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风 > “皖南事变”周恩来诗词

“皖南事变”周恩来诗词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风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0日    点击:  次

皖南事变时周恩来写的诗

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军事人员与记者等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

中国共产党的正义立场千古奇冤,并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亲笔题词,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一部被俘,大部壮烈牺牲,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

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法审判。

军长叶挺与对方谈判被扣,迅速率部北移,防止遭到突然袭击,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英、恢复叶挺自由、交还新四军全部人枪、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等12条解决皖南事变的根本办法。

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继续领导新四军坚持长江南北敌后抗日斗争,向社会各界和驻重庆的美。

同室操戈,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中共中央在揭露蒋介石罪恶阴谋的同时,为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并连电东南局和军分会书记项英,乘国民党军尚未部署就绪。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蓄谋灭共和打击人民军队的罪行,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斗争, 相煎何急,赖传珠为参谋长、海外华侨及国际舆论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利用一切公开场合和机会、苏等国外交。

1月22日,毛泽东发表谈话,指出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酝酿已久的全国性反共突然事变的开端,揭露蒋日勾结:“千古奇冤,相煎何急!”针对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决定,当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

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措施失当。

1941年1月4日!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各民主党派,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 江南一叶,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北移。

6日,江南一叶,同室操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并提出了取消1月17日的反动命令、惩办皖南事变祸首。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周恩来等根据党中央指示,向国民党提出严正抗议...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

当时国内正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虎视眈眈,只有国内团结一切力量才能避免亡国亡奴的命运。

但就在这种时刻,国民党仍为一己私利发动内战,自相残杀。

周恩来发出此诗,既表达了对内战中牺牲的战士的痛心,又对国民党这种反人民行为的愤怒。

表明了中共坚持抗战,坚持保卫国家寸土,坚决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的决心。

...

周恩来在皖南事变之后,写下“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句话引用了什...

1周恩来精神与周恩来诗作 总理生前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时间、智慧、学识都投入到了工作和事业中,似乎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诗作。

在他过世后,人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挖掘,陆续整理、出版了他的部分诗篇。

1977年7月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出版了周红兴、李如鸾合编的《周总理与诗歌》,1978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周恩来青年时代诗选》,1980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古籍装帧版的《周总理诗十七首》,1998年1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周秉德主编的《周恩来诗联集笺注》(录诗十七首,下述)。

1914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时,写成两首五言绝句《春日偶成》,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周恩来最早的诗歌作品,刊登在天津南开中学《敬业》杂志创刊号上。

两年后写就《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异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后,作出了到日本留学的选择。

9月,他吟罢苏轼的《大江东去》词后,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著名诗篇。

两年后的4月,周恩来在由日本回国前夕,写下《雨中岚山---日本京都》、《雨后岚山》、《游日本京都园山公园》、《四次游园山公园》等四首白话诗。

其中,《雨后岚山》这首诗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颇为珍贵的革命史学价值。

五四运动后,周恩来创作了两首新诗,一首是写于1919年12月的《死人的享福》。

另一首是写于1920年6月8日的《别李愚如并示述弟》,这是一首八十行自由体长诗。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在上海搭乘法国邮船前往欧洲,开始了旅欧留学生涯。

在欧洲,他度过了近四年的岁月。

旅欧期间,创作了三十八行自由体长诗《生别死离》。

这首诗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另有一首《赤光的宣言》,发表在一九二四年二月一日于法国出版的中共旅欧总支部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合办的《赤光》半月刊第一期上。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周恩来愤怒地写下《千古奇冤》。

这首诗是周恩来留传下来的一首震撼人心的力作。

两年后,在刘志丹烈士殉国七周年之际,他怀着深厚的阶级情感,为其陵墓碑敬题五言诗一首《上下五千年》。

遗作不多,但梳理之、品读之,能帮助我们深切地感悟到周总理早在青少年时代就忧国忧民,不满黑暗势力的统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能帮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他为拯救祖国而立志刻苦奋斗,勇挑救国救民的重担,奋发进取的精神。

1、周诗的主题思想与周恩来精神 诗言志是中国的传统诗教。

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左传》、《尚书》、《孟子》、《庄子》、《苟子》中都有诗言志的提法,如"诗以言志"、"诗言志"、"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诗以道志"、"诗言其志也"等。

"诗言志"的"志"是什么呢?清代的孔颖达指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闻一多先生则解释成三个意思,其一便作"怀抱"(志向)解。

