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意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都写过哪些诗词,还有联句?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都写过哪些诗词,还有联句?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意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2日    点击:  次

林黛玉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黛玉(潇湘妃子)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林黛玉

世外仙源匾额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黛玉代题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黛玉

题宝玉续庄子文后

无端弄笔是何人?

作践南华<<庄子因>>.

不悔自己无见识,

却将丑语怪他人!

黛玉哭花阴

花魂默默无情绪,

鸟梦痴痴何处惊.

哭花阴诗

颦儿才貌世应希,

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

落花满地鸟惊飞.

林黛玉

题帕三绝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あ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琴曲四章-------------林黛玉

风萧萧兮秋气深,

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

倚栏杆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长,

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

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无尤.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

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辍,

素心如何天上月.

林黛玉葬花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

林黛玉诗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黛玉(潇湘妃子)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黛玉(潇湘妃子)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林黛玉: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

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

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题帕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 为君那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 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 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

求有名红楼梦中的诗词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哪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自感身世之作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林黛玉仿《春江花月夜》之作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文章造化匾额-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 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 景夺文章造化功.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文章造化匾额-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 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 景夺文章造化功.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有凤来仪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万象争辉匾额-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文采风流匾额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杏帘在望》最博得人心 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蕉下客 ...

红楼梦诗词

1. 《嘲顽石诗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2. 《癞头和尚弄玉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3. 《赞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4. 《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好词好句好段

经典片段一——“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 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甲戌侧批:疯话。

与黛玉同心,却是两样笔墨。

观此则知玉卿心中有则说出,一无了滞皆无.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 ---------------------经典片段二——“也亏你倒听他的话。

”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 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

” 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

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甲戌双行夹批:要知尤物方如此,莫作世俗中一味酸妒狮吼辈看去。

…… 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 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

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

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 甲戌双行夹批:用此一解,真可拍案叫绝,足见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

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

薛姨妈道:“你这个多心的,有这样想,我就没这样心。

” -------------------------经典片段三——“你死了,我做和尚”“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

”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那去呢?” 林黛玉道“我回家去” 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

” 林黛玉道:“我死了。

” 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 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 “想是你要死了,胡说些什么!你家到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 -----------------------经典片段四——“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林黛玉信步便往怡红院中来,原来是李宫裁、凤姐、宝钗都在这里呢,一见他进来都笑道:“这不又来了一个。

” 林黛玉笑道:“今儿齐全,谁下帖子请来的?” 凤姐道:“前儿我打发了丫头送了两瓶茶叶去,你往那去了?” 林黛玉笑道:“哦,可是倒忘了,多谢多谢。

” 凤姐儿又道:“你尝了可还好不好?” …… 林黛玉道:“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 凤姐笑道:“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呢。

” 林黛玉道:“果真的,我就打发丫头取去了。

” 凤姐道:“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

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

” 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

” 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

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

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

李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

” 林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罢了。

”说着便啐了一口。

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红楼梦中的诗词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整个《红楼梦》文本中起着四大作用: 第一:借韵文发挥,伤时骂世,指桑骂槐。

虽然《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表明“此书不敢唐突朝廷,亦非伤时骂世之旨”但事实并非如此。

读者稍加留意就知道是曹雪芹故将“伤时骂世,指桑骂槐”作了一番掩饰罢了。

“伤时”之作早已在中国文学中形成一大类别,就以《葬花词》而言,这是林黛玉对落花的叹息哀悼,但是自然中的花开花落值得如此爱怜与惋惜吗?《葬花词》背后隐藏着什么?葬花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曹雪芹到底要给我们表达什么?其实从《葬花词》中透露出来的是中国文人历来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

林黛玉是文人,象征着中国历史上那些正直、孤傲、聪慧而怀才不遇的文人。

从《葬花词》中我们听到了作者对命运的感叹!听到了人和文人,自然和历史,天命和人命交织而成的深沉旋律,这是曹雪芹最为焦虑痛苦的呼唤,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的“伤时”之作。

