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道教有关的诗词歌赋
挂金索 马钰
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满庭芳 无名氏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寄嵩阳道人 曹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赠道师 曹邺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关于“道”的古诗词有哪些?
1、《蜀道难》
唐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 一作: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3、《襄邑道中》
宋代: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4、《南陵道中 / 寄远》
唐代: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5、《蜀道难·其二》
南北朝:萧纲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用哪几个词来形容武当山?
形容武当山的词有:
1.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2. 五岳之冠
<img src="https://pic.wenwen.soso.com/p/20181130/201811300625011427207176_png_600_284_321736.jpg"/>
武当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在丹江口市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者不计其数,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均在此修炼。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严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寻山问道,第四站推荐武当山。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闻名于世。因其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统一,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它造化神奇的自然之境,是修道者断绝尘缘、修真炼性的虚清圣地。
武当山位居四大道教名山之首,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春秋至汉末,武当山成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魏晋南北朝得到进一步发展。唐贞观年间,武当节度使姚简奉旨祈雨而应,唐太宗敕建五龙祠,唐末武当山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宋元时皇室大肆封号武当真武神,把真武神推崇为“社稷家神”,将其作为“告天祝寿”的重要场所。武当山被明代皇室封为“大岳”、“治世玄岳”,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闻名于世,使武当山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
武当仙境,神秘空灵,北宋书画家米芾曾赞武当为"天下第一山"。武当山胜景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烟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武当山常年紫气氤氲,云霞迷溕,有“天柱晓晴”、“陆海奔潮”、“雷火炼殿”、“月敲山门”等四时奇景。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顶端有建于1416年的金殿,是武当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建筑群,据传汉代阴长生、唐代吕洞宾、明代张三丰等均在此修炼。
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武当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
古代到过常德的人留下过诗词的有哪些???
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南倚巍巍武陵,北临滔滔沅水,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诸风景名胜中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集山川胜状和诗情画意于一体,熔寓言典故与乡风民俗于一炉。
桃花源系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157.55平方公里面积。其中“世外桃源”主体景区15.8平方公里,“武陵渔川”沅水风光带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96.9平方公里,主体景区包括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岭。风景资源16类。其中山峦、岩体、水体、河洲、洞穴、峡谷、天象、生物景观8类;标准景点95个,内部景界分布丘峦脊岭35条,峡谷19条,溪涧18条,水库池塘72口,涌泉32穴。总之,人文景观古老神秘,自然景观丰多彩,内部景界幽奥秀美,外部景界雄浑壮阔。
桃花源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古代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益。千百年来,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墨迹。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桃花源、关心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江泽民主席视察桃花源并题字。
