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迎秋欲满塘”诗的含义是什么?
“新雨迎秋欲满塘”诗的含义是:“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1、作者简介: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名相张鹏翮玄孙。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至山东莱州知府。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著有《船山诗草》。张船山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胡传淮所著《张问陶年谱》(2000年巴蜀书社出版)、《张问陶研究文集》(200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张船山书画年谱》对了解张问陶的生平事迹可资借鉴。
2、全诗: 《莲花》——(清)张向陶
新雨迎秋欲满塘,绿槐风过午阴凉;
水亭几日无人到,让与莲花自在香。
3、其他关于荷花的古诗:
1)《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采桑子 》——(晏几道)
白莲池上当时月, 今夜重圆。 曲水兰船,忆伴飞琼看月眠。
黄花绿酒分携后, 泪湿吟笺。 旧事年年,时节南湖又采莲。
《莲花 》——(清·王文治)
长夏阴阴万绿棑,杖藜转过别峰来;
方塘水静无风动,一朵白莲随意开。
清朝李光地平生大事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白巾军进犯安溪,回乡守制的李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险要,力保安 李光地 溪;六月,郑经军围困泉州,李光地大破郑军,赢得地方大员荐举,被从优授为学士,服满赴京遇缺即补。
这个时候,若是一般人,肯定会欣喜若狂,但李光地却上疏说泉州围解“乃将帅仰奉威灵,拯百万垂危之命延及臣家,微臣其何功之有哉!”他又以极为谦恭的态度说,所有这些都是别人故意给他让功,他接受官职的话会于心不安,因而恳请辞去所授学士之官。
这些当然是李光地以退为进的伎俩,但却给康熙帝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占据台湾的郑经一死,李光地便立即上奏收取台湾,并建议任用熟悉海上情形的内大臣施琅领兵攻打。
康熙帝完全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收复台湾。
李光地因此为清朝立下了一大功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李光地因荐施琅率军统台有功,被擢升为掌院学士。
从此李光地步步高升。
三年后,因同僚诬告,被革职,降为通政使。
其罪名是:湖头李氏家族万人,有霸王之心;早年“出卖”朋友陈梦雷,中年父丧,“夺情”任官;晚年娶妾生子。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一月,康熙帝命李光地为直隶巡抚。
就任才三个月,康熙帝就面谕李光地亲自踏勘漳河和滹沱河(子牙河水系包括漳河、滹沱河和滏河),并上奏治理方案。
李光地得旨后迅即行动,于次年四月上呈周详的治漳河方案。
康熙帝览后表示赞同,下旨迅速施行。
秋后,李光地批示两岸州县官府组织民众疏浚河道,使漳、滹两河由馆阁流入大运河,又开通单家桥处的老漳民子牙河的支流。
前后只用十个月,子牙河工程告竣。
康熙帝亲临巡视,十分满意,御赐李光地《子牙河诗》。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十月,康熙帝命河道总督王新命和工部侍郎赫硕兹治理永定河,事过一年,毫无成效。
康熙帝甚怒,待命李光地查核河上物料、钱粮。
李光地遵旨“确查题参”,如实上奏。
康熙帝 康熙 撤王、赫二人之职,授李光地负责治理永定河事宜。
他认为治河不仅是防害,更重要的是变水害为水利。
为了主持治河工程,他多次亲临工地调查。
由于因时因人制宜,李光地的治河实践大获成功,于是又被擢升为吏部尚书,仍管巡抚事。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李光地为民请命,请求赦免“偷垦之罪”,允许百姓继续耕种这些田地,以体现“皇上优恤黎民之至意”。
康熙准奏。
康熙四十年(1701年)正月,又派工部侍郎白硕色协助。
二月,李光地奏请全面动工。
李光地严密规划组织,划界承包,专人负责。
他乘船驻柳坌口,每天巡视工地,督促指挥。