“骂世”之作在《红楼梦》里也随处可见,比如薛宝钗的《螃蟹咏》——“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写的虽然是螃蟹但骂的却是那些善于阴谋诡计,不走正路,不可一世的政客。

第二:借韵文反映时代文化精神生活。

曹雪芹通过书中人物的作诗、填词、题额、拟对、制谜、行令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生活。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曾经说过:诗词吟咏本不是男子们的事。

而这一风气又普遍存在于那个时代。

曹雪芹假借大观园中小姐、少爷们日常生活的趣闻琐事、作词联对,把他熟悉的生活素材重新锻炼变形,以“微尘之中见大千”的方式把清代极流行的社会风俗、文化现象折射出来。

曾脂砚斋批语道:“借省亲事写南巡”,我们从曹雪芹的家族史中以及他所亲身经历的事可以断定关于元春归省的种种描写中有着康熙南巡,曹家多次接驾的影子。

而众姐妹奉旨作诗也是那个时代封建臣僚们奉命作应制诗的情景再现。

《红楼梦》中诗文的比重很大,围绕作诗的重要情节也是反复出现——先结“海棠社”;又赛“菊花诗”;吃着螃蟹也要吟诗;香菱学诗;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秋联句等等。

写诗高潮一个胜似一个。

这里面又反映一种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呢?中国历来有着注重诗歌韵文的悠久传统,清代更是以诗文为正宗正学。

清代文人们的相聚多是以这种作诗联句为高雅之举。

文人们认为诗才就是那个时代最高的一种才能,而才能更是一种美、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提高与进化自己心灵的努力。

第三:借韵文述事、述人。

《红楼梦》中的韵文有两大独特性——韵文述事,韵文述人。

在《红楼梦》中这两大特性几乎是同时展开。

所谓韵文述事就是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插入的一首首诗作,从而起到对事件作进一步说明。

所谓韵文述人是指在小说中诸多人物所抒写的一次次吟唱,从中折射人物心理。

在《红楼梦》中韵文述人的比重远远超过韵文述事,不仅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其隐喻意味上韵文述人占据着主要地位。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所插入的韵文,主要是韵文述事,起着为小说的整个叙述定调的作用,一首《好了歌》以反复咏唱的方式道出了一声声长吁短叹,主旨在于诸色皆空;而一篇《好了歌解》则是委婉舒展,细细讲述色如何而空的秘密。

《好了歌》和《好了歌解》所述说的色空意象为《红楼梦》叙述结构定下了必不可少的叙述前提。

韵文述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观园内小姐少爷们的题咏唱和,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即兴唱叹。

前一部分主要有《大观园题咏》、《春灯谜》、《白海棠诗》、《菊花诗》、《螃蟹咏》、《柳絮词》、以及《芦雪庵即景联句》和《中秋夜即景联句》。

后一部分主要有贾宝玉的《参禅偈》、《寄生草.参禅》、《四时即事诗》、《仿妙玉乞红梅》、《诡婳词》、《芙蓉女儿诔》、《紫菱洲歌》和林黛玉的《葬花词》、《题帕诗》、《秋窗风雨夕》、《五美吟》、《桃花行》。

这些韵文构成了大观园世界中以爱情和泪水为主的人文景观和以落花流水互补的自然景观。

这不仅是男女主角的咏叹调还是众口一韵的宣泄调。

故事就是在这些韵文中悄悄地向前推进的。

第四:借韵文预示故事、人物的结局。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有一种其他小说少有的奇特现象,那就是诗词曲赋中隐藏着人物的命运。

这一谶语式的表现方法给《红楼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例如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是整本书的总纲,通过太虚幻境中的正册、副册、又副册和“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十五个女子的不幸命运和全书故事的悲剧结局。

贾宝玉在梦中最先看到的是晴雯的判词、判画。

画上是: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声,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是《红楼梦》众多奴婢中最富有反抗精神,所受压迫颇深的一个女仆。

她是曹雪芹着意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

这一典型人物的鲜明个性及其悲惨遭遇就体现在判词上。

判画中“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形象地描绘了晴雯生活的环境——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

...

