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篇 > 《春望词四首》 赏析

《春望词四首》 赏析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篇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0日    点击:  次

当相思和春天一起老去——薛涛《春望词》赏读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唐)薛涛《春望词》 春天对于自然万物,原本是欢欣鼓舞的季节,但在文学里,春天却有着太多丰富幽微的意蕴。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春天的诗篇,更多的是伤春之语,悲挽之情。伤春,悲秋,俨然就是至情至性的诗人们对于季节的基本情绪,是文学不绝的主题。 的确,春天是美好的。但繁花满枝在绽放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无可挽回地迅即地凋零。春光如此之美,又如此脆弱易逝,一如青春和爱情。那些伤春者才是真正懂得春天的心灵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怜惜,所以伤怀。那个把锄花树下,吟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美少女颦儿,是花魂之转世,更是诗魂之精灵。她字字血泪的诗篇,表达的绝非一个小女子一己的体验,而是人类集体对于春天、对于青春、对于美、对于爱的先验的宿命的悲哀。 诗人薛涛,也是这么一个在春天里空结着刻骨愁怨的女子。 薛涛和很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女子一样,有着美丽的容貌, “ 色比丹霞朝日, 形同合浦圆”。然而她的声名不是源自美丽,也不是因为和某个男子倾国倾城的爱情故事。“唐有天下三百年,妇人女子能诗者,不过十数。最佳者,薛洪度而已”,“文采风流,为士女行中独步”, “得诗人之妙,使李白见之,亦当叩首”,“薛涛才情,标映千古,细看其诗,直高中唐人一格” , “ 可以伯仲杜牧”。古代诗话中如此评价薛涛。事实就是这样,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里,薛涛是一个以绝世才华证明了自己的生命的女子。身处庞大而炫目的诗歌唐朝,在那些光焰万丈的繁星中,她灼灼地发出了自己的光芒,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二十多位著名的诗人曾与其唱和。薛涛的“吟诗楼”,至今耸立在距杜甫草堂不远的浣花溪畔,在此建成的纪念她的望江楼公园,与“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成为成都市最为著名的人文景点。王建有诗《寄蜀中薛涛校书》写了薛涛在当时卓然的诗人风采:“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然而,诗人薛涛依然只是一个女子,一个为爱而生被爱所伤的女子。她也写叹兴亡感时事的大诗,雄浑悲壮力透纸背,后世评为“工绝句,无雌声”。然而在春天里,她只是让自己的泪洒落在花瓣上。她是一个以心灵为生的女人,她无法逃离伤感,就像她一次次焚心似火,等待无望的爱情。 这组《春望词》,写于薛涛隐居浣花溪时期。此时,她虽刚年过二十,却已饱经人生沧桑。十二年屈辱的乐伎生涯中,她曾被罚往荒蛮边关,也曾拥有过节度府校书郎的尊贵地位。在终于脱离了乐籍恢复了自由身后,她一身素淡的女冠服,在浣花溪畔开始了新生活。她鄙弃世俗功名,梦想的只是把自己的爱安顿在一个忠诚而又热忱的男子身上。然而,一个苦寒出身的贫家女,一个曾经是乐伎的女子,又怎么可能真正拥有自由?怎么可能收获到与她的美貌、才情、人品真正相配的美好爱情?她一次次付出,一次次让“结同心”的美梦幻灭。凄风苦雨的日子就像锦江的水绵延不尽,比这样的日子还要多的是心灵的风刀霜剑。知己难求、知音渺渺的痛苦里,美好春天的来临,只能更引起她相思的惆怅,而岁月无情时光流逝,无法把握爱情又无力留驻青春,“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薛涛看着枝头最美的花朵,数着指尖流走的时光,就像看着自己的美丽在徒劳地开放,兀然地凋零。“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花开同赏花落同悲的知音犹在天边,不识相的春风怎能知道风华绝代的才女满腔的忧怨,春鸟的啼叫仿若是诗人心底的哀吟,而窗外曼舞的柳絮更让她想起了那些朝秦暮楚的男人:“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补充回答: 薛涛的一生是不幸的,她生活的时代,她曾经沦落风尘的乐伎身份,注定了她难以寻觅到一个真正的可以相伴一生的爱人。出众的姿色,超群的才艺,都不能改变这一切。她只能是不系之舟、无根之萍,漂泊无依,没有归宿。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倾泻在诗歌里,形成了她“万里桥头独越吟,知凭文字写愁心”的独特诗风,她创作的主旋律是悲凉哀怨的。这组《春望词》可谓寂寞愁绝声声悲苦,诗歌的客体物象已被主体情化,春天的一草一木全化成了诗人惨淡身世、悲愁心灵的折射。全诗看似极其简单,直抒情怀、明白如话地表达了孤独之感,失恋之悲。然而这样的简单,是繁华之后的简约,是万弦俱寂后唯一的清音。是诗歌的至境。年华易逝,知音难求,薛涛的身世之感,何尝不是一代又一代人心口永远的痛?