百姓起初不解其意,消极怠工甚而口出怨言。
李光地即召集父老民众,说明修建永定河水利工程功在国家,利泽百姓,从而调动了民工的积极性,原定一年完成的工程,四十天就竣工了。
康熙帝亲自巡视工程,为表彰李光地的功绩,特颁赐诗、字,并御书“夙志澄清”匾额。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十一月,康熙帝以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再赐李光地“夹辅高风”御匾。
“夹辅”,意即左右辅佐;“高风”指李光地德才兼优,风格高尚。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八月,康熙帝在热河又赐李光地“谟明弼谐”御匾,以褒扬他“计谟明智,抉弼和谐”。
李光地任直隶巡抚时,奉命修治漳河和子牙河。
他认为治河不仅是防害,更重要的是变水害为水利。
为了主持治河工程,他多次亲临工地调查。
在治河理论上,他反对人顺水性之说,坚持让水随人意。
康熙将李光地的治河思想,向黄河淮河推广,他说:“朕观永定河修筑之法甚善,河身直,河底深,所以淤泥尽皆冲刷,今治黄河亦用此法,方为有益。
”张鹏翮提出异议,康熙帝仍然坚持“姑试用之”,用后,“河堤果然坚固”。
李光地在治河实践中,因他因时因人制宜,终于获得巨大成功康熙帝谕大学士等日“李光地自任直隶巡抚以来,每年雨水调顺,五谷丰登,官吏兵民无不心服。
”他还高兴地说“朕用一清正抚臣,便岁丰民乐。
” 李光地胸怀宽广,“肚里能撑船”。
他当督学时,有个县令因求他办事而达不到目的,曾对李光地无礼。
后来,李光地升为巡抚,这个县令吓坏了,向李光地请罪。
李光地说“改了也就好了,不必再为以前的事担心。
”这个县令感动极了,深深检点自己,后来为公殉职。
古北口,总兵马进良,对李光地过问他的军政很不高兴。
有一次,李光地在堤上行马,他故意放出群马,要吓唬李光地。
李光地并不和他计较,还和他交谈,对他的成绩给予肯定,马进良终于口服心服。
与李光地同岁举进士的陈梦雷,因耿精忠事下狱论斩,由于误会李光地搞鬼,他对李光地恨之入骨,写了《劾李光地疏》、《与李光地绝交书》,李光地并不怀恨,而且“疏陈西次密约状”,救了陈梦雷一命李光地还多方留意为国选拔人才,先后推荐了20多个硕学名臣,他们都成为康熙盛事的中流砥柱,为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赞颂诸葛亮的诗句或对联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赞颂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对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绩。
所谓“两表”是指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作的前、后两个《出师表》;还“一对”是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定军山武候祠对联: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忠昭玉宇,义薄云夭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岂可成器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淫漫不能励精,险躁何以怡情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出师两表堪王佐,隆中一对乃相才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奉命于危难之际,受任于存亡之秋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鞠躬尽瘁铭后世,公忠体国厉儿孙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兰溪一日风云会,国中千里草木香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琅琊有幸承宗祧,睿智无尘毓后人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劝刘禅亲贤远佞,为社稷激浊扬清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英灵常照天地永,妙韬时昭日月明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神机妙算七擒孟获,亮节孤忠六出祈山