《红楼梦》中史湘云写的诗词有哪些?便加以分析。

湘云(枕霞旧友)对菊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诗词鉴赏】在十二首咏菊诗中,这一首被评为第五,属上乘之作。

用的是“十二侵”韵。

史湘云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颇具男性气度。

“科头”是不戴帽子,只能是男人的形象;古代女孩子没有帽子,无所谓“科头”。

但这是作诗,是遣兴取乐,诗人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男人。

湘云从小就喜爱男装,甚至有一次贾母竞把她误认成宝玉。

第六十三回书中写道:“湘云素习憨戏异常,她也最喜武扮的,自己每每束蛮带,穿折袖。

”在诗中,湘云以一个男性抒情主人公出现,正表现了她豪爽不羁的潇洒风度。

湘云(枕霞旧友)供菊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诗词鉴赏】供菊,是把菊花插在花瓶中作摆设来赏玩。

这一首被评为第六。

用的是“十一尤”韵。

弹琴饮酒,赏菊吟诗,蔑视富贵,佯狂傲世,颇具陶潜一类名士的风度。

黛玉很欣赏湘云这首诗,她评论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

‘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所谓“背面傅粉”,就是用了倒插笔的手法,写完插瓶的菊花后再写原来在园中赏菊的情景。

这就扩大了诗的意境,丰富了吟咏的内容。

挑选了菊花诗其中两首http://jiangzhuhun.blog.163.com/blog/static/1019734822009229102843459/这里有红楼梦全部诗词及鉴赏

红楼梦的优美词语

词语不存在优美不优美,用得恰到好处,哪怕是贬义词也是优美的。

要说诗句倒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一、贾元春题“大观园”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译文含青山绕绿水建造精工,多少工夫才能修筑成功!天地美景融为一体,美好园林应赐“大观园”名称。

二轴贾迎春题“旷性怡情”园成景物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景,游来宁不畅神思?译文:大观园景物特别神奇精美,我遵命题咏“旷怡”匾因才疏而感愧。

世间有此仙境有谁会相信?到此游览能不让人心醉!贾探春题“文采风流”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译文:清秀的山水曲折萦回,美丽的风光胜过蓬莱。

舞动绿绸歌扇如碧草连绵,湘绣舞裙翩翩像纷飞的落梅。

珠玉般的题词应流传万世,贵妃幸临就像神仙降下瑶台。

娘娘游赏过的地方便成仙境,从此再也不许凡人到来。

贾惜春题“文章造化”: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译文:山水如画构成深远的意境,楼阁高耸在五彩祥云之中。

大观园沐浴着日月的光辉,奇妙的景色真是巧夺天工!李纨题“万象争辉”名园筑就势巍巍,奉命多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

译文:名园筑成气势雄伟,奉命题诗深愧学识浅微。

景色的精妙一时讲不完,贵妃幸临果然万物生辉。

薛宝钗题“凝晖锺瑞”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译文:美丽的大观园筑在帝城以西,阳光灿烂祥云五彩笼罩下千珍百奇。

高高的杨柳喜迎从深谷中迁出的黄莺,长长的翠竹等待着凤凰栖息。

娘娘游览之夜已是诗书礼乐发扬昭著,贵妃省亲时刻孝道感化更加昌盛普及。

在这里瞻仰着贤德妃的天才诗章,自愧学识浅薄怎敢再写诗填词。

林黛玉题“世外仙源”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译文:贵妃来游幸增添了无限欢欣,大观园似仙境不同人间凡尘。

