联意加注顿号读,将组合分解成以上格式。

②出句有问题(不合上述规则),对联就会出问题。

古代的诗词讲究的韵律主要指那些?

(言论一:不按韵律的诗谓之自由体诗,其意在诗外。

只要写出诗的那种凝练,超脱的感觉,又何必在乎韵律呢。

诗毕竟从音乐分离出来很久了。

)要说凝练超脱,散文杂文同样可以做到。

但韵律却是诗歌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诗歌区别于散文杂文的重要特点。

我在上面帖子里已经讲过,这个韵律不是狭义上的押韵(押韵是针对古体诗词而言的),而是富有音乐性,有节奏感。

这一点无论古体诗词,现代诗歌,或是中文诗歌,外国诗歌,都是一样可以体现的。

自由体诗指的是用白话而不是文言作为工具来写作,放宽了对格律的限制,不再要求用韵部相同的字,但诗歌的根本性质是不可变的。

(言论二:即使都是古人的诗词,读起来的感觉也是有差别的,太过追求韵律规则,而害其意,不可取,但是只有意而无其韵,也比较遗憾~~有的时候读起那些意新韵美的词句,总会想起那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上大学后,才知道现代诗也可以很美的,再别康桥真美,可是这样的佳作似乎并不很多~~)所以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些都是针对偶得佳作不忍以律过分限制所言。

:)然而即使是古人的出律作品,基本格律仍然是遵守的,格律诗之大忌他们是不肯犯的。

比如说,杜甫的作品中就有一些拗句,但仍然会通过拗救来使其符合基本格律规则(某些句子拗救时“一三五”其实还是要论的)。

另有一些古人不遵守格律处,也是因为表达时不得不如此,比如“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这里下句的白帝城就不能换,所以出律可以原谅。

朋友所言现代诗美的不多,我想和现代人不重韵律极之相关,前文已有所述,这里就不多作评论了。

另,对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另一方面看,如没有深厚功底,没有读过记过大量的作品,是无法妙手偶得的,这点无论是写古体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一样。

(言论三:诗歌对于古诗来说讲求格律,其实本意乃是为了好记,而不是别的。

在诗歌理论发展以后,猜出现后来所说的平仄之类的东西,也出现了很多的理论。

像诗经最初写的那么短,而且有押韵,就只是为了好记,要不然能有那么多得诗歌流传下来么?对于现代诗。

我想我们应该不必要求的那么严格,我个人认为,现代诗讲求意境。

格式没有那么严格,押韵也不是那么严格,有的时候不押韵对于现代诗来说反而是好事。

但是握住么说并不是觉得古代诗歌不讲求意境。

只是相对的,现代诗对意境更加重视而已。

现代诗的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有的时候流于通俗,或者说俗气。

因为是用白话写的,因此不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果有意于现代诗的,应该注意啊。

)有必要重申两点:一,这里只要提到格律就是针对词和格律诗(近体诗,也就是我们讲的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

象诗经(一般为四言诗,四言诗以及杂言诗、五言、七言等均为诗体的分类)是不谈格律的,古风(古体诗、古诗,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统称不同)的押韵方法和格律诗也不同,当然也有入律古风,即按格律诗的方法写作,但押韵上仍按古风的规则。

我于古风是不大通的,这里就不多讨论,待擅长的朋友解释吧。

诗经中常有的押韵和同体反复并非是为了好记,而已经是一种写作手法,不然学诗经时如何还要注意讲究“赋、比、兴”,也就说明不仅是为了好记。

二,谈到现代诗歌的韵律,我已经一再说明,主要指现代诗歌要有音乐美,有节奏感,这是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现代诗歌不需押韵,这点我并无质疑。

另,楼上朋友说现代诗对意境更加重视,我极不赞同。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在表达的语言、写作方式上有所区别,但对意境的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古人云,不以词害意,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只要立意新,意境好,无须刻意追求辞藻。

古诗讲究什么哪几点?