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诸葛先祖名垂宇宙,阳都后裔声蜚中华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一片丹心《出师表》,万斛深情《诫子书》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大贤高鉴奉公守法必赏,公烛无私作奸犯科定罚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鞠躬尽瘁酬三顾隆恩食不甘味,敬礼竭忠做两朝宰寝不安辅席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临溪修建忠武祠遗后代祭祖厉志,傍山营造诸葛庙教来者瞻容思功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三江汇合人杰地灵八卦村居诸葛后裔,七省通衢物阜民丰兰溪水沐武侯遗徽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先生为千古名臣呈两表拼六出殚精竭虑创汉室辉煌伟业, 兰溪乃一方宝地通七省汇三江延祀承宗育诸葛大好儿孙 ——闽宜献给全国第十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成都:赵藩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成都:刘咸荥题武侯祠诸葛亮殿。
陈庶子。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亮,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 ——诸格亮为诸葛亮之谐音,白居易,字乐天。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亮,雪飘梅岭处处香山白乐天 ——诸格亮为诸葛亮之谐音,白居易,字乐天。
罩子笼灯诸角亮,长棚隔烛无大光 ——谐音:赵子龙蹬诸葛亮;张鹏翮触吴大光。
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摩诘画屈子离骚古今绝艺,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雾巫山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庐山瀑布宇宙奇观 ——(共64字)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
罩子笼灯诸角亮,长棚隔烛无大光 ——谐音:赵子龙蹬诸葛亮;张鹏翮触吴大光。
评价诸葛亮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元微之诗 拨乱扶危主 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 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 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 应叹古今无 文天祥诗 怀孔明 斜谷事不济 将星殒营中 至今出师表 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 赤心贯苍穹 世以成败论 操懿真英雄 李商隐诗 蜀相阶前柏 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 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 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 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 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 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 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 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 梁父吟成恨有余 白居易诗 先生晦迹卧山林 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 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 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 令人一览泪沾襟 胡曾诗 咏史.