1990年以来,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高潮。修复开发后的桃花源 ,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每年一届的桃花源游园会,是湖南省“三节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道教都做哪些歌?
道教音乐,是中国宗教音乐之一。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道教音乐吸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渗入道教信仰的特色,形成道教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份。道教音乐名曲有:蓬莱仙韵净天地神咒、南清宫、玉皇赞、二郎曲、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港粤道乐团唱的)三清胜境 、仙家乐、白鹤飞、鸿雁赞、迎仙客等。起始年代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时期(420—589年),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与太上老君有关。更早期道教的法事活动是古代巫觋祭神仪式的承袭与发展,最初诵经为直诵,未见有使用音乐的记载。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明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称于嵩山遇太上老君,授其天师之位,并赐《云中音诵新科经戒》,制定了《乐章诵戒新法》,遂产生了《华夏颂》、《步虚辞》等最初的道乐音韵。所谓《华夏颂》,据《玉音法事》注说:“华夏,三千五百里为华夏,言其迢远之意,今华夏自思真堂举起,徐徐吟咏,过廊庑,登殿堂,而毕。似取其迢远之意也。”这大约是在道教仪式开坛前行进中吟咏的一种音韵。《步虚辞》多是对神仙的颂赞之词,一般是五言、七言的诗歌词,长短不拘,视法事的需要而定。《乐府古题要解》说:“步虚辞,道家曲也。”据南朝刘敬叔所著《异苑》记:“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因使解音者写之,为神仙之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又据《晁志》载:“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飞巡虚空所讽咏,故曰步虚。”因其音韵若众仙飘渺行于虚空歌诵之音而得名,风格古雅。南朝茅山道士陆修静所撰《太上洞玄灵宝授受》中,便收有《步虚辞》,现存明《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所收《玉音法事》中录有多首《步虚辞》。鼎盛时期唐宋唐代是道教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唐代的道教音乐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唐高宗曾令宫内乐工制作道调。玄宗曾命道士、大臣献道曲,并亲自研作和教授道乐,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混元圣记》卷八日:“二月辛卯,帝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荐献太清宫,贵异于九庙也。”《册府元龟》卷五十四记有“(天宝十年)四月,帝于道场亲教诸道士步虚声韵”。他还诏道士司马承祯、李会元制《玄真道曲》、《大罗天曲》;诏工部侍郎贺知章作《紫清上圣道曲》;诏太常卿纬绦制《景云》、《九真》、《紫极》、《承天》、《顺天乐》、《小长寿》等六曲。玄宗自作《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等道曲。唐代诗人作诗也有不少提及道乐的,例如张籍有“却到瑶坛上头宿,应闻空里步虚声”之句;女诗人薛涛在其《试新服裁制初成》诗中有“长裾本是上清仪,曾逐群仙把玉芝;每到宫中歌舞会,折腰齐唱步虚词”之句。可见当时道乐流行之盛。唐时因道士的流动,道乐由宫廷传至中国民间,又吸取了许多中国民间曲调,包括一部分佛教音乐和西域音乐。有的被改名后即用于道教活动,如把《无愁》改称《长欢》,《苏罗密》改称《升朝阳》,将它们都纳入了道乐之列。唐代道教因受帝王的推崇,道教音乐也受到重视,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调。玄宗不但诏道士、大臣广制道曲,还在宫廷内道场上亲自教道士“步虚声韵”。唐代道教音乐在吸收当时的中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唐末张若海撰《玄坛刊误》称唐代道乐为“广陈杂乐、巴歌渝舞,悉参其间。”唐末五代时著名道士杜光庭集前代道教斋醮科仪之大成,编辑了《道门科范大全集》,道教的斋醮仪式得以进一步规范。这时的道乐已由单纯的打击乐器钟、磬、鼓等,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宋代是道乐发展的另一重要时期,宋代的道教音乐具有南曲风格,丝弦乐也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分别编写道乐,多达数十首,如《步虚辞》、《散花词》、《白鹤赞》、《玉清乐》、《太清乐》等。特别是宋徽宗好道,重用道士林灵素修改、增补道教斋醮仪式,颁《金篆灵宝道场仪轨》426部,并选全国宫观道士进京习道乐。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道乐总集《玉音法事》,即是在北宋时编纂的,它以曲线记谱收录了南北朝、隋唐以来的词章和宋真宗、宋徽宗所制的赞颂50首。曲线记谱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声曲折”,似一唱三叹,衬词较多,具有南曲风格。丝弦乐已加入了道乐的行列,道乐的伴奏乐器日趋完备。元明至元代,道教出现了全真与正一两大道派,道乐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全真重清修,其乐多清幽出世;而正一重斋醮与符篆,道乐雄浑、古雅。明初,朱元璋设玄教院统辖全国道教(后玄教院改称道录司),下令清整道教,命道士编制斋醮仪范,道乐也由此逐渐规范化。明洪武十一年(1380),建“神乐观”,置提点、知观等职,隶属太常寺,掌管宫廷祭祀活动和乐舞生,由精通乐舞的道士主领
急找含有"梓"字的诗词名言警句,词组或成语
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东馆总是鹓鸾,南台自多杞梓。