1、诗的分类法。

唐后诗分为:1、古体诗与 2、今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分:1、五言古诗 2、七言古诗两类。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字数不拘多少。

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字数不拘多少。

此外还有一种杂言诗,诗中夹杂着五言,七言甚至三,四,六,八,九等字句,一般也归入七言古诗一类。

古体诗也叫古风。

今体诗分:1、律诗 2、排律 3、绝句三类。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类。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

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

排律是十句以上的律诗,多见五言排律,七言排律极少。

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四句。

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今体诗是唐代新兴的诗体,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有许多讲究,与古体诗截然不同。

我们讲格律,主要是讲今体诗的格律。

格律诗是诗的一种样式,要求严格按格律来写的。

其发端于“永明体”,兴盛于唐,成为中华诗文化的魂宝。

2、我们学诗如何入门?学诗入门要学格律 ,一个球员不知规则不可对能成为球星,有人因一时不懂,就反对格律,是不对的。

我们从律句学起,写七言律绝,在七言律绝里解决诗境的问题和章法。

以后出口就合律,正如专业球员出手就正规。

今天先讲平仄这个令许多人晕的东西。

古来众多诗人经过研究,发现我们之语音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平,一类为不平,不平叫仄,发现平仄交错起来才好听,又实践,发现按一定规律交错起来就好听,这种规律即格律!平仄 、格、律这些就这么回事,古人已研究出了我们用便是。

大家学诗要有一个理念,就是诗不是写的,是吟出来的,是唱的。

诗要吟,有了格律吟了才最好听,你不用格律如唱歌跑调。

★格律诗 格律诗有这样几种样式: 1、五律:即一句五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2、七律:即一句七个字,八句,限用平韵、一韵到底。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排律:即可以是五言排律,可以是七言排律。

排律至少十句以上。

排律用韵必须是整数,如十韵、三十六韵等。

4、入律的绝句:可写五言律绝,可写七言律绝。

四句,叶平韵。

(注意:绝句分古绝、律绝二类,这里说律绝)绝句特殊,分二类,一类是用律句的律绝,一类是不用律句的古绝。

用律句的律绝,划为律诗,用律句的古绝划为古体。

大部份书上就叫绝句,不分律体古体的。

凡叶平声韵的,一定是律绝,凡叶仄声韵的,一定是古体。

另外,一般来说,五言绝句人们喜用古体,七言绝句人们喜用律体。

★韵 1、什么是韵 中国字之音由声母、韵母组成,韵母相同的字就是同韵的字。

如:妈、麻、骂,花,沙、茶,又如、阳、养、漾、等 。

诗讲究音律之美、节奏之美,要好听。

故中国的诗词歌赋全部要押韵,顺口溜都要押韵。

如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俩口吵架不记仇。

流、仇押韵,不然不顺口。

古人没拼音,就选出代表字来代表,老四声中,古人有平声韵部、上声韵部、去声韵部、入声韵部, 每个韵部中有好多个同韵字,这就是韵书了,我们可查。

注意:把同韵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在句尾,叫押韵,又叫叶韵。

2、什么是押韵 押韵又称叶韵,是把同韵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是放在句尾。

中国的民歌、民谣、戏曲、诗、词等,都是叶韵的。

不押韵肯定不行。

3、什么是老韵和新韵 古四声也是不断变化的,到了今天,我们都用普通话了我们现在说的老韵,指平水韵。

新韵指普通话的韵,但目前有不少人反对用新韵。

我个人观点是初学者先用新韵,之后慢慢老韵就懂了。

下面说几个常见问题: 第一、什么叫平水韵。

人口音不停地变,故韵也不停变,变到后来变成平水韵,平水韵是离我们最近的老韵,我们说老韵就指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

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

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第二:什么叫上平下平。

(参照上面)在平水韵中,其平声部有30个韵部,为了方便记忆,人为分成上平15韵、下平15韵,象一本书分为上下二册,没什么特别的。

我们常见人说,限用上平第二,或说限用上平冬,就是说我们用上册的第三个韵来写诗。

上册有15个,下册有15个,没什么玄的。

第三:什么叫宽韵、窄韵、险韵,一个韵部中同韵的字多叫宽韵,宽就是字多,我们用字方便,好多字可选用供选用。

字少叫窄韵,路窄么就不好走。

最少的叫险韵,危险,用不好就弄错了。

第四:什么叫韵头、韵尾。

韵母中分韵头、韵尾,凡韵尾相同的,也是押韵的字,韵头不...