南阳 乱世英雄经百战 孔明方此耕作乐 若垂蜀王三顾来 争得先生出草庐 杜甫诗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武侯庙 遗庙丹青落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窥吴向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 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
清朝历任二江总督
按时间顺序:顺治朝满:巩阿岱;谭拜;郎球;谭泰;卓罗;韩岱;陈泰;朱玛剌;科尔昆;伊图;车克;汉:陈名夏;高尔俨;成克巩;金之俊;刘正宗;王永吉;周祚;孙廷铨;康熙朝满:阿思哈;明安达礼;马希纳;对喀纳;明珠;吴达礼;介山;伊桑阿;达哈他;科尔坤;瘳旦;阿兰泰;鄂尔多;苏赫;库勒纳;席尔达;敦拜;温达;马尔汉;富宁安;隆科多;汉:孙廷铨;魏裔介;杜立德;黄机;郝维讷;宋德宜;李之芳;陈廷敬;张士甄;李天馥;熊赐履;李光地;宋荦;徐潮;萧永藻;吴一蜚;张鹏翮;孙柱;雍正朝满:隆科多;查弼纳;福敏;查郎阿;傅尔丹;杭奕禄;性桂;汉:田从典;朱轼;蔡(王廷);杨名时;宜兆熊;嵇曾均;张廷玉;刘于义;乾隆朝满:性桂;讷亲;高斌;来保;德沛;达尔党阿;傅森;讬恩多;永贵;讬庸;官保;阿桂;绰克托;伍弥泰;和(王申);福康安;金简;保宁;汉:刘于义;郝玉麟;杨超曾;史贻直;陈大受;梁诗正;孙嘉淦;黄廷桂;王安国;汪由敦;刘统勋;陈宏谋;刘纶;程景伊;嵇璜;蔡新;刘墉;彭元瑞;孙士毅;嘉庆朝满:保宁;书麟;魁伦;琳宁;德瑛;瑚图礼;秀林;松筠;铁保;英和;那彦成;汉:刘墉;沈初;朱(王圭);刘权之;费淳;邹炳泰;曹振镛;章煦;戴均元;吴(王敬);刘环之;道光朝满:那彦成;松筠;文孚;穆彰阿;耆英;奕经;恩桂;文庆;柏葰;汉:刘环之;卢荫溥;汤金钊;潘世恩;朱士彦;卓秉恬;陈官俊;贾桢;咸丰朝满:柏葰;花沙纳;全庆;汉:贾桢;翁心存;周祖培;许乃普;陈孚恩;朱凤标;同治朝满:瑞常;文祥;宝鋆;英桂;汉:朱凤标;单懋谦;毛昶熙;光绪朝—宣统朝满:英桂;载龄;灵桂;广寿;恩承;崇绮;锡珍;麟书;熙敬;刚毅;敬信;世续;奎俊;汉:毛昶熙;万青藜;李鸿藻;徐桐;孙家鼐;徐郙;张百熙;鹿传霖;陆润庠;李殿林;顺治三年七月起各部尚书侍郎开始设两个尚书同时存在,分别为满尚书、汉尚书。
楼主加分啦~~~~~一个一个找,再一个字一个字往上打,累死啦~~~~~~~
带青云的诗词有哪些
带青云的诗词有: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
唐·李商隐 宫殿日高腾紫霭,箫韶风细入青云。
元·萨都剌 可怜白华士,永愿凌青云。
唐·元稹 旦奭行间著季真,黄冠不合附青云。
宋·杨万里 回头恋红药,失脚下青云。
宋·王禹称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唐·钱起紫宫何崔嵬,袅袅干青云。
明·王世贞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唐·李白 盘石托根君莫笑,只言身自致青云。
明·王世贞倦游谗白雪,多路薄青云。
明·王世贞 行厨煮白石,卧具拂青云。
唐·皮日休一话涔阳旧使君,郡人回首望青云。
唐·杜牧老态颓然厌世氛,喜看贤者步青云。
元末明初·张昱 九泉开白日,六翮起青云。
唐·沈佺期 行骢看暮雨,归雁踏青云。
唐·韩翃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唐·罗隐 令德式金玉,高辞淩青云。
明·伍瑞隆 落日回鞭相指点,前程从此是青云。
唐·雍陶 万古江河谁白日,千秋闾巷有青云。
明·胡应麟自从夜读《葛洪传》,便觉白日生青云。
元末明初·杨维桢 未暇含香朝琐闼,且乘飞舄蹑青云。
宋·陈渊 长歌谓我相剪饰,便疑平地升青云。
宋·王禹称何处微词销白璧,尚怜素发倚青云。
明·区元晋 白眼放歌摇彩笔,黄金结客满青云。
明·邓云霄东里雕甍耀白日,西街骏马嘶青云。
明·胡奎 南海一珠悬北斗,黄河双鲤堕青云。
明·李攀龙 飘零生白发,故旧半青云。
宋·戴复古 行年四十未白发,生儿十八期青云。
明·何景明愧我无能老杜门,何时一笑披青云。
宋·王之道 为子求官因白屋,有孙擢第自青云。
宋·姜特立 努力崇令猷,时来皆青云。
宋·程公许 点笔诗篇翻白雪,惊人风彩照青云。
元末明初·李延兴 隐并鹿门瞻紫气,光分藜阁付青云。
明·邓务忠 鹤发重看归锦服,凤毛初见接青云。
明·王立道 素识太平相,鹗表飞青云。
宋·曾几 尘缘难著眼,晚兴寄青云。