薛涛有过热烈的爱情追求,有过痛苦的相思和“芙蓉空老蜀江花”的哀叹,但她从没有过低眉屈膝的乞怜和哀求。她独居浣花溪四十余年,生活虽孤苦,但人格高尚,精神始终高雅,个人遭际不幸并未使她把视野局限在寂寞的小天地里。她依然关怀国事,写下了著名的《筹边楼》,她建了吟诗楼,并自制别致的红色小笺,用来题诗。她生活在自己的诗歌世界里,她的生命依然纯粹而完整。她不只是一个让人痛惜的薄命女子,她更是留给后人无穷的审美享受、使我们无限敬仰的优秀诗人。“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用薛涛题竹诗来赞美她的人格是恰当不过了。

薛涛没世已千余年了,但深夜里读她的诗,恍若明月就是那时的明月,杨柳就是那时的杨柳,而窗外花园里,真真切切就是那开放在清清溪水畔,与苍苍劲竹为伴的,寂寞的傲然的美丽不凋的唐朝的花啊!

李白和杜甫的比较ppt

李白和杜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诗人。

李白是那个用生命来追寻浪漫的李白,是那个迎风立于船头,狂笑高呼“我本楚狂人”的李白,是那个对天长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

他天马行空,他豪放飘逸,他傲岸不羁,他用众人不能理解的方式来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

他澎湃的激情,他飞扬的神采有一 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被感染,被打动。

杜甫,是那个诗录历史的杜甫,是那个“宁苦身以利人”的杜甫,是那个道尽人间悲欢离合的杜甫。

他感时忧国,他绪密思深,他沉郁顿挫。

他用诗冶炼苦难,他用诗书写血泪,他用诗将现实展现在人们眼前。

杜甫和李白的殊途,其源于儒、道的殊途。

儒家、道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两种思想,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

孔孟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人伦关系以及条条框框的做人原则为文人走向圣人之路铺好了砖石,追求的最终理想是“修治齐平”。

老庄则剖析宇宙间自然万物的深层奥义,追求人与宇宙的契合无间,人与“道”的和谐统一,为文人走向仙人之路架好了云梯,探寻的是乌托邦般的“无为而治”。

儒和道代表了中国文人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深沉凝重,后者率性恣肆,分别造就了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

重道的李白和崇儒的杜甫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时代选择激情,历史选择深刻”,李白为时代所选,杜甫为历史所选。

很难有标准来衡量两者之间的优劣高下,同样也没有标准来评判儒道两种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哪个更加深远,它们两者只是不同,这种不同造就的是两个同样伟大的诗人。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向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思想和感情的代表。

李白和杜甫的伟大皆在于此。

李白的诗中,狂放、抑郁、希望、失望相互交织、冲突,他的狂笑长吟中笑出了吟出了他“大济苍生”、“海县清一”的抱负和人们无力笑出吟出的血泪。

杜甫的诗中,理想、现实、黑暗、光明、愤慨、伤怀相互结合碰撞,他的记实之笔道出了他推己及人的兼济之心,压缩凝结了大众无力承载的苦难。

他们是时代的歌者,是精神的创作者,是不朽的缔造者。

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是社会和历史的痛苦和幸福,他们代表了社会、时代、人类的感情和思想。

李白曾叹“古来圣贤皆寂寞”,然而他其实并不寂寞。

李白和杜甫在精神层面上达到了殊途同归的大同境界。

尽管他们走的路并不相同,但他们同样怀着崇高的理想、执著的追求,以自己各自的方式不懈地奋斗着。

李白和杜甫的大同也是孔孟与老庄的大同,是儒道的大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追求真理、探究人生奥义的精神上的大同。

http://baike.baidu.com/view/2133.htmhttp://baike.baidu.com/view/2211.htm 参考资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98359/ 0回答者: 白菜欣心 - 助理 二级 12-22 22:29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 李白 杜甫诗对后世的影响 ?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影响 ? 李白杜甫 影响 ? 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是因为谁的诗句而出名的... ? 望岳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早年的...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发展中 地位 李白 杜甫 阐述 其他回答 共 2 条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1、李白的生平:①蜀中时期、②以安陆为中心的干谒漫游时期、③长安三年时期、④出长安再次漫游时期、⑤安史之乱时期及晚年(详见教材261页)。