在主题思想上,周诗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

所不同的是,这"怀抱"、"志向"就其历史上的意义来说,是指符合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政治、道德原则,即儒家所说的那一套"仁",具体来说就是忠孝仁义之类的伦理规范。

而周诗所体现的"志",则是马克思主义革命人生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体,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情感。

《春日偶成》:"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搏浪踵相踪。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前者以忧愤的心情,深刻揭露统治者镇压革命的罪行;后者通过对祖国大自然的描写,抒发了热爱祖国和人民、追求光明和进步的强烈情感。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相逢萍水亦前缘,负芨津门岂偶然"、"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诗篇抒发了作者为拯救祖国而刻苦自励的革命情怀,在"举国昏沉"的"烟霾"里,感到肩上应担的"道义",热烈地期待他日为国立功的理想。

《大江歌》:"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绝句,抒发了作者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东渡日本的壮志豪情,诗情如潮,汹涌澎湃。

《雨中岚山》:"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雾朦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

"这些清新隽永的诗句,表达了年轻的周恩来在日本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恰如模糊中见到光明,愈觉娇妍的心境,抒发了他求索真理的无限喜悦之情。

《死人的享福》以人力车夫为题材,通过坐车人、拉车人在冬天寒风中两种不同生活、不同感受的对比、描绘,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人间的不平。

《别李愚如并示述弟》这首长诗,描写周恩来被扣押在天津地方检察厅看守所时,给友人远行赠别:"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

到那里,举起工具,出你的劳动汗;造你的成绩灿烂。

磨炼你的才干;保你天真烂漫。

"...

皖南事变中周总理题词表达了周总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简短,几句话...

1941年1月,周恩来为皖南事变向国民党提出质问和抗议, 并打电话怒斥何应钦说:“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 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并在《新华日报》 刊登“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 -室操戈,相煎何急?! ”的题词。

皖南事变与叶项失和有关系?多大关系

找到一首当代名家写的有关皖南事变叶挺将军的豪迈励志爱国古诗词名言名句军旅书籍《不许山河换界碑》及《兵之阅:气壮山河的爱国励志诗词》,供参考:叶挺:为抗战大义而复出的新四军名将为国文/李者也苍天覆地地佑人,疆土成邦邦安民。

生而既为炎黄后,应持金戈为国巡。

有我当有关山在,不许敌夷越吾门。

请君莫说家国虚,覆巢安有完卵存?【注】叶挺(1896—1946),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人(今惠阳区)。

北伐时期,所在的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后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总司令,后淡出政界多年。

抗日战争中,为国家民族大义,又毅然复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政府扣押。

抗战胜利后,1946年4月在乘飞机赴延安途中不幸遇空难。

1988年被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四·一二”政变而题B.西安事变而题C.“七·一五”政变而题D.皖...

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他精书法,是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毛泽东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家。

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

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

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

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

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研究毛泽东书法的李树庭先生最早在互联网上推出《书家毛泽东》,展开对毛泽东的书法实践.书法风格.书体演进.书法形式,以及他作为书法家的知识基础等进行了多侧面的透视和探讨,以翔实可靠的资料和较厚实的书法理论,自然流畅的文笔和朴实清新的观点,并附以不可多见的毛泽东手迹 ,为读者展现出毛泽东书法的形成.发展的纵向轨迹和横向风貌。

本页制作也参考了李树庭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向李树庭先生表示诚挚谢意。

附录:《毛泽东与书法艺术》 转自新华网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 草书为精妙。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

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

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

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

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

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

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战地喜获《三希堂》 1927年11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创办了第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

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笔墨纸张比较缺乏,有一次,一个学员提出用柳枝烧成炭可以写字,毛泽东在青石板上试了试,软硬适度,写出来的字还挺清晰。

毛泽东满意地说:“倒真像墨笔哩!”他说,“敌人越是封锁,大家的办法就越多。

看,封锁得同志们用木炭树枝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沙滩上写字。

这种笔墨纸张是用不完的。

”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

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便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许多人回答不出,他便解释说:“关乃要塞重地也,是出入的通道,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

”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特点和价值。

他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

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

他还反复揣摩,不断用手在笔画上临摹运笔走势,不时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这碑又修建于何代。

”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

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写毛笔字,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

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

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一位青年作家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四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两卷,如获至宝。

他不辞辛苦,带到了延安。

一天,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和那位青年作家谈得投机,便引他去见毛泽东。

毛泽东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feng/34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