宋·王柏珠玑万斛落謦欬,世人畴不攀青云。
明·胡应麟 回翔垂白发,凌厉即青云。
宋·程公许秀技琼林迥不群,千寻霜颖插青云。
明·罗尚质 宁识田家重耕织,缲车终夜彻青云。
明·王洪 怀宝十馀年,足下无青云。
明·黄省曾神龙在污淖,鸷鸟失青云。
明·何景明 愿子重辉光,去去翔青云。
宋·张耒胡子青云器,意气激青云。
明·湛若水尊前俱白发,马首又青云。
明·张以宁素车迎紫气,灵袜度青云。
宋·梅尧臣 输君暂持手版,趁明时、弹指便青云。
清·史承谦莫惊沙上鸟,飞去各青云。
明·黎民表峨冠仙人挟龙杖,高步绰约行青云。
明末清初·陈恭尹峤南张一帜,何用托青云。
当代·陈永正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唐·李白 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唐·苏颋 病渴三更回白首,传声一注湿青云。
唐·杜甫 白苎宁甘轻白璧,青藜焉肯坠青云。
明·林熙春且纵高情歌白雪,莫嗟下第负青云。
宋·魏野 孰云落落苦难合,有志可致乎青云。
元·刘鹗 宫墙回赤日,冠盖拥青云。
明·王廷陈爨妇洗酥凝白雪,樵童叫笛响青云。
明·杨慎 劳生歌独夜,曳影啸青云。
当代·陈永正五言淩白雪,六翮向青云。
唐·刘长卿 璇霄霁灵雨,澄波荡青云。
元·张仲深门前稻麦连纷纷,千畦万畛翻青云。
明·杨士奇造物有灵供彩笔,声名何意借青云。
明·李孙宸 英风凌苍汉,壮志御青云。
明·区元晋 堪笑迷途凋黑发,朅来高馆坐青云。
明·区大相 徒闻不能用,长啸空青云。
明·区大相 林居长闭户,无意傍青云。
元·廖大圭 我尝梦登天,身乘帝青云。
元·郑元祐又说水村烟郭外,伊家水树抹青云。
元·范梈 何当脱尘鞅,胜览跻青云。
明·吴与弼 狂蝉嘶白日,野雀逐青云。
当代·程滨 高堂垂白发,蹇足阻青云。
明·江源 汝向玄都礼赤文,吾从彩笔睹青云。
明·王世贞昔年怀宝骄白眼,此日索价高青云。
明·邓云霄 羡尔画工真手笔,丹霞绘出胜青云。
清·陶德勋门外何所有,桂树罗青云。
清·姚莹 铜山列坑阜,盘盘郁青云。
清·王太岳 曾是填词题绛雪,不闻高唱敌青云。
近现代·许宝蘅 倚岸葳蕤花下客,临津莫不仰青云。
当代·伯昏子 我来西塾愧无文,仰君潇洒如青云。
清·戴梓 高阁耸青云。
其间多丽人。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巀嶪双高上紫氛,迢遥三竺架青云。
明·胡应麟 万里巡边佐宪臣,春风一鹗振青云。
明·倪谦 秣陵重话雪霜夜,各已头角崭青云。
明·钟芳水镜清光悬白日,冰壶寒色驻青云。
明·胡应麟坟前构高阁,繁阴蔽青云。
明·金幼孜 上党天低南北分,帝乡携手恋青云。
明·欧大任 丹检旋开添石乳,山图初展析青云。
明·黎民表 直接鹅城排雉堞,斜飞白鹤迥青云。
明末清初·陈子升 驱驰仍白首,特达且青云。
明·顾璘归休惭白首,高步喜青云。
明·梁兰苦吟先白发,多病后青云。
明·谢榛 高楼何嶙峋,淩空抉青云。
明·湛若水 家庆暂应纡彩服,桥名先已识青云。
明·程敏政 报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
唐·武元衡 春水骎骎抹旧痕,儿童乘浪戏青云。
宋·郑獬 风掠尘埃出明镜,影吞林木卧青云。
宋·张耒 日日东风欺弱柳,鹅黄吹尽作青云。
宋·张耒洗雨吹风送晚春,尽收红紫布青云。
宋·张耒我今流落不足论,附骥讵敢侪青云。
宋·赵蕃 完创补弊有捷理,此时歧路挐青云。
宋·郭祥正 八句催行歌白雪,一言合意定青云。
宋·曹彦约 宋侯逢圣君,骖驭(一作御)游青云。
唐...
清康熙时的文字狱
清文字狱案例之戴名世《南山集》案 康熙朝的文字狱并不多,“文禁稍宽”是学人对他的评价。
确实,如康熙也像其后人雍正、乾隆那样,那清初的那些思想大家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早被抄家灭族了,要么根本不可能进行什么研究。
但“文禁稍宽”不是说文禁不存在,如果触到了统治者的痛处,一样会有大祸临头。
戴名世《南山集》案就是一例。
康熙五十年(1711),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检举当朝名士,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
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言狂悖”。
康熙命刑部查处。
于是一场文字大狱就此开幕。
那么,该文字大狱的主角戴名世是何许人也?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清史稿》中的戴名世传:“戴名世,字田有,桐城人。
生而才辨隽逸,课徒自给。
以制举业发名廪生,考得贡,补正蓝旗教习。
授知县,弃去。