诗词讲究炼字,请你找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精...

这两句诗是对山西村风景的描绘。

“山重水复”是从大范围落笔,勾画出整个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重”“复”两个字突出了山与水的曲折幽深,而在“山重水复”之下的“疑无路”三个字,则进一步衬托了山水迂回转折的境界,并增强了真实感,使之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柳暗花明”是具体写“山重水复”中的一个村庄,显示出兴旺的气象和蓬勃的生机。

一个“暗”字,突出了柳树的茂密,树荫的浓郁;一个“明”字,则突出了花草的繁盛、明媚和娇艳。

这一“暗”一“明”别具一格地描绘了这个村庄的独特风光。

而“柳暗花明”之下的“又一村”三个字,意在表明这个村庄的突然出现和这出现的一刹那给诗人的强烈印象和心花怒放的情态。

应该说,“疑无路”三个字是虚写,“又一村”三个字是实写,然而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使这两句诗既韵味无穷,又包含寓义深远的哲理。

因此,后人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进人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常名句巧用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在不少诗词名句中,有的字能一字传神,或抒发某种感受,或生动地描绘形象,创造出美的意境在不少诗词名句中.有的字能一字传神.或抒发某种感受.或生动地描绘形象.创造出美的意境.请你在下面诗句里找出能传神的字.写在括号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鸣)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关)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爱)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请教关于古典诗词规则的问题。

第一章 诗词的四大要素一、押韵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

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

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二、四声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

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四个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则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二者关系如下:1、平声,后代演变成阴平和阳平。

2、上声,后代有一部分演化成去声。

3、去声,后代绝大部分仍然是去声。

4、入声,在普通话里完全消失,分别并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面我们;来讨论平仄的问题。

三、平仄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四、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

一般讲对偶,指两句相对。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韵书押韵的。

韵书有诗韵和词韵之分,词韵比诗韵宽松。

诗韵共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词韵则将诗韵合并成19部。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古体诗则可用仄声韵。

诗韵如下: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15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29韵: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音语),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音闪),十六铣,十七筱(音小),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音现)。

去声30韵:一送,二宋,三绛,四寘(音制),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音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音个),二十二祃(音骂),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入声17韵: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辑,十五合,十六枼(音叶),十七洽东冬等字都只是韵的代表字,他们只表示韵母的种类。

至于东冬这两个韵(以及其它相似的韵)读音上有什么分别,现在我们不需要追究它。

我们只需要知道:最初时候可能是有区别的,攻笭掇蝗墀豪峨通法坤后来混而为一了,但是古代诗人们依照韵书,写律诗时还不能把它们混用。

但是在古体诗和词里,可以把近似的韵(称为邻韵)合并使用。

例如词韵:第一部 平声:一东二冬通用,仄声:上声一董二肿、去声一送二宋通用第二部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仄声:上声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三绛二十三漾通用第三部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去声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通用第四部 平声:六鱼七虞通用,仄声: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第五部 平声:九佳(半)十灰(半)通用,仄声:上声九蟹十贿(半)、去声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通用第六部 平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用,仄声:上声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去声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通用第七部 平声: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仄声:上声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去声十四愿(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第八部 平声:二萧三肴四豪通用,仄声:上声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去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通用第九部 平声:五歌[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哿、去声二十一个通用第十部 平声:九佳(半)六麻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一马、去声十卦(半)二十二祃通用第十一部 平声:八庚九青十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三梗二十四迥、去声二十四敬二十五径通用第十二部 平声:十一尤[独用],仄声:上声二十五有 去声二十六宥通用第十三部 平声:十二侵[独用],仄声:上声二十六寝、去声二十七沁通用第十四部 平声: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通用,仄声:上声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第十五部 入声:一屋二沃通用第十六部 入声:三觉十药通用第十七部 入声: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通用第十八部 入声: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枼通...

友于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尚书?周书?君 陈》:“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 这里的友于兄弟指兄弟相爱,后因以友于用作称兄弟的典故。

唐?杜 甫《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友于皆挺拔,公望各端倪。

”唐?白居易《东 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员外窦七校书》:“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pian/1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