关于李白的身世有很多疑问,也是李白研究的热点之一 2、李白的思想:儒、道、侠、纵横家思想的杂糅,以道家思想为主。

3、李白的人格: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自信自负豁达的精神风貌,狂放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

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一、李白的乐府: 古题乐府在李白手中得到了创新,一是借古题写时事,二是用古题抒己怀。

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歌行的创作中,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如《出自蓟北们行》、《丁都护歌》、《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等,在这些作品中,诗人以主观情感和意象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大跨度跳跃,似乎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形式上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

二、李白的歌行: 李白的歌行主要有《襄阳歌》、《扶风豪士歌》、《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江上吟》、《玉壶吟》、《梁园吟》、《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

李白歌行的价值,表现在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傍依,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情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神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李白的绝句,如行云流水,语言明快,具有一气流贯的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多写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

李白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极为...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外古诗20首

1、《诗经·采薇》 2、《春夜喜雨》 3、《黄鹤楼》 4、《行路难》 5、《使至塞上》 6、《天净沙·秋思》 7、《天净沙·秋》 8、《雁门太守行》 9、《春望》 10、《月夜》 11、《菊花》 12、《己亥杂诗》 13、《春夜落城闻笛》 14、《新雷》 15、《山居秋暝》 16、《卜算子·咏梅》 17、《送友人》 1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9、《赠花卿》 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对诗词要准备什么

诗词一般来说包括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

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唐诗宋词”一语,宋词与唐诗并称,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义,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

宋季承唐,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

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确乎很难。

但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我们在论宋词与唐诗的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注意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

差别的确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在本书的宋词部分,笔者也主要着眼于宋词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当然也是与唐诗的不同之处)来展开论述。

但在此绪论中,就像我们在论述唐诗的艺术特性前必须先说明唐诗对前代的继承关系一样,我们也必须先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从后来挖掘出来的敦煌曲子词来看,词在进入文之手以前,除了它的句式长短参差不齐外,与此前的民间歌谣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主要是采用那种简单、质朴、直率的表现方法。

到中晚唐文人开始实验填词以后,就像一切民间文学向文人的文学的转变一样,词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渐渐地带有了文人的因而也是更艺术化的色彩(当然,也会有负面影响,例如少了质朴和直率,但这比竟是次要的)。

最早实验词的创作的白居易、刘禹锡,尤其是后来大量进行词的创作的温庭筠、韦庄等,他们本就是唐的重要诗人,他们的加入,必然地会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种种技巧,带到词的创作中来。

另外,五代、宋的词作者,也几乎都是诗人,他们一面作诗、一面填词,唐诗的各种技巧自然就会融汇、渗入到词的创作中去,使词的创作更加精美。

实际上,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稍稍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倒如下面秦观的名词《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细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相对于诗,这是一首地道的词,它的情韵、它的色泽、它的意境,都是地道的词味儿的。

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一品味,却发现它在很多方面,与唐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首句的“倚危亭”,看似是诗人的独创,但实际上,登高抒怀、寄愁正是唐诗人常用的写法,此类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例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杜牧的“楼倚霜树外,镜天玩一毫”(《长安望秋》)、李商隐的“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安定城楼》)、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东楼);甚至是“危”字的用法,也找得出唐诗的渊源,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李商隐的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赠刘司户贲》)至于接下来的以“芳草”比喻“恨”,以“萋萋”形容“芳草”,那更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写法;甚到 “铲尽还生”一语,也并非完全没有借鉴,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的“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下面的“柳外”、“青骢”也一样,单纯的“柳”的意象就不用说了,就是以“柳外青骢”来暗示恋情、离别的写法,也不是完全无所本的,如李商隐的《无题》中就有“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储光羲的《钓鱼弯》中就有“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虽然它们之间有较大的区别,但也不能说它们完全没有联系。

至于“青骢”代车马、“红袂”代女性的写法,也是唐诗中庞大的借代体系中所有的。

至于下片中“夜月、春风、飞花、细雨、黄鹂”的意象,以及用大量的类似意象来渲染愁绪的写法,以及它所创造的迷朦的意境,与唐诗都有着直接的借鉴关系。

例如下面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着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也运用了大量的这类意象来渲染愁绪,其意境也有些相似。

就是“娉婷、一帘、十里柔情”这些词语及其组合,应该说与唐诗也是有关系的,如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中,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pian/29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