自是往来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卖文为活。
喜读太史公书,考求前代奇节玮行。
时时著文以自抒湮郁,气逸发不可控御。
诸公贵人畏其口,尤忌嫉之。
尝遇方苞京师,言曰:“吾非役役求有得于时也,吾胸中有书数百卷,其出也,自忖将有异于人人。
然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无所累,未能诱而出之也。
”因太息别去。
康熙四十八年,年五十七,始中式会试第一,殿试一甲二名及第,授编修。
又二年而南山集祸作”。
戴名世与康熙同月同日生,但比康熙大一岁。
他是个从小十分聪明的人,六岁从塾师学习,五年后即精通四书五经,以后更是探研经史百家。
后因“家世零落”,“恒产尽失”,二十岁即课徒养亲。
以后的行状如《清史稿》所言。
戴自三十四岁后即游历“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这其实也效太史公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所为,大约从此时戴就有凭一已之力,成一代之史(明史)的雄心。
这在戴的《孓遗录》一文中表露无遗“(康熙)方宽文字之禁,欲成一代之史”。
在游历期间,戴的文名也随之满天下。
戴名世才气横溢,自不免有些恃才傲物,“酒酣之时,吁嗟咄喳,旁若无人”,见王公贵人,最多不过一揖而已,因而也得罪了一些贵人。
但说戴有反清思想也是不确的,戴早年或有对清的低触情绪,但后来见天下太平,国家全盛,不可能对他没有触动,他后来能去参加科考,就表明了其对清的认同。
他要修明史,不过是出于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他认为修一部信史可以“以期无负盛世”,“报效国家”。
戴名世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从苏州进北京,考中举人。
四十八年(1709)参加会试,中第一名贡士,殿试获一甲第二名进士(俗称榜眼),被授翰林编修,参与编篡明史。
应该说,青年时即有心修明史的戴名世至少部分得偿所愿。
但不期杀身之祸也正由此时种下。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按戴名世的文名及会试第一的成绩,大家都以为戴理所当然地会成为今科状元,但不料状元竟为一无名小子赵诏熊所得。
赵诏熊何许人也,他就是后来首告戴名世的赵申乔之子。
赵申乔,字慎旃,江南武进人。
康熙九年进士。
为官廉洁且颇有德政,深为康熙所重,此时官都察院左都御史。
既然状元出乎众所意料,大家不免有些清议,认为可能是赵申乔作了手脚的结果。
但平心而论,此事更可能是康熙有意为之,因为状元都是钦点,以康熙之精明,赵申乔不可能操弄他;且赵申乔颇有操守,未必肯为此等无耻之事。
可能是戴名世一向狂名在外,康熙故有意压压他的傲气耳。
但无论如何,赵、戴就此结怨。
五十一年(1712),刑部上奏康熙,查实戴十年前刊印的一本叫《南山集偶抄》的书中“悖逆”之处有:《与余生书》一文中录有南明三王年号,并将南明与蜀汉、南宋相比,认为未可以伪朝视之。
在另一文《与弟子倪生书》一文中提到清开端应为康熙元年,顺治朝不得为正统。
《南山集》中尚记有以下内容“….(太子)徒步至前嘉定伯周奎家。
奎,太子外祖也。
是时,太子秭长公主,栖于奎家,相见掩面器。
奎举家拜伏称臣。
已而奎俱祸,言于官曰:‘太子不知真伪,今在臣家。
奎不敢匿也’。
因召群臣识之。
或言为真,或言为伪,谓真者皆死。
太子后杀于狱中”。
《南山集偶抄》为十年前戴之门人尤云鄂所刊印,南明三王年号及事迹是戴从方孝标一书《滇黔纪闻》处抄得。
方家的与戴齐名的一个大名士方苞为此书作序。
这使此案一下又牵涉到了另一大家族--安徽桐城方家。
方孝标,别号岗楼,安徽桐城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曾官弘文院侍读学士。
1657年“南闱科场案”发,因其弟方章钺卷入其中,“方章钺……俱著责40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宁古塔”。
三年后,康熙即位大赫天下,方家得回故里。
康熙9年,方孝标游历了一次滇黔,回来后追记成书,名曰《滇黔纪闻》。
书中记录了永历帝在滇的覆灭,南明的忠义之士、遗民的事迹,李定国北伐等史事。
刑部原拟对此案以“大逆”论处。
这样戴名世将被凌迟处死,其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十六岁以上者将被立斩,十五岁以下者及女眷将发边或作功臣奴仆。
为《南山集》作序者方苞等人将处绞刑。
同时与此案有涉的方孝标家族也将被一并治罪。
康熙却没有对此立即处理,...
清朝文学家张鹏羽都有什么作品?