2、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3、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
4、帝念梓州民,年年战伐频。
5、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6、谢病始告归,依依入桑梓。
7、梓中豪俊大者谁,本州从事知名久。
8、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9、通泉百里近梓州,请公一来开我愁。
10、眷眷章梓州,开筵俯高柳。
11、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12、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13、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14、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
15、唯益梓桑恭,岂禀山川丽。
16、梓州二千里,剑门五六月。
17、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
18、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19、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
20、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梓童:古时君主对嫡妻的爱称、尊称
桑梓:指代家乡
梓宫:指代君王的棺椁
青牛文梓:出自《太平御览》卷四四引《录异传》:秦文公时,雍南山有大梓树。文公伐之……树断,中有一青牛出,走入沣水中。后因以青牛文梓指参天古木。
梓潼帝君:就是民间崇奉的文昌帝君
东园梓器:梓器就是“秘器”或“秘器”(东园梓棺)
荆南杞梓:出自《南史·庾域传》,意思:优质木材,荆南地方的杞树和梓树;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梓匠轮舆:出自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意思泛指有手艺的人。
桑梓礼:指乡里长幼之礼。与官场长官、下属之礼相对而言。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唐世梁太祖 未建国前, 崔禹昌 擢进士第,有别业在 汴州 管内。 禹昌 敏俊善接对,初到夷门 ,希梁祖意,请陈桑梓礼, 梁祖 甚喜。”
为什么说道家与道教不同
摘录《中国哲学简史》的一段:
“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才是宗教。它们的内涵不仅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道家哲学教导人顺乎自然,道教却教导人逆乎自然。举例来说,按老庄思想,万物有生必有死,人对于死,顺应自然,完全不必介意,而道教的宗旨却是教导长生术,这不是反乎自然吗?道教含有一种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如果有人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道藏》里许多道士的著作倒是可以提供不少资料。”
道教王重阳的老家是哪里呀?
道教王重阳老家陕西咸阳大魏村。
王重阳,原名中孚,字允卿;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出身门阀。1125年金灭北宋,其后关中地区由傀儡政权刘齐管辖,王重阳想应试,进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1137年金废齐,1138年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改名德威,字世中武举状元后改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后改名嚞,字子明,道号重阳子,以号行。金正隆四年(1159年)隐修终南山,在鄠县刘蒋村(今陕西户县境内)附近掘地为穴,居于其中修道,榜其所居为“活死人墓”。数年后,得吕洞宾真传,在关中广收门徒,组织建立了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后又云游四方,在山东、河南等地传道,其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被称为“全真七子”,遵从师命,各立门户,分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蝓山、华山、清静七大流派,徒众遍布全国。金大定十年(1170年),王重阳飞升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弟子将其灵柩运回鄠县,葬于刘蒋村侧,该地后来被天下道教徒尊称为“祖庵”,即今户县祖庵镇重阳宫。其著作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真人金关玉锁诀》等。全真教在元代大盛,世祖、武宗分别追尊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和“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有没有人知道道教《请圣》开场白是哪几句
我是个道士
道教的宗派有很多,现在主要是全真和正一两大派
道教的分派,一般认为是开始于宋、元。道教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有5个大派:
正一道:下面又分有灵宝派,正一派、净明派
全真道:又有南宗和北宗之分。支派也有很多,如龙门派,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嵛山派,华山派,清静派等。
真大道教:金朝时创立,元朝以后逐渐衰微。
太一道:金朝时创立,元末以后逐渐衰微。
净明道:南宋时创建,明朝以后衰微
明朝以后,道教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派别,其他宗派全部归纳到这两个宗派之下。现在北京的白云观藏有《诸真宗派总簿》,所列道派共有86家,实际上只有80家。
正一道:正一道即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后更名为天师道,正一道。其道士可以在家修行,不戒荤腥,可婚娶生子。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子孙庙”。