凭借着青山绿水的秀丽,万千气象更加焕然一新。

金谷美酒浸透着芳草香气,鲜花正向宫中美人献媚。

什么福气受到皇妃的恩宠?龙车凤辇来往频频?林黛玉题“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杏黄酒旗招人畅饮美酒,隐隐在望,远处有个山庄鹅儿在菱角浮萍中游动,燕子在桑树榆树上栖翔。

一畦春韭嫩绿生长,十里水田稻花正香。

太平盛世没有饥荒,耕田织布何必匆忙?贾宝玉咏“有凤来仪”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进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

译文:秀美的竹子刚刚结实,正好款待尊贵的凤凰。

竿竿竹子青翠鹆滴,片片竹叶浓绿生凉。

竹林挡住溅到台阶上的泉水,密叶阻碍穿帘飘散的烟香。

莫摇碎那斑斑点点的竹影,甜蜜的梦境正美好而久长。

“《红楼梦》三五中秋夕联句”的全文解析是什么?

联句三十五韵(第七十六回)[说明]这次黛玉、湘云两人相对联句,是在寂寞的秋夜中进行的,情调之凄清犹如寒虫悲鸣。

后来妙玉听到,将它截住续完。

诗用“十三元”韵,这一韵部中的字,如“元”、“繁”、“坤”、“言”等,现代口语读音已差别较大,但在诗中并非转韵或走了韵,因为旧体格律诗是按照一千年前沿袭下来的韵书中所分的韵部来押韵的,虽然后来读音已有变化,但做诗的人仍旧是遵守韵书的。