张鹏羽诗:“郁金香注古黄流,一斗分来助拍浮,醉扫翠峦千万垒,可能胜似换□州”。
张鹏羽诗:“添得青袍多少泪,百年雨露万年心。
”张鹏羽【抑斋集】之【御赐郑宅茶赋】片段:“青云幸于后尘,白日捧归乎神殿。
从容步缓,膏芳齐出离头。
肃穆神凝,乳滴将开蜡面。
用以濡毫,可媲文章之草。
将之比德,勉为精白之臣。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其中三词客是谁,八大家是谁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词客为:北宋苏洵、苏轼、苏辙;这是对苏轼、苏辙、苏洵三父子在文坛上的成就的褒奖。
八大家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是清朝张鹏翮题写的赞颂三苏的一幅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现如今这副对联挂在眉山三苏祠的大门两侧。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也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赞颂的诗人是谁
隋朝文帝朝虞庆则;韦世康;苏威;卢恺;韦世康;牛弘炀帝朝牛弘唐朝高祖朝李纲;封德彝;杨恭仁太宗朝长孙无忌;杜淹;杜如晦;戴胄;高士廉;侯君集;杨师道;刘洎;马周;卢承庆高宗朝(662年—670年称之为司列太常伯)高季辅;褚遂良;柳奭;来济;唐临;李义府;刘祥道;杨弘武;卢承庆;李敬玄则天朝(称之为天官尚书)韦待价;武承嗣;武三思;乐思晦;李景谌;韦安石中宗朝张柬之;韦安石;唐休璟;李峤;韦巨源;苏瑰;张嘉福睿宗朝宋璟;刘幽求;郭元振;毕构;萧至忠玄宗朝萧至忠;魏知古;崔日用;卢怀慎;宋璟;王晙;裴漼;宋璟;裴光庭;萧嵩;李皓;李林甫;杨国忠肃宗朝房琯;韦陟;李岘代宗朝刘晏;李岘;崔寓;裴遵庆;刘晏;颜真卿德宗朝颜真卿;乔琳;萧复;刘滋;窦参;李彤;顾少连;贾耽顺宗朝贾耽;郑珣瑜宪宗朝郑珣瑜;高郢;李巽;郑余庆;崔邠;韩皋;赵宗儒;张弘靖穆宗朝韩皋;赵宗儒;萧俛;李绛;郑絪;赵宗儒敬宗朝赵宗儒;郑絪文宗朝郑絪;王涯;崔群;令狐楚;李程;崔龟从武宗朝杨嗣复;李德裕;李回;高元裕;孙简宣宗朝孙简;卢钧;王起;高元裕;李珏;崔龟从;高元裕;崔瓘;裴谂;李景让;魏谟;苏涤懿宗朝李景让;杜审权;裴休;崔慎由;曹确;萧仿;徐商;王铎;萧邺僖宗朝刘邺;李霨;归仁晦;郑从谠;赵隐;萧遘;韦昭度;牛聚;王徽;孔纬昭宗朝王徽;张濬;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孔纬;刘崇望;王抟;崔胤;崔远;裴枢哀帝朝陆扆;薛贻矩明朝序号姓名籍贯上任时间卸任时间卸任原因1偰斯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1380年)洪武十三年庚申二月(1380年)改任礼部尚书2洪彝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1380年)洪武十三年庚申正月(1380年)寻免3刘嵩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泰和)洪武十三年庚申四月(1380年)洪武十三年庚申五月(1380年)致仕4阮畯洪武十三年庚申六月(1380年)洪武十五年壬戌三月(1382年)致仕5李信洪武十五年壬戌三月(1382年)洪武十六年癸亥正月(1383年)卒6陈敬洪武十六年癸亥正月(1383年)洪武十六年癸亥十二月(1383年)致仕7余熂洪武十七年甲子正月(1384年)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1385年)因胡惟庸案罪诛8赵瑁洪武十八年乙丑三月(1385年)洪武十八年乙丑四月(1385年)因胡惟庸案罪诛9詹徽江浙行省徽州路婺源州(今江西婺源县)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六月(1390年)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1393年)因蓝玉案罪诛10梁焕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二月(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四月(1393年)罢免11翟善扬州府泰兴县(今江苏省泰兴县)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四月(1393年)洪武二十八年乙亥闰九月(1395年)降南宁府宣化县知县12杜泽洪武二十九年丙子正月(1396年)洪武三十年丁丑十月(1397年)罢免13茹鹚湖广行省潭州府衡山县(今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九月(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二月(1398年)改任河南布政使14张紞陕西行省奉平路富平县(今陕西省富平县)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十二月(1398年)建文四年壬午秋七月(1402年)靖难之役后自经15蹇义四川行省重庆路巴县(今重庆市)建文四年壬午九月(1402年)宣德三年戊申十月(1429年)卒16郭琎京师保定府新安县(今