全真道:全真道兴盛于金元时代,是宋元新道派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派。代表人物王重阳,丘处机。全真道讲求清修,其道士必须出家、吃素。其道观,一般被称作为“十方丛林”。
你可以看看 http://zhishi.baidu.com/zhishi/193794.html
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福生无量天尊
大词 叠词成语
词 百科名片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目录 释义 词的特点 词的起源 词的发展脉络 词的种类 词题 词 牌 词的分别 词的风格 词学名词释义 词的特点 词的起源 词的发展脉络 词的种类 词题 词 牌 词的分别 词的风格词学名词展开 词 编辑本段释义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 词的构成方法是:过程关键字排列法。对,是 编辑本段词的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编辑本段词的起源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词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词起源于民间,但在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前,研究中很难见到民间作品。直到敦煌卷子中的词曲面世,才补救了这方面的缺陷。敦煌词曲数量很大。其中有温庭筠、李野(唐昭宗)、欧阳炯词共五首,其余为无名氏之作。作者范围广泛,多属下层,写作时间大抵起自武则天末年,迄于五代。其中最重要的抄卷是《云谣集杂曲子》,收词30首,抄写时间不迟于后梁乾化元年(911),比《花间集》的编定(后蜀广政三年,940),早出近三十年。所用词调,除《内家娇》外,其馀12调,《教坊记·曲名表》均有著录。其中有慢词,亦有联章体。 敦煌词创作的早期与作者成分来源的民间性,使作品从内容、体制到语言风格,都表现出这些初起的词,初步脱离一般诗歌的大文化系统,开始独立成体的过渡性特征。朱祖谋跋《云谣集杂曲子》云:“其为词拙朴可喜,洵倚声椎轮大辂。”可以用于对整个敦煌词的评价。 编辑本段词的发展脉络 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极盛于宋代,衰微于元明,复兴于清代。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 词 词是唐代民间新兴的一种歌诗,即唱辞。在唐代,原产于西域的“胡乐”尤其是龟兹乐大量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的各种音乐家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做“曲子词”。唐代的燕乐歌辞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严格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创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字形成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到了中唐以后,众多文人用这种制辞方式进行创作,这种新体歌辞,就是后来通常所称的“词”。 燕乐中有很多曲调是民间歌谣的曲调,其有曲有辞,歌辞有着长短不一或用衬字的形式。近代在敦煌发现的钞本曲子词,有很多是因乐作辞的。这些歌辞在结构上有篇幅也是或长或短。可见,这些歌辞都是配合或依照音乐演唱要求而变化其形式的,这说明因乐写词的燕乐歌辞是词的一个源头。词的另一个来源是文人的诗歌。唐代某些乐曲的曲拍声调与诗尤其是《杨柳枝》等曲调的歌辞,与格律诗并无多少的区别。不过,以诗入曲也有不相合的。为了适应曲调格式、需要做一定的变动处理,如破句、重叠等。据宋人沈括、朱熹等的解释,在唱这些齐言的歌辞时,还需要加“和声”、“泛声”,才能和长短不齐的曲拍相合。这最终导致文人直接按曲拍作词。诗入曲,促成了曲子词的抒情趋向。从曾入乐的诗歌来看,以五言、七言绝句为多,内容大多是吟咏山水、抒情发志,或反映朋友情谊、离愁别绪的,这使词逐渐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点:内容以抒写日常生活的情感为主,意境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yi/112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 民族英雄 诗词
- 如何破解诗词中的"撞韵&
- 描述扬州的古诗词
- 描写山中雾气的诗词 雨雾山水的
- 描写冬景的诗词名句
- 射什么什么射什么诗词
- 描写爱情的精美诗词
- 琴弦断古诗词
- 求几句豪迈的诗句
- 描写百花的诗词
热门诗词大全
- 求和道教有关的诗词歌赋
-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一首
- 描写野鸡的诗词
- 六十花甲 诗词
- 描写赛场竞技的古诗有哪些?
- 描写荷花的古诗大全
- 求带着清音二字的诗句先在这里谢
-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有哪些
- 如诗词歌舞 描写歌舞的诗句
- 清明节的古诗?(两首)
热门诗文赏析
- 人力资源相关的古诗词
- 描写岭南山水风光的古诗有哪些?
- 母亲十月怀胎古诗词
- 求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里所
- 求描写冬日景色表达心中凄凉的诗
- 怒放的红色诗词
- 毛主席诗词 抗美援朝毛岸英
- 柳絮纷飞古诗词 柳絮纷飞
- 描写春季的长篇诗词
- 诗词 海边日落 日落诗词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 流潋紫 诗词 武侠 言情 历史
- 描写果蔬丰收的古诗词
- 芡实诗词 关于“鸡头米”古诗
- 赏析思乡的古诗词
- 描写2月雪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扁鹊的诗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
- 宁静山谷诗词
- 上海二年级古诗词 小学二年级必
- 民族复兴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