排律两句一韵,“三十五韵” 就是一共七十句。

三五中秋夕,(黛玉)清游拟上元。

注:三五,十五日。

拟,可与……相比。

上元,元宵节,阴历正月十五。

撒天箕斗灿,(湘云)匝地管弦繁。

注:箕斗,南箕北斗,星宿名,是泛指。

匝地,管乐器和弦乐器,这里指乐声。

几处狂飞盏?(黛玉)谁家不启轩?注:飞盏,举杯。

启轩,打开窗户,为赏月。

轻寒风剪剪,(湘云)良夜景暄暄。

注:剪剪,风尖细的样子。

暄暄,暖融融,就心情而言。

争饼嘲黄发,(黛玉)分瓜笑绿媛。

注:即“嘲黄发之争饼,笑绿媛之分瓜”。

黄发,老年人。

绿媛,年轻姑娘。

“绿”即“绿鬓”、“绿云”,也就是女子的黑发。

争饼,争吃月饼。

湘云说这句“杜撰”,黛玉说:“‘吃饼’是旧典。

”唐僖宗一次吃饼味美,叫御厨用红绫扎饼,赐给在曲江的新进士。

唐代重进士,老年中举亦以为荣。

徐寅诗说:“莫欺老缺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馅来。

”黛玉借争吃饼来说争名位,故“嘲”之。

分瓜,切西瓜。

《燕京岁时记》:“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

”“凡中秋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莲花瓣形。

”黛玉说“分瓜”是“杜撰”。

其实“分瓜”即乐府中所谓“破瓜”,将“瓜”字分拆像两个“八”字,隐“二八”(十六岁)之年,唐人曾用之。

段成式《戏高侍郎》诗:“犹怜最小分瓜日,奈许迎春得藕(“藕”谐“偶”)时。

”即是“笑绿媛”。

湘云借以作戏语。

香新荣王桂,(湘云)色健茂金萱。

注:意谓玉桂荣发而飘来新香,月色使萱草更有光彩。

萱,忘忧草。

旧时常指代母亲。

湘云说:“只不犯着替他们颂圣去。

”意思是用不着去代人祝母寿,因为她自己是没父母的。

蜡烛辉琼宴,(黛玉)觥疘乱绮园。

注:琼宴,摆着玉液琼浆的宴席,盛宴。

觥疘,行酒令用的竹签。

觥,古代酒器。

绮园,芳园。

分曹尊一令,(湘云)射覆听三宣。

注:分曹,分职。

行酒令作谜猜物,要分作的人和猜的人。

尊一令,服从令官一个人的命令。

射覆,原来是将东西覆盖在盆下令人猜测的游戏,后来古法失传,另用语言歇后隐前的办法来猜物,也叫射覆,六十二回曾写到。

宣,宣布酒令。

书中有“三宣牙牌令”。

这四句与李商隐《无题》诗“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相似。

骰彩红成点,(黛玉)传花鼓滥喧。

注:击鼓传花游戏上一回中写到。

滥喧,频敲。

晴光摇院宇,(湘云)素彩接乾坤。

注:晴光、素彩,都说月光 。

乾坤,天地。

赏罚无宾主,(黛玉)吟诗序仲昆。

注:上句仍说行酒令。

无,不分。

序仲昆,分出高下,评定优劣。

构思时倚槛,(湘云)拟景或依门。

注:拟,摹拟,想象。

“景”,程高本作“句”。

酒尽情犹在,(黛玉)更残乐已谖。

注:更残,夜将尽。

谖,忘记,引申为停止。

渐闻语笑寂,(湘云)空剩雪霜痕。

注:雪霜痕,喻照在景物上的月光。

阶露团朝菌,(黛玉)庭姻敛夕棔。

注:意谓露湿台阶时,朝菌已团生;烟笼庭院中,夕棔已敛合。

朝菌,一种早晨生的菌类,生命短促。

棔,合欢树,又有合昏、夜合、马缨花等名,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入夜则合。

秋湍泻石髓,(湘云)风叶聚云根。

注:湍,急流。

泻石髓,从石窟中泻出。

石髓,石钟乳。

有石灰石处多洞窟。

黛玉夸这一句好,说:“别的都要抹倒。

”因为意境之中能映出月光。

聚云根,堆积在山石上。

古人以为云气从山石中出来,故称云根。

宝婺情孤洁,(黛玉)银蟾气吐吞。

注:星星清朗明净,月亮光彩焕发。

宝婺,婺女星。

以女神相拟,所以说“情孤洁”。

银蟾,月亮。

已见《中秋对月有怀口占一律》注。

因癞蛤蟆而用“气吐吞”。

药经灵兔捣,(湘云)人向广寒奔。

注: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嫦娥偷吃不死药而奔月。

月宫叫广寒宫。

程高本“经”作“催”。

犯斗邀牛女,(黛玉)乘槎访帝孙。

注:参见《赋得红梅花》“游仙”句注。

《博物志》:海上客乘槎游仙回来后,曾问方士严君平。

严说:“某年月日,客星犯牵牛宿。

”一算,正是他到天河的时候。

邀,见面。

帝孙,也叫天孙,即织女星。

两句所用的是同一个传说。

所以黛玉说:“对句不好,合掌。

”对仗两句意思相同,如两掌相合,叫合掌。

盈虚轮莫定,(湘云)晦朔魄空存。

注:盈虚,指月的圆缺。

轮,月轮。

晦朔,阴历月末一天叫晦,月初一天叫朔,晦朔无月。

魄,月魄。

已无月光而徒存魂魄。

两句都借月隐说人事。

壶漏声将涸,(黛玉)窗灯焰已昏。

注:壶漏,古代定时器。

涸,水干。

这里指声歇。

寒塘渡鹤影,(湘云)冷月葬花魂。

(黛玉)注:上句取意于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诗:“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及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段...

有关诚信的古诗词

有关诚信的古诗词有:宋·王安石《商鞅》、三国·曹植《君子行》、唐·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唐·李白《酬崔五郎中》等。

1、宋·王安石《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白话释义: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

商鞅就很讲信用,以一言为重,以百金为轻。

你们这些变法的反对派怎能随便指责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顺利推广? 2、三国·曹植《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白话释义: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面,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偷瓜摘李子。

借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3、唐·卢照邻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白话释义:有远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诚和信用作为衣裳。

4、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白话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

扩展资料: 有关于诚信的故事: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赐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

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

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诚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yi/60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