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章 > 古诗词活用

古诗词活用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章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1日    点击:  次

古诗词活用诗句活用.写一段话,要有3~5句诗句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得别开生面,既形象又凝练地描绘了一年一度、春到江南的盎然 生机。

据洪迈《容斋续笔》说,他曾亲见诗稿,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 先后曾改为“到”、“过”、“人”、“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为“绿”字。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

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作词类活用。

关于词性活用,王力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因为有对仗的关系,词性互相衬托,极便于运用变性的词……”词类的活用可以起到炼字的作用,并让诗 词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古诗词是可以活用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1)蒹葭(jian jia):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2)伊人:那个人。

(3)溯涸:逆流而上。

丛:追寻。

(4)溯游:顺流而下。

(5)凄凄:茂 盛的样子。

(6)晞(XT);干。

(7)湄:岸边。

(8)跻(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

(10)采采:茂盛的样子。

(11)已:止,干。

(12)涘(si):水边。

(13)右;弯曲,迂回。

(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译文】: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水边长,太阳初升露未干。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险峻难攀登。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间。

芦苇茂密水边长,太阳初升露珠滴。

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边立。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沙洲边。

【赏析】: 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渝,这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

那个“伊人”,其实也可以看作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一种指向理想的超越。

这让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鸥乔纳森》的小说。

海鸥乔纳森从不愿像自己的同类那样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鱼烂虾,总想飞得更高,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为了练习飞翔,他的翅膀被折断受伤,依然不改初衷。

同伴们引诱他,讥笑他,他照样坚持自己的追求,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乔纳森想达到的,是对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尽善尽美的境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冲刺。

《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已心月中尽善尽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牵梦绕的意中人,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去上下求索,不断追求。

对于真正的求索者来说,目标是一种指向。

达到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过程。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

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过程之中。

同样,追求的价值和意义也存在于过程之中。

如果忽视过程,实际上也是忽视了追求本身。

尽善尽美的境界,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际上说,都是不可能达到的。

换句话说,尽善尽美只是一种理念,一种心灵指向的理想。

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向前渡过,就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针一样,让我们不断地前行,追求。

【艺术特色】:《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一、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

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

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

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

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二、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

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

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

在这里,由于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虚化,那看来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险阻,乃至逆流、顺流的追寻路线,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诸种地点,也都成了虚拟的象征性意象。

对它们均不可作何时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则,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连两个人何以都不渡过河去也成了问题。

《蒹葭》的成功,就在于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

“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

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zhang/519.html

下一篇:没有了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