河北省安新县)宣德四年己酉四月(1430年)正统八年癸亥正月(1443年)致仕17王直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正统八年癸亥正月(1443年)景泰二年辛未七月(1451年)致仕18何文渊景泰二年辛未七月(1451年)景泰四年癸酉六月(1453年)下狱旋释,致仕19王翱京师河间府盐山县(今河北省盐山县)景泰四年癸酉六月(1453年)成化三年丁亥七月(1467年)病免20李秉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府曹县(今山东省曹县)成化三年丁亥十一月(1467年)成化五年己丑正月(1469年)免21崔恭北直隶顺德府广宗县(今河北省广宗县)成化五年己丑正月(1469年)成化五年己丑五月(1469年)丁忧22姚夔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严州府桐庐县(今浙江省桐庐县)成化五年己丑五月(1469年)成化九年癸巳二月(1473年)卒23尹旻成化九年癸巳三月(1473年)成化二十二年丙午五月(1486年)劾免24耿裕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卢氏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八月(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月(1486年)改南京吏部尚书25李裕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丰城县(今江西省丰城市)成化二十二年丙午十月(1486年)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一月(1487年)致仕26王恕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十一月(1487年)弘治六年癸丑闰五月(1493年)致仕27耿裕弘治六年癸丑六月(1493年)弘治九年丙辰正月(1496年)卒28屠滽弘治九年丙辰二月(1496年)弘治十三年庚申五月(1500年)致仕29倪岳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弘治十三年庚申六月(1500年)弘治十四年辛酉十月(1501年)卒30马文升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弘治十四年辛酉十月(1501年)正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ku/34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 “皖南事变”周恩来诗词
- “古诗中的一句话描绘了怎样的画
- “鼓励孩子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 “有朋自远方来”的诗词文章
- “攻铚酂苦谪樵皆下之”什么意思
- “位卑未敢忘忧国”全诗 位卑未
- 《白云泉》全诗诗意
- “对”和“对于”有什么区别?
- “赞美领导”的诗句有哪些?
- 《斌音家族》写首七言藏头格律诗
热门诗词大全
- “大鹏展翅恨天低”的全诗是什么
- “金生水起”是什么意思
- “被好朋友抛弃”的古诗有哪一些
- “三月三的传说民俗与诗词
- “抒写”与“书写”有什么区别?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人们”与“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 “二个”与“两个”有区别吗?
- “可”字代表什么意思??
- “祝自己生日快乐”的古诗有哪些
热门诗文赏析
- “珞”字开头的诗句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古诗词
- “后来春雨落汴京”全诗 后来春
- “送”和“给”有区别吗?
-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唐诗的
- “身不由己”的诗句有哪些?
- “歌颂武夷山”的诗词 歌颂武夷
-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语文古
- “荣者既安安,庸者自碌碌”类似
- “直抒胸臆”的古诗有哪些
热门汉字语赏析
- “新雨迎秋欲满塘”诗的含义是什
- “曦”字在古代有什么特殊含意?
-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
- 《超品相师》最新章节里有哪些经
- 《尘缘》席慕容 这首诗的评价
- “踏歌”在古诗里是什么意思
- “七十二字”的古诗有哪些?
- “纳”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八开
- “甯”是什么字?是什么意思?
- “花落花飞花满天魂销香断有谁怜
热门汉字赏析
- “祭亡夫”现代诗句有?
- “筱”这个字有关的诗句?好听点
- “赞美蔬菜”的诗句有哪些?
- “又一个很好的开端”用诗词怎么
- “山水盆景”怎样才能有诗一样的
- “不什么不什么”的成语是什么?
- “易”字开头的七字诗句有哪些?
- “大浪淘沙“毛泽东诗词全文
- “雨中登山”的古诗词 雨中古诗
- 《敕勒歌》古诗作者